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里斯星

出版时间:200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页数:329  译者:陈春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莱姆1921年生于波兰,迄今已出版科幻小说二十多部,这些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  莱姆是20世纪欧洲最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风趣幽默,富于想象与哲理。莱姆所有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是《索拉里斯星》。小说以一个被神秘大洋覆盖的星球为背景,演绎了人类寻求知识和生死相爱的科学神话。莱姆笔下的神秘大洋似乎是有智慧的,能够物化人类头脑中的隐私和邪念。科学家们围绕这个不解之谜作出种种推测,却难以自圆其说。任何一种解释都不过是用“一个更费解的谜代替另一个谜而已”。  《索拉里斯星》把知识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深受评论界推崇。干1970年和2002年被苏联导演塔尔科夫斯基和美国导演索德伯格两度搬上银幕。  在昏暗中,一架小型太空舱降落在稠状大洋的岸边。科学家凯尔文从地球来到索拉里斯星球的太空站。但没有人愿意接待他。当他小心翼翼地钻进太空站时,却碰上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怪现状。太空站现有的两个成员,举止怪诞,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在空空荡荡的走廊里出现了一些人物,他们仿佛是从梦幻中出现的。凯尔文遇到了他早已死去的太太。是现实还是幻觉 ?这本小说是莱姆最著名的书,奠定了他作为科幻小说经典作家独一无二的地位。

书籍目录

 着陆索拉里斯学家客人萨多留斯海若《伪经指要》会商怪物液态氧谈话思想家梦效果老拟态译后记

章节摘录

  飞船时间19点钟,我穿过发射架周围的人群,沿着舷梯进入太空舱。里面空间很小,勉强能伸开臂肘。我拽了一下太空服充气筏上的软管,旋到衣服的端口上,太空服膨胀开来,从此我就丝毫都动弹不得。我站到了--或者更确切地说被挂在了由金属外壳嵌合着的压缩气囊中。我抬起头,透过拱形玻璃看见了发射塔的墙壁,再往上,看到莫达尔德正在向我示意的面孔。这情景很快就消失了,舱内变得一片昏暗,因为太空舱上面的保护盖合上了。  我听到发动机发出了信号,重复了八遍,螺旋桨启动。然后是嘶嘶作响的空气声,这是空气进入减震器发出的声音。眼睛已经适应了昏暗的环境。好在我已经看到唯一一个仪表盘的淡绿色轮廓。“准备好了吗,凯尔文?”耳机里传来了声音。“准备好了,莫达尔德。”我回答遭。“你什么都不要担心。太空站会有人接你。”他这么说,“祝旅行顺利!”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头顶上已经发出轰鸣的声音,太空船已开始震动。我本能地肌肉发紧,但接着并没有出现其他状况。“什么时候起飞?”我问道,并听见簌簌的响声,听上去就像精细的沙子落到薄膜上发出的那种的声音。“你已经起飞了,凯尔文。祝你好运!”莫达尔德用极其体贴的声音回答道。在我正想确认他的话的时候,视域中的天空恰好出现了一道宽阔的裂缝,一眼望去,群星闪烁。我寻找着普罗米修斯基地沿其轨道运行的宝瓶星座的a星,结果枉费心机。银河系这个区域的星空我一无所知,我不能辨认任何一个星座的位置,在狭小的舷窗里看到的是延绵闪烁的尘埃。我等待着哪个星星首先暗淡下去。其结果还是徒劳。这些星星的光亮只是变得更弱一些,更淡一些,在越发变红的宇宙天幕中模糊一片,这是我衡量间距的唯一征候。我反应过来了,我已经到了大气层的最外层。裹在厚厚的气垫里,姿态僵硬,我只能一动不动地平视。一望无际,总是见不到天际线。我飞啊飞,而又毫无飞的感觉,只觉得身体慢慢地热起来,直至感到浑身都酷热难耐。外面能感到有些动,发出像金属擦上湿玻璃的那种刺耳的声音。仪表盘上一闪一闪的,但没有符号显示,让我根本就弄不清楚,我到底掉到了什么地方。  星星已经全部消失了。从视窗里看到的,全都是一片褐红色。我听到自己的心脏艰难地跳着,脸发烧,背上感到凉飕飕的,是由空调透出来的凉气;我心里惋惜地嘀咕着,我不走运,恐怕是见不到普罗米修斯号了--当自动仪器打开视窗时,普罗米修斯号大概早就处在视线之外了。太空舱抖了一下,又抖了一下,颤抖得无法忍受,其颤抖穿过了所有的隔离气囊,透过了压缩气垫,直迫我的整个身体,仪表盘上淡绿的轮廓也变得模糊起来。我注视着这一切,并没有感到害怕。我从大老远的地方飞来,并不是为了毁灭在目的地的。“  索拉里斯太空站,”我说道,“索拉里斯太空站,索拉里斯太空站!请校正我的航线。我觉得我失去了平衡。索拉里斯太空站,这里是普罗米修斯号太空舱。完毕。”我又错过了这个星球出现的最初的重要时刻。现在浮现在我眼前的索拉里斯巨大无比,扁平状,自行扩展着;从它的表面状况我可以推断出,我还离它很远。或者本应该说离它的距离还很高,因为我经过了它无法确认的边界后,只能用高度来标示到一个星体的距离。我下坠。继续下坠。现在我感觉到了它,即便我闭上眼睛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它。我马上又睁开了眼睛,因为我想尽可能多看看。

编辑推荐

  《索拉里斯星》把知识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深受评论界推崇。干1970年和2002年被苏联导演塔尔科夫斯基和美国导演索德伯格两度搬上银幕。  在昏暗中,一架小型太空舱降落在稠状大洋的岸边。科学家凯尔文从地球来到索拉里斯星球的太空站。但没有人愿意接待他。当他小心翼翼地钻进太空站时,却碰上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怪现状。太空站现有的两个成员,举止怪诞,一副无所适从的样子。在空空荡荡的走廊里出现了一些人物,他们仿佛是从梦幻中出现的。凯尔文遇到了他早已死去的太太。是现实还是幻觉 ?这本小说是莱姆最著名的书,奠定了他作为科幻小说经典作家独一无二的地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索拉里斯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5条)

 
 

  •     《索拉利斯星》已经看完了,也有很多感想,如果大海要从我头脑中提取一个形象,那该是谁呢?一定是我的父亲。那个我已经失去却一再渴望遇见的人。
      
      我心里的邪恶想法会是什么呢?那些想法不一定真正邪恶,只是与我们受到的教育和内心的道德标准背道而驰而已。
      
      作者的想象瑰丽,与其说他是科幻小说,不如说这是一篇哲学小说,给我们带来思考,让我们在真实和虚拟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希望有机会看看美国改编的电影,我喜欢那个结局。我们爱的人不一定要是自己的同类,如果有机会让你的爱人有机会再次出现在你面前,和你一起生活,为什么不呢?
  •      索拉里斯是一个终点。是我们认知的终点,我们可以继续去理解其他所有的任何东西,但索拉里斯则告诉我们,我们的认知是有界限的。
       人思考与认知的位置就在皮肤的那一点。向外是无尽的宇宙,向内也是无尽的宇宙。
       和自己的内心和平相处的方法,按照内心的意愿行事,释放自己的欲望。欲望永远不会实现,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正走在去实现它的路上。
       上帝也会做罪恶的事,并且不会感到羞愧。原因一:它的力量与智慧过于强大,以至于他做任何事都可以并且做任何事都是无目的的。原因二:羞愧的条件是事先对伤害和破坏的后果不知。而上帝是全知的。可以理解为不屑于对人类的伤害。
       大多数人一生都陶醉在社会赋予的幻象之中。只有脱离人类社会的人才会挣脱各种概念迷雾,去客观认识世界(走出山洞的人)。
  •     我们对未知总是带着整个人类甚至是个人的偏见去解释,去分析,其实那不过是解说已知的自我,即使用的是一种全新的解释也不过是换了一种不同的方式而已。
      人类往往喜欢给人类外太空的探索冠上一种好听的名字,比如说为了探索求知全新的宇宙,其实不过是为了为的证明自己的独特,我们的想象永远只限于自身,真如我的想到的外星人从来都是人类本身的映射,一旦真的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形象我们选择的是不相信,否认他的智慧。在海洋看来也许人类甚至不如一只蚂蚁。我们自欺欺人的否认他的存在,他只不过是一堆无意义的物质而已。而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存在,对此,我们气急败坏,力图打击。于是我们被彻底的玩弄。
      我们舍近求远的去寻找自己。可是当我们面对物化的自我意识时首先有的居然是恐惧与不信任,或者是不去相信,这是人的本性不相信不接受与经验不相符的东西,甚至不不愿意停下来试着理解,只是一味的摧毁,让他回到经验的轨道。面对自我我们真的需要的是不带偏见的,客观的接受与认识。
      看完书和电影后我觉得他们没有什么所谓的中心思想啊,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啊,这是一本探讨的书,大家看完各有各的想法。
  •     迷失在“索拉里斯”的镜像迷结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索拉里斯星》书评
      
       逆鳞Arthur.x/文
      
      
       时隔一年,我从书堆里重新掏出这本薄薄的小书。拿在手里,却颇感沉重。这本书里蕴含的思想维度,已经超越了它所积存的容量。 每每选读其中的文字,都会升腾一种醍醐灌顶般的酣畅。于是,在此。我想在精神上,从头历经一遍它的洗涤。提笔写写那些看似远去的镜像。
       这里。我从波兰写起。
       波兰是一个命途多舛的国度,但那里却盛产少有的思想深沉,敢于先锋的旗手。诸如安德烈祖拉斯基,安杰伊瓦伊达之流,而作为科幻界的泰斗,斯坦尼斯拉夫莱姆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那颗星辰。我无需用过多的笔墨来评点天才。如莱姆般兼具思想深刻与精妙的文笔之花的巨擘,定是屹立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庙宇的。如果对于以上在评点,以前我或许会有所疑虑。但之后,在读罢莱姆写于1971年的《索拉里斯星》。我敢说这绝对是一部杰作,而莱姆无愧天才的名号。
       或许在这里,我应该对本书的情节做一个浅显的叙述。实际上,缩小没有必要地细节。故事本身,依然是具有谜一般的魅力的:一个丧妻的宇航员凯文,远赴索拉斯基星球,达到太空站,却发现一切古怪异常,更神奇的是,他的妻子海若竟然在那星球上活生生地的复活。而之后,他的妻子海若意外地又死去,竟然又莫名出现,反复如斯。一切是如此的古怪。而宇航员,其实已经深陷了索拉里斯本身的迷宫。
       莱姆用孤独,末日般的美妙笔法,构建了索拉里斯神秘、繁复、深沉的世界。并且,也通篇,建立了一个奇特的世界观。而这世界观的“奇特”实际上并不是奇特,而是相对而言。这或许有点难以理解。实际上索拉里斯的奇特,是在于它与人类的接触之后才诞生的。它本身并不奇特。只是人类的到来,让人类感觉到的是奇特而已。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哲学谜题。
       与其说索拉里斯星是神秘的。不如说它是神性的,是无目的的,是单纯的,纯洁的。人类没有到来之前,一切依然是按照索拉里斯的逻辑在进行。然后人类的到来,虽然从没有,也绝不会改变这逻辑。但是,却会让人类迷惑在,它本身的逻辑之中。索拉里斯对待所有的生物都是一样的,只是它的逻辑里面恰巧会去攻陷人类的缺点。它会无目的的,本能地去复制人类心中的渴望,恐惧,悲伤(这属于人类的记忆和回忆)。而且与思维印象中的形象一样完美无缺。就像是神性的复制机器。但是却没有主观的情绪倾注在其中,索拉里斯的本身是单纯的。
       但却抛出了一个问题。即是人类在面对索拉斯基星的逻辑之后,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为什么会自我精神消解?为什么会溃不成军?这也就是这本书的基本矛盾框架。所有的故事核心就是基于此。
       莱姆用这故事,其实是在述说一种反思的倾向。索拉里斯是一面镜子。它本身是反照一切的。人类的到来,也反照出的是人类的迷惘,偏执,征服欲。于是,索拉里斯的单纯其实是无法理解人类的缺点的,但是它却可以复制人类的缺点。于是,人类陷入了这一层迷宫之中。实际上是陷入了自己制造的迷宫。这种奇妙的构思,令这部作品一度被认为是神作。之后被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拍成了电影,依旧魅力不减当年。
       然而,当时读的时候。其实我是对凯文和海若之间的情感纠葛,执念不已。这其实是凯文心中的谜结。海若的复活。令凯文欣喜不已。然后实际上那只是一个镜像。虽然这镜像毫无瑕疵。事实却是,这情欲的迷宫。只是凯文的心结。海若的复活只能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幻象。莱姆,不断地在小说里,透露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无奈。这其实是一个超前的警钟:人类以人类的尺度去认识整个世界,迟早是要栽跟头的。因为在这浩瀚宇宙,并不是以人类本身的价值观为尺度的,它本身有它本身的逻辑在支撑着。我们东方哲学的前驱庄子在千年前就已讲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其实,我们人类一直都被我们自己的世界禁锢着。思维方式太过狭窄。
       本书的译者兰州大学哲学教授陈春文先生在后记里这么说道:“他人有可能是自己的天堂,但自己绝对是自己的地狱”。这简直是索拉里斯,反照人心的绝佳妙语。在我看来,索拉里斯星的逻辑本身的无目的,无意义,只存在,无理由,只是用中性的力量进行着自我本能的映照,是一种具有永恒意义的存在。是一种类似神的逻辑。当然这神和我们理
      解的宽泛意义的神不同,是纯洁的神。只存在,不干涉。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曾群体性爆发过一次思维革命,尼采抛出一句“上帝死了”作为这革命的发难。反叛的精神由此弥漫开来。后现代主义结构中,神成为了废弃物,人类开始自己制造伪神,并认为自已可以取代神。但莱姆在这部作品里,却给出了一个有力的警示。当我们自负于自己的能力时,不要犯了中心主义的谬区。我们如果只是用我们的尺度行事,那么我们一定会彻底失败。
       存在着, 仅此而已。那便是意义。《索拉里斯星》提供了一种超前的思想维度,似乎为人类的未来担忧,也为这一切开启了一扇大门。我曾今对这种镜像般的梦幻场景,进行过幻想,自己记忆中出现的地方,在索拉里斯星上奇迹般地再现。就这一层而言,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艺术创造力也是惊人的。他创造了这个世界。还赋予它深刻的意义。令人读罢全书,始终沉浸在那个世界,久久不肯脱离。
       我一直认为能读到这本书。是一种万幸。这本神书里的所提供结构和场景,一定在人类未来的某个时刻等待着我们。而莱姆无疑是一位卓越的预言家。那神秘的索拉里斯,至少我相信,它或许真的存在。或只在梦中。但我坚信它的存在,或许它已不叫做索拉里斯。也可能它存在于人类终极永恒的一个奇点。在那里,记忆,时间成为无限,反复轮回,单纯地,只存在,对,只存在着。
      
      
      笔者写于2011.12.3正午时分。
  •     
      半小时前才读完,读罢欣赏不已,05年上初中的我,作为一个科幻迷,当时就知道这本书。可当时没有买下来,只到现在才在图书馆无意看到,立刻借了回来。故事情节还是很吸引人,几个小时的时间,花了半天时间看完。最吸引人的是海若的第一次出现,而那些杜撰的所谓对索拉里斯研究的文字就连滚带爬的翻看过去。对索拉里斯星,一个神秘的充满迷惑的星球,人类想要去征服,却发现自己陷了进去,她是单纯的,无知的,包容的,无目的的。索拉里斯,多么像亚特兰蒂斯,一个同样消失的神秘国度。就像易经中的阴与阳,相互依存,相生相成,不存在矛盾。有一种东方式的哲学。人类毕竟要经历完西方侵略式的毁灭打击才可以真正感受到东方哲学的魅力吧。那是一种模糊,一种善良的唯心主义,无所谓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相由心生,就像中国的国画,那些虚渺的山水,藏匿其中的山水,不正是想索拉里斯星上的情况吗,时刻都在变化,没有常态。当主人公最后降落在海岸边,看着浪花和自己嬉戏,就像一个孩子一样,纯真,善良,不带目的,尽管,两个文明,两种思维迥然不同,但又有什么好担忧的,没有必要一定要用一种思维去诠释宁外一种,去征服另外一种,人类是多么的蠢。这本书不仅是小说,他探讨了许多,哲学,物理,心理学,神学。一本好书就是这样,给你许多的观点,许多的震撼。其实很多学科是相同的,为什么大家都要禁锢在自己的领域里互相瞧不起呢。
      在结尾,作者借主人公之言道出了人生的一般情况:“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的人,拥有很多熟人朋友甚至心爱的人。在整个一生中去学会强颜欢笑,阿谀奉承,学会与成千上万的琐事打交道,这些琐事构成了地球上生活的整体,最终我们又将对这一切麻木不仁,将重新寻找新的领域,但只到最后,对任何事情,任何人都将失去兴趣,然后一去不复。”很难说这是成功还是失败,人生来走一遭各有各的心酸与甜蜜。
      译者在最后说的话有几段很是精辟:“真正的神,唯一的神,不需要为他的苦痛去赎罪,不拯救任何东西,谁也不效忠,他只是存在着,没有意义,没有理由,没有为什么,存在着的中性力量抵御和消解了认为的侵袭”每一个记忆和回忆的瞬间都能产生生命的形体,生命成了幻生幻灭的东西;在没有时间的永恒里,记忆,回忆也已是无限的,无限的重复,无所谓生与死,这不就是地球人在美学上期待的瞬间化作永恒吗? “凯尔文在无时间的永恒中,实现了他与海若的若即若离的中性拥有,这不是超越一切情爱,性爱,爱情和友情的神性之诗吗?”我们应该在思想上抵消地球引力与文化惰性的约束。
      最后,译者道出了这本书的意图,就是对我们人类的自省,当我们的那种孩童的灵性与单纯快要消失殆尽的时候,我们应该问问自己:
      我有过人类自我超越的挣扎吗?
      在琐碎的社会事务,生存事物的日常纠缠中,有过眺望无际星空的冲动吗?
      在聆听地球人关于地球人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政治经济体系的高谈阔论时,心头曾闪过一丝的悲哀吗?
      在目睹和经受了地球人生生死死的欢欣与悲哀时,曾经萌生过解脱缠绵红尘的郁闷吗?
      
  •     感觉苏联美国两个导演的电影和原著所重点表达的相差很大,尤其是美国的那个。
      总觉得应该是一个没有完结的故事。但于主人公来说,确实又似乎完结了。
      要表达的,到底是爱还是其他什么,或许很复杂吧,读过之后一种难以捉摸难以表达的感觉,或许应该再读一遍什么时候。
      就写作手法来说,让我比较佩服,很顺畅,不觉得有被迫阅读的地方。
  •     前几天刚在江晓原的博客看到一篇谈中国科幻小说的文章,说到了国人对科幻小说还存在一种过时的看法,把科幻小说仅仅当成科普读物,宣扬科学精神的。科幻小说所反映的思想性跟人们对科学认知的变化是紧密相连的。从牛顿,伽利略以后,人们对科学的信仰一直持续升温,实证主义思潮的出现更把科学推向的真理的位置,但对科学进行的反思和批判也随之而来。这种呼声当然不是仅仅停留在什么环境问题,武器战争,科学是把双刃剑等这些肤浅的论调上。从现象学到海德格尔,后现代主义的气息逐渐铺展开来,而先前对科学的无条件信仰也在这种新的人类视域下加以对象性反思,出现了唯科学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一系列话语模式。而在这种文明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各部也逐渐熔于一种同质性的人类命运中。
      
      这种深刻的思潮自然也波及诸如文学等各个领域,而科幻小说也自然处在了浪尖上。莱姆的这本《索拉里斯星》正深刻地反映了这一现状。显然,在这种意义上理解,国人对科幻小说的认识显然已经滞后。
      
      针对作者所塑造的索拉里斯星这个文学对象,文中的许多千奇百怪,荒诞无稽的篇章无非就是要告诉我们,索拉里斯星是不可理解的。当然这不是所谓的自然认识论上可知与不可知的陈旧论调。而是基于一种全人类文明的视域来说的不可理解性。“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由我们感知的存在所决定,都由我们肌能的构造所决定,由人的躯体的动物性方面的局限性和缺陷所决定,所有这一切都是以上述规定性为条件的。”人是存在者,存在者有自身存在的界限,这个界限承担了存在者的有限性。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的科学信仰似乎并未遭受这种巨大的挫折,但在前沿的科学领域——它的边界处——一流的科学家都能够意识到科学的有限性,这些我们都有直观的体会,比如科学家大多持有的信仰。在国人还津津乐道于近代从西方文明引进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持续的物质增长的时候,我们似乎忘却了在它来的地方还有着科学,哲学与神学的三位一体。体系的不完整就意味着边界的残缺,边界在存在的意义上即为自身本质的显露,而作者的感受点无疑就是对这种边界性的捕捉。
      
      书的背面写了一小段简介,其中这么说到“本书以一个被神秘大洋覆盖的星球为背景,演绎了人类寻求知识和生死相爱的科学神话。”凭直觉我认为,这句话既非出自作者也非出自译者之口。如果在这句话的意义上理解本书,那不啻将一流的作品读成二三流的水准。实际上,作者恰恰是在反思人类寻求知识的可能性和人类存在的意味性。在读到《谈话》那一章时,我突然有种担心,觉得作者的叙述主线会不会就最终定位在索拉里斯星球的背景去演绎凯尔文与海若的生死爱离的唏嘘体验。后来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海若消失了,而小说也在凯尔文与斯诺的最后的对话中达到高潮,凯尔文似乎顿悟了,他提出了一种宗教,一种神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在本质上是区别于小说前文中的关于索拉里斯星的汗牛充栋的理论学说的,而毋宁是一种信仰,一种直指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终极信仰。“绝望的神”,涉及人,但也不仅是人。“一个人,若要在寻找目的的过程中经验完备的自由,这个人一定是独一个的,不可能从他里面又生成什么出来,因为一个不在人类中间受到教导的人,就不成其为人。”人如何能超越自己的有限性,只有放弃自身为人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又是不可能的,人类存在的终极价值只能是绝望的悖论。
      
      我猜到了开始,却没猜到结局。读到最后凯尔文一如朝圣般地出行的时候,我预感到他会一去不回,倘如此,便太令人绝望了,但最后他回来了。在通篇小说之后,一切存在依据都被毁坏地体无完肤,几近陷于虚无,令人绝望的时候,作者最后又给人留下了希望。但不论小说最终结局如何,作者的对作为同质性的全人类命运的思考值得每一个人沉思。而这种人类命运的同质性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沉思。
      
  •      永恒的海只是无尽的沉默。不论它身上发生如何汹涌雄奇的景象,投射出来的只是沉默,不管造访它的人抱有多么巨大的热情,它也仅此而已。
      
       永恒的海不是神。神是创造者,它以无所不能的力量创造一切,却无法左右事物的进化发展。永恒的海只是温床。它最单纯的眼睛注视着世界,创造,消亡,它是最静默,也最纯正的存在。
      
       人类永远读不懂大洋,也许是因为他们离最根本的存在已经越来越远。大洋拥有的不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只是因为它太过于本质,太过于单纯,而人类则不是,他们的身上有太多与存在本身无关的东西,当他们接近大洋,他们忽然发现,他们自己离他们的本质那么遥远,他们才如此惊恐。而有些人则不是,他们依靠大洋,找到了他们身上与存在有关,最为可贵的东西,于是他们战胜了恐惧,他们找到了自己。
      
       但人类,当他们已经走的太远,他们还可以拯救自己吗?当他们以为自己的孤独是外界造成的,当他们试图用继续奔跑的方式去摆脱孤独,那么,他们仍将永远孤独下去。
      
       可也许还有另外一条路。从宇宙创生开始,宇宙的每一个成员身上,或许都潜藏着来自母体的,一种共同的语言。如果能够让这种语言觉醒,或许一切都将不再孤独。
      
       而这种语言,或许只能从存在本身去寻找吧。
      
      
  •     2006年,看了塔可夫斯基的同名电影,不觉得是部SF电影,讨论得更多的是人的情感,人的记忆,人的信仰。很喜欢里面的女主角。
      
      2007年,看了索德伯格翻拍的电影,觉得还不及前辈塔可夫斯基。
      
      2009年,终于找到了这本书,读完深受震撼,本来就超爱看这种讨论超级生命体,自组织系统之类的书,这本书里两者都写得极精辟,特别是描写索拉里斯海洋里自组织现象的那些段落,绝对摧枯拉朽,简直就是对存在致敬的诗——从一片混沌的虚无中,涌现出结构复杂的岛屿,城堡,生长着,流动着,明明灭灭,瞬息万变,从泡沫中升起,又在泡沫中坍塌,消融。。。没有观众,也没有记录,从虚无中来,有消失于虚无,好似没有意义,只为了存在而存在,却又美丽绚烂,在茫茫时空中稍纵即逝,就好像——生命。。
      
      人类通过理智应该是无法和索拉里斯交流的,科学家们经过数世纪的海量信息积累,仍然不能解释任何事情,反而更加迷惑沮丧。。
      
      然而,索拉里斯星却能通过人的睡梦触及人的记忆和最深层的情感。。也许只有每个人的记忆和深层潜意识里的情感才能构成一个小小的自组织系统,从而能被索拉里斯这个超级大自组织体感知到。。
      
      而人类理性的思维那部分,对索拉里斯而言,应该是太枯燥,太死板了,就如我们看岩石这种无生命之物一般。。
      
      很奇妙,正如佛教,基督教。。正如荣格,弗洛伊德。。正如量子力学。。正如所有神秘主义者。。所发现的那样。。我们不能通过理性思维来洞悉终极真理。
      
      就像一只二维世界里的虫,永远只能想象三维世界,却永远不能感觉到三维世界一样。。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就是那只虫。。在必有一死的生命里,辛苦的,充满渴望的想要冲破时空的束缚,飞进神秘又可怕的未知里。。
      
      不是通过理智,而是别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什么。。
      
      在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神秘主义者的塔可夫斯基,确实是看懂了这本《索拉里斯》。
  •     精读课并不是读它的好地方。我应该找一间寺庙,或者回到我的湖上,在一望无人之境里遥想那片大洋。这是类似入定的精神状态,在长久的压抑和折磨之后,无欲无望。
      索拉里斯星并不是任何东西。造就无意义的奇崛天柱的孩童般的神,创造它,毁灭它,大洋宏大的令人畏惧的呼吸,像触手般深入人的梦境,制造出在红蓝太阳下游走的已经死去的人,这是一座布满迷雾的太空圣殿,在宗教般的虔诚中,莱姆用虚构得如同真实般的历史、术语与文献描述着这颗星球,仿佛它就真实地存在于此,用它的不可理解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类。那么,她是谁?那些被重重包裹的记忆是谁?爱是谁?罪愆是谁?人类又是谁?克里斯将手伸向胶质的大洋,它小心翼翼地簇拥着他的手指,那些远古的波浪重复着永久呼吸的沉默。
      http://thebella.blog.163.com/blog/static/38304002200910711145067/
  •     很难说斯坦尼斯拉夫的《索拉里斯星》是否科幻小说,或哲学小说,甚至很难说是小说。几经诺贝尔提名的他,就书中那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对意识的不倦探索、对宇宙形色的独特设想,有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不如。
      
      以下是我简写的这颗星球,这个海洋,这个故事,还有思考。
      
      索拉里斯星围绕着两颗恒星旋转,天空中某些时间会出现两颗太阳。一颗火红,一颗蓝色。构成索拉里斯独特而唯美的景象。暗红、大红、绯红、橘红、紫红、紫、蓝、昏蓝.....,这些颜色的天空不断轮换。从太空站向外望,云朵反射光芒,五颜六色,交织在天布中。雾气遍布时,所有颜色都朦胧模糊。仿如梦境。
      
      星球绝大部分表面被索拉里斯海洋覆盖。两个太阳的星球因为轨道的不稳定性,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地球人惊奇的发现,星球的轨道出奇的稳定,海洋是唯一的生命,是唯一的意识存在。他似乎能够用机制调整星球的引力,并在不断翻滚着自己的黏液身体。由于光的照射,在不同时刻,不同角度跟天空一样呈现不同的色彩和斑斓,美轮美奂。人类对它研究了近百年,各个有关学派和理论兴衰更迭,关于它的学术著作可以堆满整个小型图书馆,它仍然是个谜。物理学,哲学,生物学,所有人类科学,在它面前一文不值,豪无作用。它就躺在那,保持沉默,无论人类怎样试图刺激它。
      
      凯尔文是心理学家,也是索拉里斯研究者,他抵达索拉里斯太空站。只有三位科学家在太空站中,一位已经自杀,另两位也各顾各自,似乎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一天,凯尔文醒来,发现他十年前自杀死去的妻子海诺站在他面前,很清醒这不是梦。他将海诺用火箭发送出去。控制论专家斯诺告诉他,他明日醒来时,她依然会出现在面前,今天的事情在新的海诺记忆里从来没有。大洋靠他们的记忆复制出一个形体,与其相依相随。凯尔文接受了新的海诺,并发现自己爱上了她,思念和理性做着抗争。最后两科学家用中微子湮灭机将所有形体湮灭。凯尔文发疯似的寻找海诺,极度悲伤,虽然他知道自己会好起来。海洋平静的翻滚着,人类的感情对他来说只是尘埃。
      
      凯尔文关于索拉里斯海洋这个生命体不断的研究和思索,以及和斯诺的对话不断引发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然后对宇宙对生命,对意识形态的思索,还有宗教和神的缺憾。深刻但无法确定。人类似个井底之蛙,望着小小的天空,认为自己的标准就是所有的标准,直到出现他们无法理解的事物和现象,恐惧和迷茫遍布全身,甚至考虑毁灭。而这个世界像海洋一样,本身就在那,依旧沉默。
      
  •     “你的神是一种生命体,这种生命体沾染了神性是因为它陷入了没有任何出路的境地,当这个生命体理解到这一点时,它就沉湎于聚网。好吧,但是绝望着的神,这不就是人吗,啊,我的活宝?你要是让你的神牵涉到人,……这就不只是拙劣的哲学,而且甚至是拙劣的神话。” ——斯诺 IN 《索拉里斯星》
      
      今天看完一本书,名字叫《索拉里斯星》。看名字你就知道,是一本与科幻有关的书。或许正如它的译者所说,我并不想将这本书定义为科幻小说,也不是一般的小说。
      
      如果是一般的小说,我想我不会在读完之后,整颗心里有一阵空荡荡的热风刮过,那种模糊粘稠的感觉,就像是来自遥远的几万亿光年外的索拉里斯星。
      
      小的时候我很喜欢看科幻,第一是因为科幻小说很便宜,在当时的书店里摆了一大排,薄薄一小本,看完也很有成就感。第二是为了书里面的一种刺激感,想像着未来的不可思议的生活,体验那些自己不可能体验到的东西总是特别有吸引力的。
      
      不记得什么时候不再喜欢看科幻,那一排薄薄的小书摆在我家书柜的底端,铺满一层厚厚的灰。前阵子看到一个评价索拉里斯星这本书的评论,突然一下子就燃了我的科幻梦——一下子我很怀念童年看到的那几本科幻,于是马上跑到图书馆,把这本索拉里斯星借了回来。一直没时间读,直到这几天有空了,耐着性子啃下那些难明的专业术语,一点点地看完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科技专业名词,真的很多。我觉得,甚至连作者自己都不能完全地解释出来整个索拉里斯星基础的科学原理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更别提我这个学文科没理科大脑的女生了。可是我却相信那一个星球的存在,我相信,在这个无限大的宇宙之中,必定有一个书里所描述的星球存在。
      
      故事讲述了一个心理学家(宇航员)在一颗叫做索拉里斯星的星球降落,目的是进行对这颗星球的研究,了解这颗星球是否存在与人类相同或者高于人类的生物。索拉里斯星的这方面的研究在地球上一直是一个天文界科学界的不可理解的谜团,来到这个星球上回去的研究家基本上没有,不是殉职,就是改行。主角来到这个星球上,渐渐的发现关于这个星球生命的真相,原来整个索拉里斯星,就是一个完整的远远高于人类智慧的却又单纯无比的生命体……
      
      故事简介我写的不好,估计还有错误。但是我想这本书告诉我的并不单单只是这么一个故事。里面承载作者对这个社会,整体人类命运的一个思索,甚至还牵涉到了“神”的存在形态。看到故事的最后,主人公(凯尔文)渐渐领悟到了索拉里斯星存在的意义,并且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星球——他不愿意再回到地球了,他被索拉里斯星那种高智慧且单纯的存在所吸引,回首去看那颗曾经存在过的星球,回想起来的竟然都是仇恨,地球已经成为了记忆里地狱一般的存在。拥挤,喧闹,孤单和仇恨,人类的自以为是,总以征服者的姿态在这个宇宙里寻找着与自己相同的生命,在已经与索拉里斯星在精神上已经融合为一体的凯尔文看来,舍弃地球不再回来的想法,一点也不荒谬。
      
      最后凯尔文留下,站在索拉里斯星的地面,站在那个生命体“大洋”的身边,尝试着与“大洋”接触——说真的我觉得凯尔文在那一刻似乎想要与索拉里斯星合为一体,可是他却与自杀死去的吉巴里安不同,吉巴里安是绝望地认为自己永远也不可能等到与宇宙里异于“人类”的生命——索拉里斯星沟通相互陪伴不再孤独了,他自知在有生之年都不会等到那一瞬间,生命的意义已经消失,于是他自杀了。但是,凯尔文却心怀等待——
      
      “这样做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希望她回来?我压根儿就不抱希望。可是,我内心中确实还对此残留着某种最终的东西:期待。回应我的期待的,是圆满?还是又一场玩笑?还是新的痛苦?我一无所知,我只是死死咬定了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种种残忍的奇迹頻仍的时代还没有过去。”
      
      本书的最后一段话,竟然还带着一丝期待。或许会让人无法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海若的自杀,在索拉里斯星上第一个客人海若被自己谋杀丢向外太空,第二个自己爱上了的客人海若的主动要求消失……我本以为,不断地让自己最在乎的人消失于眼前,已经足够了断所有凯尔文的希望与期待了。
      
      我想,凯尔文始终相信,神的存在。他固执地认为,就算神再怎么绝望,依旧会带着一丝期待,这是人与神最终的区别,而凯尔文自己要与神,也就是他心中的索拉里斯星“大洋”这个生命体融为一体,所以他始终抱着一丝期待。“一个人,若要在寻找目的的过程中经验完备的自由,这个人一定是独一个的,不可能从他里面又生成出什么来,因为一个不在人类中间受到教导的人,就不称其为人。”而这个独一个的是什么呢,我想,就是神了吧。神始终只有一个,带着缺陷不断寻找目的的“不完美”的神。
      
      而这个“一个人”所带来的孤独,我想也就是人类世世代代一直在外太空寻找着的东西——让我们都不再孤单的东西。所有人与一个人,或许本来就是一体,我们所寻找的,是异于我们这“一体”的存在,来缓解这种在庞大的宇宙里不断循环的寂寞……
      
      凯尔文带着的那一丝希望,我想,应该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着的“神”了吧。
      
      呼。或许可以说我没有理解这本书。文章写下来,我也说不出要表达什么,但是我的确从这本书里感应到了什么,那个东西穿过我的心脏,刺透我的灵魂,或许,或许这本书能够让我一直记得提醒自己,时时刻刻要记得这个宇宙无限大,“神”的必定存在……而不要让自己最后的一点希望磨灭。
      
      
      P.S 最后请原谅我多多少少的错误吧,书已经被我还回图书馆,有些地方真的记不清楚了 TAT||
  •     我也是看了书以后把两个电影也看了。一般情况下我没有对同一作品不同形式版本对照考证的兴趣,因为好作品像繁星一生都看不尽,我没有那个兴致和时间再把每颗星星翻面看一下。但我在看这本书时对这本书的影像化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原因有两个。因为这是书评,我重点说书这一边。
      
      这个故事有两个核:
      
      1. 不可影像化的哲学思辨核。占全书1/2篇幅的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科学史论述。作者好像有能把自己的大脑分成数个独立思考的脑瓣的本事,每个脑瓣各自产生出一套理论系统,然后互相争辩博弈,再衍生出下一阶段进化了的另外的一些理论系统。这些理论系统跨多学科,包含了本书作者大部分的科学和哲学思考,并将这些思考的过程表现出来,盘根错节,枝蔓蔓生,形成一片复杂有机的思想雨林。不能否认这些好像一个人的大脑游戏的部分是本书最精彩也最有价值的部分。它是这个故事的精神精髓,也是使这本书不同于其它没有根基的科幻故事、显得如此厚实的原因。而不出所料的,这部分是无法影像化的,这直接导致两部电影在思想内核方面和原作相比都有缺失。
      
      2.极有视觉化可能的故事主线。首先,从故事性上,这又是一个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故事的翻版。弗兰肯斯坦请求主人再为他造一个新娘陪他度过永生,而故事里的女再生人因为爱她的精神造主而自求毁灭。两个故事都探讨了灵魂和存在的问题,而后者更一脉相承地继承了前者浓厚的哥特气质,充满了阴森凄凉的描写。这个故事给电影导演很大的发挥空间。其二,这个故事本身的色彩性和视觉感非常强,这个星球本身就有暖色和冷色两个交替的色调(红太阳和蓝太阳),而那浩瀚的智海,横生的组织壁,神秘的结晶体,不断变幻转化,具有超越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色彩,这可以给技术派的电影人巨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我觉得其实好莱坞应该扬长避短,如果让卢卡斯斯皮伯雷德利等视觉系的导演专攻这项,说不定能做出个太空漫游之类的视觉上叹为观止的抒情作品。相反,索德伯格作为一个归根结底是美国思维又算独立电影人,在哲学思维上比欧洲人的厚实先天不足,技术上又不擅长(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在未来派的画面展示方面想象力不足),处于两下尴尬,奔着灵魂死亡的主题去当然磕不过老塔,难怪拍得东西不温不火,票房评论两不讨好。
  •     在我刚18岁的时候,我干了一件非常彪悍的事情:翻译一本叫solaris的小说。
      
      那个时候我本命是武内直子,没错,就是那个画了美少女战士的武内。其实美少女战士漫画起码头三部很有质量,而且武内的其他短篇也是非常精致优雅,最要命的是她是个不重视情节的作者,因此她的短篇都像散文一样,堆砌着极端漂亮的画面与台词,但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在她的作品里,我最喜欢《恋爱季节1》episolde 2:沙浦。这本短篇集是武内关于她母校甲府一高的三段回忆,沙浦是讲一个叫做沙浦的女孩加入电影研究俱乐部,并且大家一起拍solaris的dv的故事。武内所有作品中的男性,虽然只是高中生甚至初中生,无一不风度翩翩优雅可人,甚至出场必穿西服,无论怎样看都像是欧洲文艺片中男主角的样子。这个短篇中的男生名叫“达克”,当然只是外号,他带大大的黑框眼睛,沉默寡言,很有点伯格曼的气质。达克和沙浦逐渐恋爱了,沙浦扮演那个永恒的恋人(在小说中是永恒的那个幻象的妻子)。印象最深的是落日的时候,沙浦走在长长的走廊,穿着白大褂去做化学实验,那一瞬间真的很像solaris。而且不知为何我觉得这个画面应该是橙色的,慢慢的,就像时间凝固。
      
      结局是怎样我不记得了,就记得附录里面武内说这是她最喜欢的电影,感觉像黄昏的舞台。而且她形容主人公是“疯狂的,系统的,沉默的”,是她最喜欢的异性类型。于是我就千方百计地找到了这本小说,但是英文版的。于是我就在上大学之后的非典,坚持每天翻译五页。我都是去空无一人的三教,在充满消毒药水味道的教室里找一个靠窗的座位,一边晒着暖洋洋的太阳一边翻,晚饭还可以去农园吃最喜欢的鱼头。大概这样译完了三分之一。
      
      后来在网上下载到了塔版solaris,无字幕的。我看完了,而且我完全理解电影说了什么,虽然我一句俄语都听不懂。武内直子其实很塔可夫斯基,她的构图很像塔式电影的背景,干净整洁,有一种热气球般综合了现代工业气息和浪漫的美感,最要命的是,她和塔可夫斯基一样,这个题材处理的都很超现实,没有一丝人间烟火,这点是我最喜欢的。
      
      后来大三的时候做一个行星遥感的科研项目,会看很多很多火星的照片。的确那上面是曾经有一片广袤的海洋的,就是像solaris那样的,现在只留下了干涸的痕迹。但今年年初,esa的传感器传回的影像清楚地拍摄到了火星的地表水,估计会是充满了原生质的,油液状的液体吧?
      
      美少女战士最后的结局是所有人都投身于了一片液体海洋,归于虚无(当然后面为了顾全大局又出来了无厘头的结婚典礼)。直到最后一卷,月野兔变身前穿的,还是那双固执的chanel. 于是连同未来的千年银月帝国,水手战士永恒等等,都成为了一个solaris给她们的美梦。正因为是梦,所以才能永恒。
      
      Saura: What kind of story is this movie?
      
      Hiroshima: The script isn't completely written yet.
      
      Saura (mind): I- I wonder if that will be all right.
      
      Saura: I like the evening. A long corridor of time that
       feels like it will continue forever. Like I can hear
       the sound of waves, on a planet somewhere where we've
       been left behind, just the two of us...
      
      Hiroshima: In a movie I saw before, there was the story of a
       planet with an ocean that was alive. The main
       character met a phantom lover on a station where he
       could see the evening ocean.
      
      Saura: A... phantom... lover...?
  •     这个很差给的不是这本书,而是这本书的翻译。
      几乎习惯差劲的翻译了,但这本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的。
      我很怀疑现在的翻译工作者,需要提高的不是外文水平而是中文水平。
      
  •     无意地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只是看了看扉页和译后记就毫不犹豫地买回家。
      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看一本小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似地跟不上作者恣意的想象力和简单又深邃的文字,但是这种感觉很棒。毕竟,一本让你的大脑在阅读时几乎不会运动的书远不及这样的书来得更有趣味。
      
      不敢轻易地下一些结论,只有你自己亲自去读了,才知道那其中的美妙。
  •     索拉里斯星
      “他是个——病态的神,其雄心报复超越其能力,并对此浑然不觉。一个身能造钟,,却又造不出钟要测量的时间;他制造机械,服务于一定的目的,而后其机械又逾越出了这一目的;他创造永恒,以度量他的无边权力,却不料度量了他无尽的失败。”
      ——Stanislaw Lem 'SOLARIS'
      
      名著,所以能称之为名著,在于其中探讨了两个永不磨灭的主题。外星生命的形态,以及爱情的永恒。
      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物种,此物种的力量强大到可以操纵地球的轨迹,能运用整个地球的能量为我所用,那么这个物种的进化又会是如何?以行星尺度所展开的生命,还有没有好奇心?
      瑞亚的“复活”,令主人公的爱情也得以复活,但这毕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人鬼相恋。生死可以忽略,爱情岂不能将时空穿越?
      
      类似于索拉里斯星的小说,我看过的只有一部,就是阿瑟·克拉克的《太空奥德赛2001》。
      
      接下来,一定要找来Andrei Tarkovsky导演的同名电影看一看。
      
      
      @陈灼
  •     《Solaris》英文版在线阅读地址
      
      http://sfapu.bdwm.net/cgi-bin/bbs0an?path=/groups/GROUP_5/ScienceFiction/D5198439D/D6629B301/DBE56212B/D82788A41/D7054EFA1
  •     很久以前看老塔的《Solaris》时,真是震撼,神秘却毫不做作的故事,生机勃勃的自然和冷漠的空间站的对比,人心中纤细的感情和雨丝、水滴的相映成趣,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交织,让一个初级影迷深感绝望——居然还有这样的电影。后来追着老塔的片子一部一部的看,看了更加好的《潜行者》、《安德烈·鲁勃廖夫》以及最后看到的《牺牲》,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Solaris反而只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
      
      去年底,幸运地(本书译者,似乎是兰州大学的一个人,在造作的译后记中说:“在当今中国读书界,译这种书实属不幸,读这种书则是万幸的。”哈哈)发现商务译出了老塔Solaris的原著小说,波兰科幻小说家莱姆的《Solaris》,虽然薄薄的一本书定价却有点昂贵,但还是买来看了。可能是因为很少接触科幻小说,所以当然又被震撼了,尤其是其中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和对于人类造神的论述,让我眼界大开。然后又追着看了《完美的真空》,对这个作家在形式上的探索大为佩服,而其中的《宇宙起源新论》,则又一次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笑的是,昨天看见新华社发了条新闻,说是美国科学家提出最新论断,地球不过是地外文明的“动物园”和“实验室”,不禁哑然,看这副“人类中心主义”的面孔啊!
      
      紧接着,就像我经常干的那样,翻出了老塔的《Solaris》,重新看了一次,而且找出乔治·克鲁尼主演不知道谁导演(感觉还停留在明星制的时代呢)的美国翻拍版《Solaris》看了。觉得有些失望——难道一流的电影还抵不上二流的小说吗?而且,美国版《Solaris》暂且不论,就是老塔的《Solaris》,也不像重看《潜行者》和《安德烈·鲁勃廖夫》时有的历久弥新的感觉,竟觉得有点厌倦和失望。电影没有小说的奇幻瑰丽,也没有小说的纵深感,并且变换了小说的主题,从挑战人到探索人,简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作品了。不过,这样的观感让我更加纳闷,小说和电影,这两种载体,真的能差这么远吗?难道一定会像那谁(特吕弗?戈达尔?)说的一样,好小说改编的必然是烂电影,而烂小说倒是能产生出好片来吗?
      
      小说Solaris是一本小书,内容却相当丰富。其中最大量的篇幅花在介绍大洋表面各种神奇的形态,介绍种种人类以自身为参照物则不可想像的“生命存在”,以及Solaris学的前前后后,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凯文和斯诺讨论科学伦理和哲学、神学的问题,凯文和大洋制造的海若的情感纠葛上,倒是变成了一个背景,一个故事得以展开的契机,以及一个人类重新认识自己内在的过程。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而言,对Solaris的介绍及其探讨的部分,让我印象深刻,是用文字展示了一个不可能的世界,是对阅读者的一种挑衅,甚至是对作者读者/作者关系的一种颠覆。
      
      再看老塔的电影。电影中,Solaris学史的交待,全部被省略了,这也是必然的,因为电影中如果叠床架物地来这么一段,一定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并且,在小说中,对Solaris学史的交待是相当有必要的,也就是说,比较土点地说,他是服务于整个小说的表达需要的。但在电影中,焦点放在了人自身的探索和交流上,这个宏大的纵向背景就有些多余了。小说以足够的篇幅,让人明白了Solaris对于人类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而电影中由于缺少这方面的交待,让人不免有些怀疑整个事情的必然性。
      
      然后,老塔避免了电影的“奇观化”,只用了不多几个钱来表现神奇的大洋,让这个“神”看起来有点稀松平常。当然,这也跟意图有关系。小说中的大洋,是一个残缺的神,带着孩子式的天真,莱姆曲尽笔墨,模状了大洋上的种种奇观,既科学精确,又有极强的观赏性,并且最终由此推衍了一段关于神的讨论。但是电影的神并不是大洋,电影里也有深,那是帖在凯文卧室里面的那张安德烈·鲁勃廖夫画的《三圣像》,是海若翻看的书本上丢勒的铜版画《启示录武士》,是两人深深浸润其中的荷兰画家的那张充满世俗气息的《冬猎》。奇观并不是壮丽的大洋,而是平凡的生活中孕育的火焰。就电影的影像表达而言,《冬猎》的作用与《潜行者》的最后一个晦涩的镜头有着难以言表的一致。在《潜行者》的最后,导游满身疲惫地又一次回到妻子和女儿身边,疲倦地睡去,这时候,响起来火车的声音,其中夹杂着刺耳的巴赫,残疾的女儿看着桌上的玻璃杯,玻璃杯在毫无外力地情况下,慢慢向桌边移动。老塔的奇迹从来就不在奇观之中,而是在最普通的日常影像里。
      
      在电影的第二部分(空间站部分)中,有一部分对科学伦理的探讨,但仅仅是几句话,未能给人留下印象,而对于大洋制造的海若是否是人,我们有没有权力把她消灭的问题,在电影中也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但是在小说中,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关于海若的身份认定问题,也就是关于“人”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确认人在世界和宇宙中的地位的问题。小说中有海若血检、自杀又复活以及对凯文不可思议地依赖,都是在挑战人的定义。甚至最后,凯文有意把海若带回地球的时候,他还考虑到了应该如何让海若通过重重关卡,得到人的“社会”的身份。电影中也有这些细节,尤其是海若的自杀和复活,老塔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技巧来表现。但是,他不是在挑战“人”的定义,而是在重申对人的定义,并不是说能奇怪地复活,她就不是人了,反而,她的自杀,她对生命的放弃,更加说明了她是人,因为她有了除依赖之外的感情。在海若自杀又复活后,电影就彻底地走入了一个和小说完全不同的轨道。在机械而单调的太空站,他们举行了一次小型的生日宴会,在那个奇妙的有着地球的温暖的小厅里(整个太空站的镜头,都是用的一种冰冷的银灰色调,只有那个房间,才有厚重的黄色和棕色的暖色调),凯文和海若感受了《冬猎》中的世俗生活,感受了凯文心灵中对父亲、母亲以及女人温暖的感情,她们甚至一起达到了性的愉悦的高潮——就是著名的“失重30秒”。在失去重力的状态中,两人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和谐,也是海若在情感上复活后的最高峰。
      
      相对于小说,电影也有自己独有的内容,这又是小说的文字所不能涵盖的。最重要的,就是电影的第一部分,一个小时中,大概有一半的内容是凯文面对现实世界的深深的绝望。这一部分中,老塔极尽表达之能事,用了在他所有片中都不断出现的各种意象,比如说水中漂浮的水草(《潜行者》和《镜子》中都一再出现)、突如其来的大雨(《镜子》和《牺牲》中的常客),表达不同的情绪和主题。尤其让人过目不忘的是高速公路一节(据说是在日本取的景),深深地传达了信仰崩溃的绝望,是体验过Solaris真相的伯而顿对存在基础的拷问。
      
      说到这儿,我想是又涉及到了经常让我困惑的问题。到底,判定一个作品的好坏,是以能指还是以所指?以能指为判定标准,就是以他表达的方式来判定,这样,老塔的电影似乎要高出莱姆的小说。但如果以所指为标准,就是以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为标准,莱姆的小说让我思考的空间却要更大于老塔的电影。这真是一个鸡蛋相生的难题啊。
      
      而美国版《Solaris》,则给人一个观察电影作为娱乐业的一部分的好机会,因为美国版Solaris基本上放弃了所有让这个片子有点深度的机会,并且是一个相当“政治正确”的电影,还加进了一些可能会吸引观众的元素,相关的内容,以后再说。
      
  •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想起了庄子的混沌,中国山水画的确最适合表现这个海洋了
  •   生命就是一场无声的狂欢,不比一粒沙土高贵多少,也不比一堆泥巴有意义的多,留下的只有亘古的孤寂。
  •   写的真好,直达内里啊。
  •   沟通是多余又徒劳的。未知就应该始终未知。天不言自大。言者自缺。自缺者恐惧孤独。自我缺失的个体才会渴望交流,精于沟通。海洋所代表的就是完满与自在。他像神一样无所不能,让人敬畏,又隐士般的存于永恒。
  •   刚拜读完,书里的人类让我想到庄子里的蜗牛触角打仗的国民,而海洋就像庄子里混沌开窍里的终极版混沌。这本书太东方了。看到最后,我都希望像主人公一样葬身大海了。
  •   果然...
    很長0_0
  •   “几万亿光年外的索拉里斯星”
    ……沒有可能的。宇宙的年齡在200~300億年,也就是說,宇宙的直徑最大也就300億光年啊。。。
  •   lz。。。。。你不用边写边表示自弱。。。
  •   “弗兰肯斯坦请求主人再为他造一个新娘陪他度过永生”
    ……弗蘭肯斯坦就是主人啊。。。
  •   很好很强大~我是指链接能力~^^
  •   美版那个我到现在还记得女主角那句“I love you, I love you with all my heart”。可惜男主角演技太油,电影给糟蹋了
  •   原来美少女战士的结局是这样。。这漫画太长,外面信息太多,让读者都忘记去看结局了。
  •   前面翻译确实很涩,后面稍好一些,不过可能是德文版译文比较涩的原因,译者在后面为自己辩解了几句。
  •   恩,我倒觉得还好。
    可能是文章本身的气场太强大,以至于现在想不起来翻译上有什么明显的硬伤(看中文都能看出来的那种),但我的确没看过原著。
    不过我觉得这本书,不好翻译应该不是托词。呵呵
  •   我不认为翻译这个翻译的有多差,也许到不了达雅的水平,但信是没问题的。
    顶楼这位大仙给的所有评论不是一星就是两个星,看来当真是要求不低。
  •   不得不同意,译文的硬伤不胜枚举,实在很不敢恭维译者的中文水平。
  •   这个版本是照英文版译的,由于不是从原版来译的,你看着有隔阂是可以理解的,被人嚼过的口香糖怎么都别扭不是?
  •   说陈春文汉语不好,天呐
  •   确实是涩 貌似德语的翻译都是这样= =
  •   译者的中文水平是没有问题的。由于文化习惯,西方小说翻译过来读起来都有些别扭,但是这本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通篇都还比较流畅。倒觉得是可能因为专业背景的原因,有些科学方面的术语拿捏的不太准确。总体上说翻译还是对得起商务的。
  •   “但翻译《索拉里斯星》这种书何其苦也,恐怕并无几人晓得。作者是用波兰文写作的,我从德文译,是经过翻译的作品,是再加工过的,我很少读过这么别扭的德文,想必波兰文的原作品不会如此别扭。当然,我也能体会德译者的艰辛,同样的呕心沥血、连滚带爬,知人苦者最苦。在对比《索拉里斯星》的德文版和英文版时,心里暗自嘀咕,文学翻译的差异居然可以如此悬殊,长了一些见识。相比之下,德译者似乎在字面上更忠实于原文,而英译者则遵循了意译的原则,删减幅度较大,有些再创作的味道,据商务印书馆的朋友说,原作者希望依据德文版翻译成中文本,想必作者有自己的评判,我倒觉得,德译、英译各有千秋。我依照的是德文本,虽也参考了英译,毕竟风格上还要跟着德文走,这就苦上加苦了。”
    译者的译后记 P328
  •   我觉得翻译的非常好啊~LZ对比其他翻译本子就知道了~
  •   那部电影,很缓很静,空间站像THX1138里那样白茫茫空晃晃
  •   老莱子认为索拉里斯星的英文版翻译不好,这是他在自己的官网中说的,中文版也从德文翻译过来。
  •   何止是不好?極度懷疑翻譯過來的是不是中文,還衹是用中文詞匯拼湊成的英文句子?
    要不是同事推薦此書,我自己連兩章都讀不下去
  •   我觉得,不应当把书和电影放在一起看,尤其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思考和对比。电影和小说表现方法不同,有着各自的表达界限。索拉里斯星这样的小说不适合拍成电影,因为人类不是用视觉思维的。
    举个例子来说,谁能想象莱姆的“恕不伺候”可以被翻拍成电影呢?
    我没有看过塔科夫斯基的电影,但是莱姆自己说他不喜欢这部电影(really don't like)。至于美国版,我想,可能和张艺谋的《英雄》差不多吧:画面很美,言之无物。
  •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部二流小说。
  •   在我看过所有的科幻小说中,唯一能和这部媲美的就是克拉克的太空奥德赛2001。
    电影看了索德伯格版本的,如同嚼蜡,有机会一定要看看72年版的。
  •   据说四川科技出版社那本是根据英译本翻译的,不知道这一本是不是从原来的版本译过来的
  •   回楼上,不是,是从德译本转译的,这是老莱子本人的意思。陈春文是兰州大学哲学系教授。
    这本小说是二流小说?老莱子尸骨未寒,就有人厚诬前人了。天可怜见,科幻小说就是儿童文学/二流小说啊,请参考韩松《想象力宣言》吧!
  •   我无语了,其实帖子本身还是不错的。不过把solaris看成二流小说。。。什么品味阿
  •   2006-09-02 14:56:28 陈灼  在我看过所有的科幻小说中,唯一能和这部媲美的就是克拉克的太空奥德赛2001。
    ====================================
    这也是我看此书时一直萦绕在脑际的念头,不过我觉得还要加上一点《与拉玛相会》,很相似的那种探索一个科技程度远高于人类的文明所产生的敬畏感,那种根本无法理解其内容的挫折感。
  •   二流小说……真不知道哪里来的说法,太无语了。
    至于电影,我只能说,我看小说在先,所以非常接受不了老塔的一些很个人而且主观的东西
  •   ……难道一定会像那谁(特吕弗?戈达尔?)说的一样,好小说改编的必然是烂电影,而烂小说倒是能产生出好片来吗? ……(楼主言)
    嗯,大家误解了,楼主的意思应该不是说这是部二流小说,而是说电影拍得不及书。要不干嘛说那么多,还打了五分。。
    塔氏被采访时说《索拉里斯》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迫于外力的改编——甚至删节,并且直言此片是他很不满意的一部作品。估计拍成这样也不是他的本意。而同样改编自小说的《潜行者》倒是电影胜过了原书。
    我觉得要把《索拉里斯》里所有的精髓都移植到电影里。。是不可能的。。有些最震撼的东西只能在幻想里才最能浮现出来,付诸声色倒是低了三分。。因为幻想没有界限,没有限制。。而用画面描述,终归是难以尽兴的。
  •   生机勃勃的自然和冷漠的空间站的对比,人心中纤细的感情和雨丝、水滴的相映成趣,
    -------------
    说得真好,我读了也是这样的感觉。
  •   就电影的影像表达而言,《冬猎》的作用与《潜行者》的最后一个晦涩的镜头有着难以言表的一致。在《潜行者》的最后,导游满身疲惫地又一次回到妻子和女儿身边,疲倦地睡去,这时候,响起来火车的声音,其中夹杂着刺耳的巴赫,残疾的女儿看着桌上的玻璃杯,玻璃杯在毫无外力地情况下,慢慢向桌边移动。老塔的奇迹从来就不在奇观之中,而是在最普通的日常影像里。
    ~~~~~~~~~~~~~~~~~~~~~~~
    想起在《乡愁》里面,最后拿蜡烛过水池的奇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