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献研究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吴明贤 编  页数:435  

前言

  蜀中号称“天府之国”,除了得天独厚的优裕的生活环境,也是独具特色的文化之邦。二千余年,名家辈出,汉宋两代,领袖风骚。近代以降,蜀中学术再放异彩。在风行天下的“京派”与“海派”之外,“蜀学”虽然偏安一隅,却也独树一帜,鼎足相望。在相对隔绝的盆地环境里,有一批甘于淡泊的学者皓首穷经,以深厚的国学根柢和严谨的朴学精神,承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回想一九六二年秋天,我考取四川大学研究生,负笈入蜀,投奔庞师石帚先生门下,研治六朝唐宋文学,亲身感受到蜀中的学术氛围。日就月将,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石帚师乃蜀中名宿,门墙桃李,皆称翘楚,各有所归。一拨去了望江楼(四川大学),一拨上了狮子山(四川师院)。因而蜀中的古代文学研究,亦呈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之势。石帚师闲谈所及,对狮子山的弟子多所称许。我侍听在侧,耳熟能详,内心亦不免有几分钦羡。如今岁月流逝四十余年,不但石帚师早归道山,昔日钦羡的各位同门先进,多数亦陆续作古。往事历历在目,却已成为我心中永远的忆念。  友生李诚教授主持编选的这套《学苑文存》,汇集了四川师范大学(原四川师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半个世纪以来的代表性论文。翻看目录,既有前辈学者的佳篇,更有后生俊彦的新制。而尤其令我欣喜的,是从中似乎可以看到近代蜀学的某些因子。我以为一种学术传统既是顽强的,又是脆弱的。近代蜀学的传统经历了社会巨变的洗礼,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其实它并没有完全消泯,它的精神仍然不绝如缕地延续在蜀中学者的学术活动中,也延续在这套《学苑文存》里。然而如果再不刻意地珍惜、保持和发扬的话,近代蜀学传统的消失也是指日可待的事。而继承蜀学传统的方法,是既要坚持蜀学独特的治学理念,又要与时俱进,追踪当代学术的前沿,才能使蜀学的精神保持绵长的生命力。这也是我对本书中年轻作者们的期望。

内容概要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偶题》),这本《文学文献研究》终于完成了,此时此刻,既有如释重负般的轻松愉快,更有惴惴不安的心理压力。这是因为在紧迫仓促的短时间内,要精选出能够反映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老师们有关文学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成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成果太多,质量亦高,使人眼花缭乱,难于取舍,固然是其原因之一,但“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尽管在编选的过程中想尽量做得完美一些,故体例皆一仍其旧,但终因自己才疏学浅、见陋识低、能力有限,故挂一漏万,难免有目光如豆之讥和遗珠弃璧之憾了。

书籍目录

文献研究常思春 尤刻本李善注《文选》阑入五臣注的缘由及尤刻本的来历探索屈守元 绍兴建阳陈八郎本《文选五臣注》跋屈守元 《文选六臣注》跋屈敬慈 校《文选李善注》应当重视汲古阁毛氏刻本熊良智 选学骚类文献考述徐湘霖 《中论校注》补记考释钟仕伦 库本、鲍本《金楼子》疑误举例李大明 “别集”缘起与文人专集编辑新探李大明 《隋志》“并目录”考证钟仕伦 永乐大典本《寒山诗集》论考常思春 《韩愈集》传本及校理源流管窥田道英 《禅月集》结集及其版本流传考王启涛 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缩略王启涛 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词语考释张能甫 从《旧唐书》看史书语料在辞书编纂中的地位和价值管锡华 乾隆四库谕文献学思想初探管锡华 七十年代末以来大陆校勘学研究综述文史考论魏启鹏  楚简《老子》“大成若诎”发微——兼说老子不非礼乐魏启鹏 简帛《五行》直承孔子诗学——读《楚竹书·孔子诗论》札记魏启鹏 楚竹书《民之父母》义证——读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二)》笺记秦彦士 《庄子·天下》论墨考辨王文才 俗讲仪式考汤君 敦煌燕乐歌舞考略汤君 敦煌曲子词与中原文化吴明贤 陈子昂生卒年辨的补证王仲镛 杜甫避家讳和相传涉讳的诗常思春 韩愈先世世次辨证王红霞 权德舆先世及行事系谱王文才 冀国夫人歌词及浣花亭考李丹 许浑卒年考张海 杜牧卒年辨证张海 张蠙考略田道英 齐已行年考述房锐 从王铎死因看晚唐藩镇之祸及落第士人的心态房锐 《〈册府元龟〉引唐实录、杂史、小说考》补证王仲镛 韩愈《陆浑山火诗》义甄微屈守元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跋文三篇刘益国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形象的文献考察汪燕岗 胡应麟和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庄逸云 清末明初的“拟聊斋”庄逸云 胡怀琛的中国小说史研究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文献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