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商务 作者:[法]拉马尔等 页数:20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第二个千年结束之际,人类面临的无数危机终于使我们强烈意识到正是人类的社会活动造成了生物圈的脆弱化。水、空气、生物多样性、臭氧层、气候变化、转基因修饰体……成为人们反复关注的焦点性问题。各国成立了相应的环境部门,人们相继举行关于土地问题的国际高峰会议,制定出相关的国际法规公约……如果说环境问题是人类的一场噩梦的话,那么直到今天我们才从噩梦中醒来。此前,人类还自居为生物圈的主人!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疯牛病就爆发在我们这个数字革命和人类基因解码的时代!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些简单而又至关重要的事物,即那些无论是对普遍的生命还是对更为特殊的自然平衡而言都是最基本的事物却继续为我们所忽视。土壤就是其中的一例。实际生活中,人们轻视土壤,并在公开辩论的场合中完全回避它。当代的大多数人类社会,无论其贫富,都很少关心他们的土壤以及其管理使用方式。今天,全世界都已经出现土壤恶化现象。土壤恶化所导致的土地资源稀缺和土壤不可再生或再生性降低,引发了人们对个体与个体、社会与社会间矛盾冲突的担忧。土壤问题将是人类在第三个千年中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 这种情形必须得到改变。土壤应该重新获得其作为人类自然文化遗产之一的地位。但它将怎样获得呢?也许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类对土壤的消极态度的各种成因。从哪里找寻这些原因呢?在文化里?在宗教中?在教育体制中?在信息通讯系统中?在发展模式中? 这就是1998年5月在法国克兰让达尔(Klingenthal)举行的“土壤,文化与灵性”专题讨论会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将在这里介绍这一讨论会的成果。讨论会聚集了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不同文化和宗教的杰出代表以及土壤管理使用者。热烈的讨论结出累累硕果。讨论会所有成员最终一致通过《克兰让达尔土壤宣言》。读者可在本书末尾找到这一宣言。 考虑到与会发言者的身份背景和各自所作报告篇幅的不同,我们将尽力向读者展现一部结构均衡的作品,同时尽可能忠实于讨论会上的发言。还敬请某些作者原谅我们稍微缩短了他们的发言。 这部作品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在过去的时代中土壤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启发人们思考为什么今天这种土壤与人类的这种关系已不复存在。我们希望它能够激发并促使现代社会重新建立人类与土壤的和谐关系。土壤是无数生命循环的起点和终点,也是生命循环的基础之一。保护土壤即是保存我们自己的生命。
作者简介
莫提默•J.艾德苗,(1902-2001)以学者、教育家、编辑人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的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另外,他还曾任大观念研究中心的名誉主席,是该中心的最初发起者之一。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部分 重新思考我们与土壤的关系 第一章 土壤的不同功用 第二章 土壤,一种受到威胁的有限资源 第三章 土壤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有意识地扰乱土壤和文明的兴起:美索不达米亚和玛雅的例子 第五章 土壤和农业 第六章 为生命保护土壤:“可持续使用土壤的公约”的议案 第七章 土壤学的教学第二部分 土壤、社会与人 第一章 印度的土壤 第二章 布里亚特人和土壤:一种过渡的关系 第三章 罗马尼亚的民间土壤实践 第四章 东亚马逊土著人的土壤观念 第五章 马来西亚的文化、宗教和土壤 第六章 安第斯文化中的土壤和习俗 第七章 对土壤的局部管理:法国里博韦尔的例子 第八章 土壤的行政管理:阿尔萨斯的例子 第三部分 土壤、宗教和文化 第一章 理性主义哲学中人与土地的关系 第二章 基督教中的土壤 第三章 犹太教中的土壤 第四章 伊斯兰教中的土壤 第五章 巴拉教中的土壤 第六章 佛教中的土壤 第七章 日本神道传统中的土壤 第八章 土德:儒家土地观念的现代诠释 第九章 穆斯科古科(Mus-ke-go-uk)族人的土地观念 第十章 非洲黑人的土地神性和“神化主义” 第十一章 中非泛灵论者的土壤观念结论附录 克兰让达尔土壤宣言注释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学校里不曾传授的技巧1你知道如何才能与他人沟通吗?而对方又是怎样回应你的呢?哭泣、脸部表情、手势,或者其他肢体信号,有时候这些就足够了。可是,说到底,语言才是最常用到的办法——表达的一方靠了说和写,接收的一方是靠了听和读。语言的这四种功用,形成两对平行组合:读和写是一组;相应地,听和说是一组。显而易见,每一对中的双方是互补关系。要是没有人读,写下的文章就一无用处;而要是没人听你说话,那你说来说去岂不成了对牛弹琴?所有人都得承认,总是有些人要比别人更会写;不管是天生如此,还是后天训练得来,又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这些人写起来就是比别人略胜一筹。可是,就算是再会写的人,如果碰上个不会读的人,那么也是枉然。我们都明白,读的能力要靠后天训练;我们也都同意,有些人就是要比别人更会读。听和说的道理与此相同。也许有些人天生禀赋过人,就是比别人更擅长于口头表达;不过,要想使这种天赋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要得到后天训练。同样,要想在听的方面有过人本领,要么靠天分,要么必得靠后天训练才能获得。这四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而要想把这种交流的过程进行得顺畅,就需要全面培养好这四种能力,缺一不可。那么,你上学的时候,老师到底教过你其中的哪几种能力呢?现在,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又学过几种呢?
编辑推荐
《如何听如何说》以精短的篇幅,讲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与人交往的技巧。书中语言机智、诙谐,使得《如何听如何说》既富教育性,又具实用性,必定会令每一位读者受益良多。无论你是商业会谈和谈判桌上的商人和管理人士,还是政府官员,无论你是大学教师还是中学老师,甚至对那些渴望增进交流质量的家庭来说,《如何听如何说》都将是一个有益的指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