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叙事艺术研究

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梁工  页数:40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我国,梁工教授可以说是最早系统研究《圣经》叙事的学者,他的探讨填补了我国在这个研究领域里的空白,也提供了进入国际对话的一个平台。在书中,梁工教授采取了归纳分析的方法,并在各项叙事特点后面引用了《圣经》的例子来做具体说明。他十分注意运用各名家的文学理论和叙事理论,显示了他上起古典下至当代的宽泛文论功底。  《圣经叙事艺术研究》运用文学批评理论对“作为文学的圣经”进行了整体研究,填补了我国系统研究圣经叙事领域的空白。全书对圣经文学研究的源流作了精辟评述,由“圣经叙事批评的理论构架”“人物”“情节”“时间”“背景”“修辞”等主题构筑全书的主体部分。最后以“圣经叙事批评的反思和展望”作为总结性的余论。作者梁工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河南大学圣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书籍目录

序言(刘意青)第一章 西方圣经文学研究掠影第一节 圣经文学研究的源流第二节 历史批评时代一、资料来源批评二、形式批评三、编修批评第三节 走向文本和读者一、结构主义批评二、修辞批评三、读者反应批评第四节 圣经叙事批评的成长一、形成和发展二、理论特征第二章 圣经叙事批评的理论构架第一节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一、隐含作者二、隐含读者第二节 叙述者和受述者一、何谓叙述者和受述者二、叙述者及受述者的类型1.时间关系2.叙述层次3.参与故事程度4.可觉察程度5.知情程度6.可靠性三、叙述者的功能四、圣经文本中的叙述者第三节 聚焦第三章 人物第一节 “心理性人物”和“功能性人物”一、“心理性人物”二、“功能性人物”第二节 “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一、“扁形人物”二、“圆形人物”第三节 人物的结构模式第四节 人物塑造的“讲述”和“显示”一、“讲述”和“显示”二、圣经叙事中的“讲述”三、圣经叙事中的“显示”第四章 情节 第一节 何谓“情节 ”一、传统的情节 观二、形式主义一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情节 观三、情节 理论与圣经叙事研究第二节 圣经情节 剖析一、事件和场景二、场景组合模盘三、情节 的起承转合四、事件的连缀方式五、事件的因果联系六、冲突在情节 中的位置第五章 时间第一节 时间顺序一、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二、圣经叙事的“顺时”性质三、圣经叙事的“错时”现象四、“错时”的叙述功能第二节 节 奏和频率一、叙述节 奏1.省略2.概要3.场景4.延缓5.停顿二、叙述频率1.一次讲述发生过一次的事2.n次讲述发生过n次的事3.n次讲述发生过一次的事4.一次讲述发生过n次的事第三节 福音书的时间形态一、福音书的时间语境二、二元重叠的时~间轨迹三、类型化时间四、时间板块和叙述速度第六章 背景第一节 空间背景一、空间的形成二、空间与旅行三、空间背景的特征四、类型化空间1.路2.河3.旷野4.海5.谷6.山第二节 社会背景一、社会背景和文学社会学批评二、社会背景和人物三、圣经社会背景的类型1.政治背景2.阶级背景3.宗教背景4.民俗背景四、《使徒行传》的社会背景一瞥1.罗马社会2.犹太社会3.初期教会成长之图像第七章 修辞第一节 圣经修辞艺术概览一、“二步递进”二、对比和反衬三、排比和夸张四、拟人五、反讽六、例举和推论七、呼告、反诘、“两难诘问”和谜语八、双关和警策九、超现实描写十、诗文交织第二节 隐喻一、隐喻阐释传统二、隐喻的内在肌理和外在样式三、《旧约》中的比喻四、福音书中的比喻第三节 重复一、重复理论一瞥二、圣经学者对重复的研究三、圣经文本中的重复1.重复的表现2.重复与变化3.重复的原因和功能余论 圣经叙事批评的反思和展望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圣经叙事艺术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叙事学视角:圣经文学研究的新拓展
      ——兼评《〈圣经〉的文学阐释》与《圣经叙事艺术研究》
      作者: 黄汉平
      http://www.shekeqianyan.com/xslw,c838,i9938,detail.aspx
      
      
      
      
      《圣经》(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博大精深,是世界上罕见的一部“大书”或“书中之书”——实际上它是由一系列不同书卷组成的“丛书”。《圣经》所蕴涵的希伯来(古犹太)/基督教文化传统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共同成为西方文学的两大根源。学术界探讨西方文明的渊源时,话题也总离不开“二希文化”(Hebraism & Hellenism)传统。《圣经》不仅是世界性的宗教文化典籍,也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古代文学经典。
      
      
      
      国外对《圣经》的研究源远流长,但最初并不是从文学角度研究。《圣经》的研究始于教会内部的“释经学”(Exegesis),譬如对“摩西五经”的解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宗教派别对《圣经》的解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犹太教方面,早期的释经学从最初犹太拉比的经学学校(rabbinic schools)到昆兰社团(Qumran Community)和哲学家斐洛(Philo of Alexander)的文献,业已透露出早期释经学的四种基本方法,即:字面的解释(Literalist Interpretation)、经学的解释(Midrashic Interpretation)、神秘的解释(Pesher Interpretation)、寓意的解释(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在许多基督教的释经者看来,这四种方法的并存实际上意味着解释的多种可能性。这四种方法虽然被后来基督教释经学所吸纳——经由克雷芒、奥利金,直至托马斯·阿奎那的“多重意义说”,但显然较多地发展了寓意的传统(。杨慧林2002:36)早期的圣经释经学促进了人文学科的产生,而后来人文学科的发展又极大丰富了圣经释经学,使得圣经诠释学这一古老方法论的学科不断地推陈出新,并促成现代意义上的解释学/诠释学(Hermeneutics)①的形成与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神学家、哲学家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之所以被称为“现代解释学之父”,就在于他使“解释”成为一门理解的艺术,使之不再仅仅局限于宗教神学的“释经”活动,而诉诸普遍的人类理解问题,他的解释学理论常被认为是一种“历史解释学(”Historic Hermeneutics)(。Miikka Ruokanen1982:24)施莱尔马赫还把解释学/诠释学与修辞学以及个体的思维意识等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认为“诠释学与修辞学具有互相隶属的关系,并且与辩证法有共同的关系”;“诠释学应当导致对思维内容的理解,但思维内容实际上只有通过语言而存在,所以诠释学依据于作为语言知识的语法”。(洪汉鼎主编2001:48-49)因此,解释学/诠释学从此也就成为涵盖神学、哲学、文学研究、历史编撰学等所有人文学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方法论。
      
      
      
      施莱尔马赫之后,从18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西方圣经学术界冲破了传统“释经学”的藩篱,基于理性与历史批判的“圣经批判学”(Biblical Criticism,亦称“圣经评断学”或“圣经考证学”)进入繁盛时期。“这种富于科学精神的圣经研究被称为‘高级批评’(H i g h e r Criticism)。……它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采纳,研究范围也从圣经文本考据扩展到圣经宗教学、圣经史学、圣经考古学、圣经文学、圣经伦理学、圣经民俗学等分支领域,以及对圣经与后世文化关系的各种专门探讨”。(梁工2005:8)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阿诺德(Matthew Arnold,1822-1888)甚为推崇西方文明的“二希文化”传统,他在其名著《文化与无政府状态》(Culture and Anarchy,1869)中写道:“如果说伟大的基督教运动是希伯来精神和道德冲动的胜利,那么被称作‘文艺复兴’的那场伟大运动就是智性冲动和希腊精神的再度崛起和复位。(”马修·阿诺德2002:120)阿诺德还大力倡导加强人文教育,以实现“文化、人性整体和谐、全面发展的完美”。为此,他首先提出在大学设置《圣经》阐释课程,这不是宗教意义上的读经,而是进行文化和文学的阐释。他在《文学与教条(》Literatureand Dogma,1873)《、上帝和圣经(》God and theBible,1875)等文章中提出了具体的解读建议,强调正确理解和阅读《圣经》的重要性。阿诺德的倡议在19至20世纪之交得到了默尔顿(Richard G. Moulton)、科特内(W. L. Courtney)的响应,他们先后推出了重要的圣经文学著述:《圣经文学研究(》The Literary Study of the Bible,1896)和《文学读者的圣经(》The Literary Man’s Bible,1907)。然而,在20世纪中期之前,阿诺德关于把《圣经》作为文学经典列入各高校课程的建议并没有如他所愿地得以实现(。刘意青2004:5-6)不仅如此,在现代学者看来,传统的所谓圣经文学研究只局限于圣经中的故事和诗歌,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圣经整体上的文学性质,它仅仅是一种狭义的圣经文学观,即“圣经的文学”(the literature of the Bible),而不是“作为文学的圣经(”the Bible as literature)(。John B. Gable & Charles B. Wheeler 1986:14)
      
      
      
      纵观西方圣经研究的学术传统,不论是正统派还是自由派,主要遵循两大途径:一是“神学”研究法,其着重点在于系统性的教条和神学命题;二是“历史”研究法,则着眼于语言学、文法分析、历史背景、经文鉴别和编辑历史。这两大主流,长期支配了传统的圣经研究,圣经文学研究只是一个支流。进入20世纪后,在现代哲学以及各种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圣经研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开始逐渐脱离“神学”和“历史”二元独大的趋势,而步入一个空前繁盛的多元时期。各式各样的圣经批判(批评)学层出不穷:从早期仍属历史批判范畴的“资料来源批判”(Source Criticism)“、形式批判”(Form Criticism)和“编修批判(”Redaction Criticism),注重对圣经的成书过程、历史考据、文献特征或渊源的考察,到后来以文本和读者为中心的“结构主义批评”(Structuralist Criticism)、“修辞批评”(Rhetorical Criticism)“、叙事批评”(Narrative Criticism)、“读者反应批评理论”(Reader-Re-sponse Criticism)、“女性主义批评(”Feminist Criticism)以及各种“后现代”(Postmodern)批评如“后结构主义批评”(Poststructuralist Criticism)、“后女性主义批评”(Postfeminist Criticism)等等。其中以“叙事批评”所取得的成就尤其令人瞩目,它与当代“叙事学”②的发展走向是基本同步的。
      
      
      
      正如“语言学的转向(”the linguistic turn)③对当代人文学科发生巨大影响,“叙事批评”也从文本结构和读者反应等视角开启了圣经文学研究的新局面。圣经研究中这样一个“叙事学的转向”实现了对圣经考证学的历史性反拨,真正开始全面展开了对“作为文学的圣经”(the Bible asliterature)④的整体性研究。一批著名学者如俄尔巴赫(Erich Auerbach)、弗莱(Northrop Frye)、艾尔特(Robert Alter)、斯腾伯格(Meir Sternberg)等人的成果代表了20世纪中后期西方圣经文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其中俄尔巴赫《模仿:西方文学中对现实的表现》(Mimesis: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1953)⑤、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The Great Code: The Bible and Literature,1980)⑥、艾尔特《圣经的叙事艺术(》The Art of Biblical Narrative,1981)、斯腾伯格《圣经叙事诗学:意识形态文学与解读的戏剧性(》The Poetics of Biblical Narrative: Ideological Literature and the Drama of Reading,1985)被公认为圣经叙事批评的典范之作。
      
      
      
      中国内地学术界对圣经文学的研究一度落后于西方将近半个世纪之久,改革开放以后,在朱维之等学界前辈的倡导下,圣经文学研究开始复兴并迅速发展。然而,国内20世纪80、90年代的圣经文学研究大多停留在一般评(译)介的水平,而少有高品质的研究论著,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进入新世纪后,我们欣喜地看到,至少有两部堪称与国际圣经学界接轨的专著问世:一是刘意青著《〈圣经〉的文学阐释》(2004),二是梁工著《圣经叙事艺术研究》(2005)。
      
      
      
      二
      
      
      
      《〈圣经〉的文学阐释》是刘意青教授长期在北京大学给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讲“《圣经》文学阐释”课程的结晶,成书过程历经约十个春秋,真可谓是“十年磨一剑”的力作。该书还有一个副标题“理论与实践”,这表明它不纯粹是理论研究专著,而是一部圣经批评理论与文本阐释实践相结合的著作,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今后研究人员和大学师生使用,因此它既可以被用来作教这门课程的主要教材,又具备参考资料的性质。同时,作为综合和评介了20世纪后半叶《圣经》研究中一个新方向的书,其中的分析评论,特别那些出自笔者本人的意见,又使这部书带有评论著作的色彩”(。刘意青2004:v)
      
      
      
      在这部30多万字的书中,最具作者个人见解和创意的是“前言”、第一部分的第三章“《圣经》文学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管窥”以及第二部分“《圣经》文本阐释范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第一部分第一、二章对《圣经》背景知识的介绍就没有价值或缺乏个人见解。事实上,对一种知识要介绍什么或如何介绍也是一门学问,作者对《圣经》产生的历史背景、《圣经》的成书过程、《圣经》的文学形式和翻译史,甚至如“伪经和次经问题”等方面的介绍,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作者对所引用资料(大多是西方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的述评以及详尽注解,对于研究者而言也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作者在长达两万字的“前言”开篇写道:“《圣经(》The Bible)文本被整体作为文学经典得到全面的阐释,应该说是20世纪中期之后的事了。……(我国国内有关《圣经》文学研究)研讨的成果虽然很有价值,但它不是把《圣经》当成一个叙事整体来探讨其特点,也很少把《圣经》当成世界名著去阐释和解读。然而,西方在《圣经》文学研究方面,却已经领先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崭新阶段。这个新潮流起自20世纪50年代。”(刘意青2004:1-2)这一评断基本符合实情。⑦
      
      
      
      该书第三章主要研究圣经叙事艺术,如“简约、含蓄的《圣经》叙事艺术”、“《圣经》叙事的潜在关联”、“思想意识形态对《圣经》叙事的决定性意义”等,当然也有涉及《圣经》与现当代多元文论的关系的探讨如“《圣经》的女性批评视角”。作者在这里展现出她对自俄尔巴赫以来到苏珊·韩德尔曼和米科·巴尔等叙事学者的理论之熟悉程度简直到了如数家珍的地步,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不一味展示或运用别人的理论,她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一个具有真知灼见的学者的“问题意识”。譬如,她对韩德尔曼的专著《杀死摩西的人》的题解,还有她接着韩德尔曼关于多元文论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多元文论)在大大丰富我们对文本的含义认识的同时,也使文学研究陷入了没有积淀、没有定论、没有标准的混乱之中。而且,这种多元解读的随意性最终解构了阐释行为的道德责任。”(刘意青2004:128)当然,作者并不是反对当代多元文论,她反对的是随意性的解读和过度的阐释。
      
      
      
      在《〈圣经〉的文学阐释》的第二部分,作者精心选择了《旧约》和《新约》里12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精彩地演示了如何运用当代叙事学、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和社会历史观念来解读《圣经》文本,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阐释范例,有心的读者自可细细品味,兹不赘述。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全书附有数十幅插图,扉页之后的9幅和书后“附录”的6幅地图还是彩色的,这在同类的学术书籍中难得一见。在我们这个“读图时代”,出版者此举似乎有意无意中顺应了时下的潮流,使全书平添了一种雅俗共赏的色彩。
      
        
      
      三
      
      
      
      关于《圣经叙事艺术研究》的作者梁工教授,读者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在中国学术界,梁工的名字可以说是与圣经文学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他近20年来出版了多部有关圣经文学的著述(包括专著、译著或编著),此外还有大量论文散见于学术刊物,是继已故的朱维之先生之后在圣经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
      
      
      
      《圣经叙事艺术研究》是作者近年来辛勤劳作的最新成果,该书中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刘意青教授在“序言”中认为梁工是我国系统研究圣经叙事的第一人,该书“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里的空白,也提供了进入国际对话的一个平台”。(梁工2005:3)这是一个中肯的评价。首先让我们一览该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全书约30余万字,共分七章,第一章为“西方圣经文学研究掠影”,对圣经文学研究的源流——从历史批评时代到圣经叙事批评的成长——作了精辟评述,接下来的各章构成全书主体部分,分别是:“圣经叙事批评的理论构架”,“人物”,“情节”,“时间”,“背景”,“修辞”。最后还有总结性的余论“圣经叙事批评的反思和展望”。
      
      
      
      显而易见,《圣经叙事艺术研究》由史而论,史论结合,以论为主。作者立足于圣经文本,借助叙事批评理论(同时兼顾其他派别的文论),对圣经叙事艺术所能涵盖的方方面面作了深入的解读和论证,并处处显示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因而使得本书具有鲜明的理论性与原创性的特点。譬如,在第六章“背景”中,作者充分注意到空间背景和社会背景在圣经叙事艺术中的作用,对圣经中类型化空间(如路、河、旷野、海、谷、山等)以及社会背景的类型(如政治、阶级、宗教、民俗等)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分析,这又使得该书的叙事批评具有了注重社会历史语境和意识形态的“后经典叙事学”色彩。再有,在第七章“修辞”里,作者设专节探讨“重复”,惊人地展示了他对古今叙事中“重复”理论这方面的渊博学识以及对圣经中“重复”现象的深刻理解。2004年5月在香港举行的首届“国际华裔圣经学术会议”上,梁工作了长达一小时的主题发言,题目就是《圣经叙事中“重复”之思考》,这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今日重读“重复”,心头更别有一番滋味和启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书“余论”里,作者对圣经叙事批评作了一番清理和反思,认为叙事批评专注于圣经文本自身,在历史背景不确定的情况下为分析文本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视角;它有助于圣经研究进入可与学术界自由对话的领域,还有助于协调各类读者对文本的不同见解;它能为陶冶情操乃至改造社会释放出圣经故事的固有力量,还能为“纯美学”性质的圣经文学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范式。与此同时,作者也指出叙事批评存在的缺陷:叙事学者在专注于圣经文本的形式审美要素之际,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意识形态角度的分析,对拓宽视野吸取其他派别之长、从事跨学科研究也关注不够。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通观《圣经叙事艺术研究》,不难发现,梁工的研究显然发挥了叙事批评的优长而又避免了通常存在的缺陷。
      
      
      
      在《圣经叙事艺术研究》“后记”里,梁工提到他对这一研究课题的兴趣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5年在芝加哥路德神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得到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余国藩教授(Anthony C. Yu)的点拨,……余教授精通圣经文学和西方圣经文学研究,连续多年给该校高年级研究生开设相关课程,他的精辟见解迄今依旧余音绕梁”(梁工2005:402)。无独有偶,刘意青在《〈圣经〉的文学阐释》“自序”中写道,她于80年代后期在芝加哥大学英语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选修了余国藩先生在该校神学院开设的圣经文学课程,结果眼界大开,“我经历了进入一个新领域的兴奋,就像济慈初读查普曼译荷马那样,突然发现了《圣经》叙事的无比精美” (刘意青2004:i)。由此可见,两位作者都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圣经叙事批评如火如荼的语境,从接触到的第一手资料中开始自己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写出了各具特色和独到见解的专著。《〈圣经〉的文学阐释》和《圣经叙事艺术研究》都附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主要是英文书目),前者还附录各种相关背景资料以及汉英对照索引,更加方便检索。毫无疑问,上述两部著作均代表了国内圣经文学研究的最新拓展,并且可以直接参与国际对话。
      
      
      
      注释:
      
      
      
      ①Hermeneutics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尔墨斯(Hermes),赫尔墨斯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传递和解释诸神给人类的旨意及信息。由此可见,无论是早期的圣经释经学还是现代的解释学,原本都隐含着一个神学的维度。
      
      
      
      ②叙事学(narratology)也称叙述学,是受结构主义影响而产生的研究叙事的理论,已走过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经典”与“后经典”两个不同派别。经典叙事学旨在建构叙事语法或诗学,对叙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一结构框架内作品之间在结构上的不同。后经典叙事学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品之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参见申丹.叙事学[J].外国文学,2003(,3).
      
      
      
      ③有关“语言学的转向”之前因后果,参见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9-57.
      
      
      
      ④尽管阿诺德第一个使用了“the Bible as literature”这个说法(参见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第6页,脚注一),但它显然不是从叙事学视角而言的。
      
      
      
      ⑤该书德文版最初于1946年出版,英译本于1953年出版。此外,该书已有中译本,即:埃里希·奥尔巴奇.摹仿论——西方文学中所描绘的现实[M].吴鳞绶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⑥该书也早有中译本,作者开门见山地说:“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研究圣经。……事关重要的是‘圣经’从古至今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它也以一个整体影响着西方的想象力。……对圣经中叙事与意象的整体性结构的阐释,而这也就构成了本书的核心”。参见诺思洛普·弗莱.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M].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
      
      
      
      ⑦笔者之所以用“基本符合实情”这一留有余地的评价,是因为有一点补充意见: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圣经文学研究多注重《旧约》而忽略了《新约》,各种外国文学教科书也大多不提及《新约》,参见拙文《近20年来圣经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回顾》,载《暨南学报》(教学研究论文专辑)2000年4月号。
      
      
      
      参考文献:
      
      
      
      [1]JOHN B.GABLE&CHARLES B. WHEELER.The Bibleas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M]. 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2]MIIKKA RUOKANEN. Hermeneutics as an Ecumenical Method in the Theology of Gerhard Ebeling [M]. Helsinki: Luther Agricola Society,1982.
      
      
      
      [3]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4]梁工.西方圣经批评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梁工.圣经叙事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韩敏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8]杨慧林.基督教的底色与文化延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