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基思·詹金斯 页数:223 译者:江政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以“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为核心,阐述了当代历史学的性质。 他以犀利、激进的论证,说明今日的读者何以应该扬弃卡尔和艾尔顿这两个广受欢迎但实已过时的现代主义者,走向更契合当代知识环境与我们身处的后现代世界的罗蒂和怀特。作者认为,历史学到怀特,已经形成了后现代历史学的最重要的观念,即历史只不过是一种语言的虚构物和叙事散文体的论述。透过本书可对许多当代有关“历史问题”的论辩,有更清楚的视野与了解。
作者简介
基思·詹金斯(Keith Jenkins,194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现任奇切斯特大学历史理论教授。致力于后现代主义史学观念探讨及历史教育的发展。主要著作有:《历史的再思考》和《为什么要有历史学》等。
书籍目录
谢辞导论:历史、理论、意识形态第一章 当代的历史学 划出过去一历史的分界线 班奈特、安克斯密特和怀特的四个意涵 若干反动和若干回应 为卡尔、艾尔顿、罗蒂与怀特定位第二章 论卡尔 论卡尔是怀疑论的 论卡尔是实证主义的 卡尔在当代第三章 论艾尔顿 信念和偏见 论历史学原理 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 论历史书写 当代对艾尔顿的运用:经验的贫乏第四章 论罗蒂 论真理 论界定与运用“真理” 论隐喻 一种罗蒂们的政体 关于罗蒂的论战 论历史:从罗蒂到怀特第五章 论怀特 历史诠释的政治 论叙事 论怀特的用处 松绑的最后部分延伸阅读人名译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当代的历史学所有的论述——也因而,对于现存论述的许多方面所作的撰述和/或评论——皆非“浑然天成的”。你找不到任何一种历史学、地理学、科学或文学的论述,恰好是在那里,又恰好是天然冒出来的。论述是文化的、陶冶的、编造的,所以终究是恣意武断的,而划分领域的方法则建构了它们的“领域”,因而一如任何论述实践里的任何研究取向,有关“当代历史学”的导论性讨论,可以从无数的起点开始,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发展:在这些议题中,吾人总是得在某个地方,作个开端(以及作个结束)。因此,以下完全是我自己的引介方式,引介一些我认为还在进行中的有关于当代历史学的论辩,这不过是试图为卡尔、艾尔顿、罗蒂和怀特定位的一种方式;也不过是让我到达,我想要获致的结论的一种方式,而我希望,这样的结论似乎是合理的:卡尔和艾尔顿跟罗蒂和怀特并不相同,在今日讨论“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时,他们的现代主义并不切题!我的研究取向分成四个部分。首先,本章的第一部分从文本主义者和“后主义者”所运用的观点,考察当代如何思考和如何问题化历史学的面相。为了进入这个领域,我从下面这个假设出发,亦即,“过去”和“历史”之间有一条可以彻底划出的分界线,接着,研讨三位历史学家/理论家[班奈特、安克斯密特(F.R.Ankersmit)和怀特本身]如何作出这条分界线,以期对当代“历史是什么”的争论之所在,有若干初步和一般性的理解。其次,我探讨了划出过去一历史这条分界线时,所引起的四种“传统”历史学的“典型”意涵,亦即,涉及意识形态、历史主义、历史真实性和经验主义等领域之意涵。第三,因为这些(以及相似的)意涵已激起整个智识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传统历史学家那种可理解的抵拒,因此,我将对晚近发生的、有关这类文本主义/后主义论述的冲击的几种论战,以及我自己对这些论战所采取的立场,进行若干表明,以便在对卡尔、艾尔顿、罗蒂和怀特进行更细部的讨论之前,能作好脉络化和定位的工作(而这也构成了第四点,也就是最后一部分)。
编辑推荐
《论历史是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和怀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