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罗新璋,陈应年 页数:114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辑录散见于各类书刊中有关翻译问题的单篇文字,以期对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史,从事翻译工作或翻译教学,以及对翻译文学或翻译问题感兴趣者,提供较为集中的资料。 本书依学术性资料编纂成例,博采众说,百家争鸣。本书收辑自汉末以迄编定之日有关翻译的文论一百八十馀篇,略按时代,分为五辑:第一辑,汉魏唐宋;第二辑,明末清初;第三辑,近代时期;第四辑,“五四”以来;第五辑,解放以后。
作者简介
罗新璋,1936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曾在外文局《中国文学》杂志社长期从事中译法文学翻译工作。1980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04年初赴台湾师范大学任客座教授两年。译有《特利斯当与伊瑟》、《列那狐的故事》、《红与黑》及《栗树下的晚餐》:撰有《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外翻译观之“似”与“等”》、 《释“译作”》及《翻译发微》。为外语学人编纂之《古文大略》于2006年出版。
书籍目录
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第一辑 古代部分 法句经序 道行经序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 辑婆沙序 比丘大戒序 僧伽罗刹集经后记 为僧睿论西方辞体 僧睿传节要 思益经序 大品经序 大智度论序 小品经序 中论序 毗摩罗诘提经义疏序 百论序 注维摩诘经序 法华宗要序 阿毗昙心序 三法度经序 大智论钞序 首楞严后记 胡汉译经文字音义同异记 传译论赞 摄大乘论序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 大涅架经序 辩正论 大唐西域记序·赞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译颂 异部宗轮论译颂 《般若心经》译文对照 京大慈恩寺释玄奘传节要 大恩寺释玄奘传论 译经篇总论 义净传系辞 翻译名义序 翻译名义集自序 [研究与资料] 翻译文学与佛典 佛典之翻译 佛教的翻译文学 童受《喻鬟论》梵文残本跋 《大乘义章》书后 论佛典翻译文学 译事三难 翻译术开宗明义 译音字望文穿凿 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 略论玄奘在中国翻译史上的贡献 略谈元朝的蒙古文翻译第二辑 近世部分第三辑 近代部分第四辑 近代部分第五辑 当代部分
章节摘录
我国佛经翻译从公元148年安世高译《安般守意经》开始,到前秦为止,基本上都是采用直译法。鸠摩罗什则为南北朝时佛经翻译的意译派开了风气。他精通华梵两种语言,主张翻译时只要不违原义,对原文形式毋须复制;因受当时风气追求华丽的影响,他还主张只要能存其本,就不妨“依实出华”。《莲社高贤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鸠摩罗什译《法华经》时,拿竺法护的旧译本来对照,其中有两句“天见人,人见天”,是照原文直译的。罗什认为这种译文太“质”了。他的弟子僧睿提出,是不是改译为“天人两接,两得相见”。罗什大喜,采用了僧睿的译文。僧睿说过:“梵文委曲,师以秦人好简,截而略之”。有人把罗什译的《大庄严论》同新发现的梵文残本对照,果然发现他常常删掉原文繁重的地方,不拘原文体制,而且往往变易原文。罗什虽然侧重意译,但处理方法却很成熟,所以赞宁评他译《法华经》“有天然西域之语趣”。他曾和僧睿论西方辞体,说:“天竺国俗,甚重文藻。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咏为尊,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其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见《全晋文》)。这就是说,天竺辞体华美,经中偈颂,都是合音乐的歌词。但译成汉语,美处全失,虽然保存了大意,辞体却很不相类,好似嚼饭给别人吃,非但没味,而且令人恶心呕吐。他在这里提出了如何表现原作的文体风格问题,说起来倒有点像“不可译论”者的悲观论调。然而,他个人也作过尝试,如在译佛经的韵文部分即“偈”时,先是因袭三国时支谦以“赞”(汉语四字句)译“呗”(短偈)的方法,以后则开创先例,用五字句的无韵诗来译,别具一格。有时为了硬凑成五字,则添进了“于”字,如《法华经》里即有“击于大法鼓”,“供养于诸佛”等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