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本质和历史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瑞典)高本汉  页数:91  译者:聂鸿飞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名著之一,是为欧洲大学生写的汉语入门读物。作者充分运用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释了汉语的本质,举例精当、深入浅出。

作者简介

  高本汉(1889——1978),瑞典语言学家、著名汉学家。曾任哥德堡大学校长、远东考古博物馆馆长等,并兼任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长、瑞典皇家学院和丹麦皇家学院院士等。高本汉一生中发表过学术论著百余种,在近代汉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聂鸿飞,山东莲某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己发表论文数十篇.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中学语文课程及教材编写等。

书籍目录

导读译者说明一 引言二 文字三 音韵四 语法五 训诂六 结语

章节摘录

  恰恰是在6世纪到9世纪间的这段时期,中国文化像巨浪一般传遍了整个东亚细亚:传到了朝鲜、日本和越南。人们热心地研究中国文学作品,成千个汉字被借到朝鲜话、日本话和越南话里,正如拉丁词被借到欧洲语言里一样,只不过规模要大得多。可以说,实际上每一个通行的汉字都可能在日语中以借字的形式存在。这些在6世纪到9世纪间输入的汉字当然也带来了它们IEI日的音读,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字在这三个域外的国家常常改变了原来的发音。不过,这些逐渐的音变还不至于那样彻底,我们还可以分辨出这些字最初借到外语中时是怎样读的。可是却绝不能设想,人们只需简单地求助于日本译音就可以读出汉字在公元600年前后的发音。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这些字音常常被简化,以适合日语的语音体系。像tsiem(尖)这个汉字最初转读作sen,因为日本人在字首不会读ts,在字中不会读双元音b在字尾不会读m。于是,他们把ts改成了s,把ie改成了e,把m改成了n,以求给这个字以真正日本式的语音外貌。可是无论如何,这一大批借字材料还是极为宝贵的,我们马上就能看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恰好也是在这几个世纪里——大致是从5世纪到9世纪——大量的印度佛教文献传人了中国,并被译成了汉语。有几千个印度的人名和专门术语不能采用意译,而只能采用音译,即用汉字来转写它们的读音。尽管这种译音的方式是粗略而笨拙的,但梵语和印度俗语词的汉译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显现了译音汉字在古时中国的实际音读。略举几个例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语的本质和历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