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与圣经(上下)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梁工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根据内容的需要采取了多种方法。第一编采用历史的方法,介绍了许多背景材料,一方面为读者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许多分析和论证打下了基础。对莎士比亚本人的介绍中,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基督教精神共同抚育着这位伟大的作家,交代了全书的立论基础。第二编和第三编是本书的核心,所占的篇幅也最多。这两编主要采用实证的方法和对比的方法,系统整理莎剧与圣经的联系。值得称赞的是,编者不仅注意二者的联系,而且注意二者的差别,因此在列出莎剧如何运用圣经资源的同时,结合着分析和论证,辨析其中的异同,说明莎士比亚对圣经有时引用,有时化用,有时是创造性地借用的特点,避免了某些西方学者把莎士比亚宗教化的偏差。这两编也吸收了大量的国外成果,但正如本书导论所说,编者对它们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第四编主要采用审美的方法,同时结合运用实证的和历史的方法,三者结合,把问题引向深入,引向理论的高度,并展开讨论(其实,在第二编,特别是第三编,已经有一些理论性的探讨)。这一编提出了许多有意思有启发性的问题,然崦又仿佛是想到哪些就提哪些,不大周全。这也许是缺乏全面规划的缘故。

书籍目录

序言/陈惇导言第一编  莎士比亚时代的圣经文化语境第一章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第一节  英国宗教改革史略  第二节  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第二章  莎士比亚时代的圣经英译简史第三章  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基督教  第一节  莎士比亚的生平  第二节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第二编  莎士比亚戏剧与圣经的事实联系第一章  喜剧  第一节  《维洛那二绅士》  第二节  《驯悍记》  第三节  《错误的喜剧》  第四节  《爱的徒劳》  第五节  《仲夏夜之梦》  第六节  《威尼斯商人》  第七节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第八节  《无事生非》  第九节  《皆大欢喜》  第十节  《第十二夜》  第十一节  《一报还一报》  第十二节  《终成眷属》第二章  历史剧  第一节  《亨利六世上篇》  第二节  《亨利六世中篇》  第三节  《亨利六世下篇》  第四节  《理查三世》  第五节  《理查二世》  第六节  《约翰王》  第七节  《亨利四世上篇》  第八节  《亨利四世下篇》  第九节  《亨利五世》  第十节  《亨利八世》第三章  悲剧    第一节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第二节  《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三节  《裘力斯·凯撒》  第四节  《哈姆雷特》  第五节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第六节  《奥瑟罗》  第七节  《李尔王》  第八节  《麦克白》  第九节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第十节  《科利奧兰纳斯》  第十一节  《雅典的泰门》第四章  传奇剧  第一节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第二节  《辛白林》  第三节  《冬天的故事》  第四节  《暴风雨》  第五节  《两个高贵的亲戚》第三编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文化母题  一、爱  二、仁慈  三、正直  四、宽恕  五、祈祷  六、忏悔  七、上帝  八、王权  九、审判  十、荣耀  十一、崇拜  十二、天堂  十三、人  十四、独立之人  十五、人性与兽性  十六、选择  十七、自由  十八、苦难  十九、恐惧  二十、罪  二十一、骄傲  二十二、伪善  二十三、恨  二十四、报复  二十五、死亡  二十六、赎罪  二十七、自然  二十八、天命  二十九、魔鬼  三十、末日第四编  莎士比亚戏剧与圣经关系专题论述  一、莎士比亚戏剧与圣经原型  二、《威尼斯商人》的双重文本  三、从隐藏自我到表现自我  四、《一报还一报》与圣经的事实联系  五、《一报还一报》中的罪与宽恕主题  六、作为道德剧的《一报还一报》  七、《亨利六世》对圣经意象的反讽  八、圣经背景中的亨利五世  九、《罗密欧与朱丽叶》的“U”型结构及其人物的救赎功能  十、走向十字架的哈姆雷特:兼与大卫形象比较  十一、《哈姆雷特》——上帝之国的重建  十二、《李尔王》与《约伯记》比较分析  十三、《李尔王》中的次要人物与圣经  十四、析麦克白之罪  十五、《冬天的故事》的圣经原型和道德理想  十六、《暴风雨》中的时间和空间  十七、《暴风雨》中的隐喻系统  十八、《暴风雨》人物的圣经原型  十九、《暴风雨》与《创世记》情节结构的对应  二十、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基督教妇女观  二十一、莎士比亚戏剧对圣经典故的运用附件一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典故索引附件二  莎士比亚生平创作年表附件三  莎士比亚戏剧、圣经、圣经英译本中英文译名对照表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王权世袭被视为合法的王位继承传统,只有依照这一原则继位的君王,才能被广泛地承认和接受.亨利四世波林勃洛克当年废黜理查二世,当上国王,弥留之际向儿子威尔士亲王(即后来的亨利五世)坦言:“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国王,不过在反复串演着一场争杀的武戏。现在我一死之后,情形就可以改变过来了,因为我是用非法手段获得的,在你却是合法继承的权利。”(《亨利四世下篇》第四幕第五场)并祈求上帝饶恕他用不正当手段取得的王冠,而愿儿子能平平安安地享有它(同上)。在《亨利五世》中坎特伯雷大主教更是直接引用圣经观点来说明亨利王继承法兰西王位的合法性:“在《民数记》上写得分明:人若死了,没有儿子,就要把他的产业归给他的女儿。”(第一幕第二幕)法兰西的王位历来都是凭着母系方面的权利和名分世代相传,如今亨利王凭着外孙的身份提出王位继承权,自然也是理所应当。之后亨利的叔父爱克塞特也以同样的理由要求法王把他的王冠和王国根据世代相传的惯例和传统交还给亨利王——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第二幕第四场)。当懦弱无能的亨利六世被逼剥夺自己儿子的王位继承权,答应死后把王位传给约克后,玛格莱特王后对他失望至极:“你把王位预让给他(约克)和他的后代,这对你能起什么作用?这只能是自掘坟墓,并且是你提前钻进坟墓。”(《亨利六世下篇》第一幕第一场)    认为自己具有更为合法的王位继承权,这成为叛军叛逆的一条重要理由。亨利六世与约克就对谁的王位继承权更合法问题产生争执。亨利六世用自己家族的谱系表明他有充分的继承权:“如果国王可以收养继承人,那么我就是合法的国王。当年理查王当着群臣的面,把王位禅让给亨利王,我父是亨利四世的嫡嗣,我是我父的嫡嗣。”(第一幕第一场)约克与儿子华列克等同党却认为,亨利家族的王冠是用强力霸占而不是合法继承的.当初理查王是被逼让位,篡位的亨利四世并不具备合法的王位继承权;而且,就算理查王是自愿让位,也无损于他的王权,他让了王位,就该由他自己的嫡嗣,即约克家族的人继承(同上)。    对于叛乱,莎士比亚基本上持反对的态度。一方面,在他看来叛乱基本上是非正义行为。《理查二世》中约克虽对波林勃洛克的遭遇深表同情,却也反对他举兵夺权:“像这样声势汹汹兴师动众而来,用暴力打开自己的路,凭不正义的手段来寻求正义,这种行为是万万不能容许的;你们帮助他作这种举动的人,也都是助逆的乱臣,国家的叛徒。”(第二幕第三场)当亨利四世平定华斯特等叛军时,也得意地说:“叛逆总是这样受到他的惩罚”(《亨利四世上篇》第五幕第五场)。《亨利四世下篇》中的威斯摩兰则认为:“要是叛乱不脱它的本色,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的暴动,在少数嗜杀好乱的少年领导之下,获得那些无赖贱民的拥护。”(第四幕第一场)兰开斯特把毛勃雷等叛军形容为“像一个奸伪的宠人僭窃他君王的名义一般,把上天的意旨作为非法横行的借口”,“煽动上帝的代理人”——他的父亲——的臣民,“驱使他们到这儿来破坏上帝和他们的君王的和平”(第四幕第二场)。    另一方面,叛乱必定带来暴力与冲突,流血与牺牲,有违于国家的和平,人性的良善。亨利六世与华列克等叛军的战争就呈现了一幅父子在战场上自相残杀的残酷画面,亨利感叹道:“这是个多么悲惨的时代呵!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引起的恶果是多么凶恶、残酷、荒唐、暴戾、违反人性呵!”(《亨利六世》第二幕第五场)以至于亨利五世在征战法兰西时,也“曾经晓谕全军,英国军队行经法兰西的村子,不准强取豪夺,除非照价付钱,不准妄动秋毫;不准出言不逊,侮辱法国人民;要知道,在‘仁厚’和‘残暴’争夺王业的时候,总是那和颜悦色的‘仁厚’最先把它赢到手。”(《亨利五世》第三幕第六场)                          P805-P807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的38部诗剧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圣经是希伯来一基督教文化的首要经典,在世界文化史上译本最多、发行量最大。莎士比亚生前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方面受到圣经的影响,这对他能够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戏剧家关系极大。    本书力求立足于中国当下的汉语学术语境,细读两部经典——莎剧和圣经——的前提下,寻幽探奥,去伪存真,在莎学和圣经文学研究的交叉领域为推动中国比较文学的深入发展做出点贡献。该书规模宏伟、条目繁多、解析缜密,有较多方面的学术创新,值得一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莎士比亚与圣经(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内容详实厚重,收罗较为广泛,无论是对初涉莎翁研究的入门者,还是资深学者都有一定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