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

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伯曼/徐大建/张辑  页数:432  译者:姚卫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选译了六派哲学的主要经典。其中最早的根本经典均据梵文原典译出,除了《弥曼差经》是节译外,其余都是全译本,意在使读者能完整、准确地了解各派的基本体系和思想。六派的其他典籍则多据英译本节译。各派的早期经典年代久远,文字简略,许多经句如不根据经典上下文或有关古注是很难理解的,有些经句中省略了许多字词,如不根据经典的上下文或古注以适当的方式补充一些具有经典暗含观念的字句,也难于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译者在这方面作了较多的努力,在文中圆括号内加了一些沟通文意的字句,力图使译文既不远离作者原义,又能为当代读者所理解。除了在译文中作了这类处理之外,书中还加了大量注释。注释分两种:一种是该经典在印度古代就有的注释,即所谓古注,这种注释加在了本文相应经句之下,用方括号标出。另一种注释是译者所加,采用脚注方式。经典的古注多数根据英译本译出,少数从梵文译出,多为节译。具体情况每篇译文中的有关脚注均有专门说明。此外,在附录中,《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还收录了古译《胜宗十句义论》和《金七十论》,并加了标点。古印度六派哲学(即胜论派、正理派、数论派、瑜伽派、弥曼差派、吠檀多派)被称为印度的“正统派哲学”。这些派别在印度哲学史上所占有的地位极为重要,可以说构成了印度古代哲学的核心部分。它们不仅在古代,而且在近代对印度的思想、政治及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巨大和深刻的影响。  我国翻译印度的宗教哲学古籍已有约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但其中主要翻译的是佛教典籍,而对作为印度“正统”的六派哲学的经典,古代翻译甚少(仅《金七十论》和《胜宗十句义论》)。到了近现代,直接从梵文翻译成汉文的此类经典也不多。这一方面固然与梵文难学,我国从事此种翻译的人员稀少有关,但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六派哲学的典籍本身深奥难懂,即便是有一定梵文基础的人,若无印度哲学的专业知识,翻译时仍然会无从下手。要把这些典籍译成国人能看懂而又不失原义的汉文确属不易。  从事这项工作很可能是费时、费力但又未必能做好。尽管如此,这项工作仍然是非做不可的。因为它是我们深入研究印度哲学的一项基础工作。

作者简介

姚卫群  一、基本信息出生年月:1954-4出生地:江苏省徐州市性别:男民族:汉最后学位:哲学博士当前职称:教授指导研究生资格:博士生导师二、简历1967.9─1970.7 北京八十中学学生1973.9─1977.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专业学生1978.10─1981.10 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印度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11─1983.4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1983.4─1991.8 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1984.10─1985.10 荷兰莱顿大学印度学学院研究学者1991.9─1995.1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佛教)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1991.8─1997.8 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6.3─1996.6 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佛教学研究室外国人研究员1997.8─现在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8.4─现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00.9─现在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99.12─现在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四、获奖1《印度哲学》一书获北京市高校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 1994-12-12《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一书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9-1-13获国务院颁发的一九九九年度政府特殊津贴 2000-6-16六、主要著作:专著1992《印度哲学》(250000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992《印度宗教哲学百问》(140000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出版。1996《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300000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2001《佛教的般若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载《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之四,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1月(300000字)。参著(编)1990《东方思想宝库》(部分,80000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出版,主编姚鹏等。1990《世界哲学家辞典》(部分,8000字),重庆出版社1990年出版,主编刘蔚华。1993《东方文化词典》(部分,7500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主编居三元等。1994《东方思想宝库》(部分,62500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主编卞崇道等。1996《东方文化大观》(部分,58000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主编楼宇烈1997《东方哲学概论》(部分59000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四人合著),主编楼宇烈

书籍目录

编译说明一、胜论经二、摄句义法论(节译)三、正理经四、正理花束(节译)五、数论颂六、数论经 (节译)七、瑜伽经八、弥曼差经(节译)九、颂释补(节译)十、梵经附录一、胜宗十句义论附录二、金七十论附录三、普拉帕格拉与枯马立拉哲学观点概要

编辑推荐

  印度哲学中的专有名词繁多。一个词的古译和今译常有很大差别。有的词还不止两种译法。译者在译这些词时力求全书统一,但仍不能排除一些例外情况。如有些专有名词在某篇典籍中用古译显得与整篇译文自然和谐一些,而在另一篇典籍中则用今译更合适一些。在此种场合,译者常常注出这一词对应的今译或古译,而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关于书中所选典籍的形成年代,每篇译文中的有关脚注都作了说明。总起来讲,这些典籍的确切形成年代大都没有定论。这和古代印度其他历史资料的情况是类似的。《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中对每篇经典的年代所作的判定主要依据各国印度哲学史家中相对通行的意见作出,也有一些是依据选译者本人认为诸种意见中较为合理的一种作出。作这种判定旨在使读者对诸典籍的形成年代的大致范围有所了解。  最后,谨向所有支持《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编译工作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印度六派哲学经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