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卢梭 页数:251 译者:李平沤
Tag标签:无
前言
卢梭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开始写作于1776年秋季。1778年5月20日他离开巴黎,搬迁到吉拉尔丹侯爵向他提供的埃默农维尔山庄的新居。在新居仅住了一个多月,7月2日上午在山庄散步回家后,突感不适,病情急剧恶化,来不及抢救,于11时与世长辞。从1776年秋到1778年7月这一年多“孑然一身,没有兄弟,没有邻人,没有朋友,没有可与之交往的人”的日子里,卢梭为什么要记述他散步中的“梦”呢?读者在展卷阅读本书之前想必要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好,先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卢梭写作此书的因由和思路的展开与笔调变化的掌握,是有帮助的。以下,译者谨就管见所及,与读者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事情要从《忏悔录》说起 (1)听众的沉默是不祥的征兆 1764年末,卢梭在莫蒂埃①开始写作《忏悔录》。1766年3月至1767年5月流亡英国期间写完了前几卷,而最后1卷(第12卷)大约于1770年杀青。他满怀希望,以为用这部“披肝沥胆地暴露自己”的书可以证明自己的无辜,消除人们对他的误解,终止官方和教会从他的《爱弥儿》1762年被判为禁书之后对他的迫害,并揭露敌人对他的诽谤和施展的种种阴谋。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他必须敢于结束1767年5月从英国潜回法国之后居无定所的逃亡生活,回到巴黎。多亏孔迪亲王从中帮助和多方疏通,巴黎当局才默许他回到首都,只要他不随便发表文章,大家就不管他。于是,1770年6月24日他又回到了他从前居住的普拉特里埃街(今让一雅克·卢梭街)的圣灵公寓;经历了8年苦难的流浪生活到此终于告一段落。 他始终记住他此次回到巴黎的目的。尽管他“不随便发表文章”,但他要另想办法“公布事情的真相,他几次邀请公众来听他朗读他的书①。第一次是12月在佩泽侯爵家,第二次是12月末在多拉家,第三次是1771年2月念给瑞典王子昕,还有一次是5月在埃格蒙伯爵夫人家”②。在埃格蒙伯爵夫人家读完第12卷③后,他表情严肃地发表了如下一段声明: 我讲的都是事实。如果有人说他所知道的情况与我所讲的情况相反,即使他说的情况是经过千百次验证的,他心里也明白,那全是谎言和诬蔑不实之词。如果他不去深入调查,并在我活着的时候给我把事情弄清楚,那他就是一个不公平正直和不尊重事实的人。至于我,我要在这里毫无畏惧地公开声明:将来无论什么人,即使他没有读过我的书,只要他亲自对我的天性、我的人品、我平日的作风、志趣、爱好与习惯进行一番观察之后,还硬说我为人不诚实的话,那他自己就是一个理应被绞死的人。④ 他讲完这段话以后,满以为可以得到热烈的响应,然而听众却报以死一般的沉寂,一个个全都默不作声。
内容概要
在法国的传记文学中,卢梭留下了三部永传后世的作品:《忏悔录》、《对话录》和《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三部著作,三种体裁,三种笔调;如果说《忏悔录》是一部编年史,《对话录》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那么,最后这部《梦》便是一部散文诗。写这部作品时,卢梭已到垂暮之年,已完全放弃了与敌人周旋和与命运斗争的徒劳的努力,一切听天由命,因此心境恬适,十分悠闲,落笔为文宛如信步咏哦,把十篇《散步》写成了十篇优美的散文诗。就性质来说,这十篇文章是文学作品,但就内容来说,它们又是研究卢梭一生行事和思想发展轨迹的不可不读的著作。
作者简介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雅克·卢梭)(1712.6.28——1778.7.2)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另有两位法国画家:西奥多·卢梭和亨利·卢梭。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一]事情要从《忏悔录》说起 (1)听众的沉默是不祥的征兆 (2)圣母院的祭坛被关闭,这难道是上天的旨意? [二]1770~1776年:他以替人抄写乐谱谋生 [三]最后一线希望一破灭,《梦》的写作便开始 [四]对十篇《散步》的浅析 (1)《第一次散步》 (2)《第二次散步》 (3)《第三次散步》 (4)《第四次散步》 (5)《第五次散步》 (6)《第六次散步》 (7)《第七次散步》 (8)《第八次散步》 (9)《第九次散步》 (10)《第十次散步》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第一次散步 第二次散步 第三次散步 第四次散步 第五次散步 第六次散步 第七次散步 第八次散步 第九次散步 第十次散步附录 《梦》的草稿 嘲笑者 随感 我的画像 致马尔泽尔布总监先生的四封信 一 二 三 四 《忏悔录》草稿 在朗读《忏悔录》前发表的谈话 社会各阶层人士对我的态度 日内瓦公民让一雅克·卢梭的遗嘱 享受人生的方法及其他后记
章节摘录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第一次散步 我如今在这个世界上已孤零零地孑然一身,除我自己以外,既无兄弟,又无亲友,也没有可与之交往的人。人类当中最愿与人交往和最有爱人之心的人,却被人们串通一气,排挤在千里之外。他们怀着刻骨的仇恨心,想方设法要用最恶毒的方法折磨我多愁善感的心灵,并粗暴地断绝了与我的一切联系。不过,尽管他们这样对我,我也还是爱他们的。他们只有违背良知,才能躲避我爱他们的心。现在,他们既然不愿意我爱他们,他们在我心目中就是陌生人了,就是不相识和不相干的人了。但是,就我来说,尽管摆脱了它们,摆脱了一切,我自己又成了什么样的人呢?如今,我要探索的,就是这个问题。不幸的是,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还须对我现在的处境做一个简短的回顾。只有经过这番回顾之后,我才能由谈他们转而谈到我。 十五年来,甚或更多的时间以来,我一直处于一种奇怪的状况;在我看来,整个事情好像是一场梦。我总觉得我患了消化不良症,使我深受其苦;我的睡眠不好,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因此,巴不得赶快醒来,去会会朋友,以减轻我的痛苦。是的,毫无疑问,我那时一定是不知不觉中从清醒陷入沉睡,从生奔向死。我不知道是怎样被排除在事物的正常秩序之外的;然而我发现,在离开那个秩序之后,我立刻又跌入了一个难以言状的混乱状态中:我什么也看不清楚,我愈是思考我当前的处境,我愈不明白我身在何处。 唉!我那时怎么能预见到我未来的命运呢?我哪里想象得到我今天会落到如此地步呢?我善良的心怎么能料到:同是过去的我和今天的我,会被人们一口咬定是魔鬼,是投毒犯、杀人犯和人类的灾星呢?我怎么能料到我会成为坏蛋捉弄的对象和来往的行人用吐唾沫的方式向我打招呼呢?我怎么能料到整整一代人个个都巴不得把我活埋才好呢?当这种奇怪的巨烈变化发生的时候,我毫无准备,因此我开始被弄得惊惶不已。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