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1-4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李赋宁 页数:67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德国文学、法国文学、西班牙文学和葡萄牙文学、十九世纪中期文学、德法国文学、奥地利文学和瑞士文学、十九世纪后期文学、俄国文学文学等。
书籍目录
绪言第一章 十九世纪初期文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德国文学第三节 英国文学第四节 法国文学第五节 俄国文学第六节 意大利文学第七节 西班牙文学和葡萄牙文学第八节 东欧文学第九节 北欧文学第二章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法国文学第三节 英国文学第四节 德法国文学第五节 意大利文学第六节 俄国文学第七节 西班牙文学和葡萄牙文学第八节 奥地利文学和瑞士文学第九节 东欧文学第十节 北欧文学第三章 十九世纪后期文学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法国文学第三节 北欧文学第四节 英国文学第五节 德国文学第六节 意大利文学第七节 西班牙文学文学第八节 奥地利文学和瑞士文学第九节 俄国文学第十节 东欧文学大事年表索引
章节摘录
为了达到他所企望的高度,他曾如饥似渴地阅读古往今来的大量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不断地进行比较、分析和概括;他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搜寻人们内心的秘密,他倾听各行各业人物的谈话,参加精英们的聚会,向军人讨教,和刽子手一起吃饭,和苦役犯交朋友;他像哲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那样观察研究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权力和财富的分配、法律的奥秘、宗教的效用,精细地剖析人们的感情、欲望、各种行为的动因;终于在这个骚动的、杂乱无章的社会中,发现了一条非人力所能控制的规律,这就是资产阶级的日益得势和贵族社会的解体灭亡。社会上一切冲突、争斗、动乱、犯罪,发生在家庭和个人生活中的种种悲喜剧,都和这个特定的历史进程紧紧联系在一起。由于对社会形成了这一总体认识,巴尔扎克得以从种种貌似分散、个别、偶然的现象中,把握住了以拜金主义为核心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历史内容:人们“不再信仰上帝,只崇拜金犊”了,金钱成为整个社会的杠杆。对财富的追求既给社会带来活力,推动了生产的进步,又使人性产生可悲的异化,正是对金钱的贪欲,断送了无数家庭的幸福,酿成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惨剧。这样,巴尔扎克便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理解了他的时代。他在《幻灭》中描写未来的大作家德·阿泰兹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要像莫里哀那样,先成为深刻的哲学家,再写喜剧。”这句话,正是作者本人的座右铭。作为风俗史家,巴尔扎克和真正的史学家的最大区别在于:史学家关注的是历史事件,巴尔扎克关注的则是人。他认为文学艺术应以“借助思想再现人的本性”为目标,艺术家的任务是“把提炼过的思想通过人物体现出来,塑造出让读者感到栩栩如生而又简明概括的艺术形象”。对巴尔扎克来说,完整地再现一个时代,首先是刻画这个时代两三千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亦即生活在当代社会典型环境中的整整一代人的种种典型。在这方面,他从司各特那里获得了重要借鉴。他要求自己像司各特那样,让笔下的人物“孕育在时代的胎腹中;在他们的躯体里,悸动着整个人类的心灵,蕴蓄着整套的哲理”。他正是要通过谱写人类的心灵史来描绘当代风俗和记述时代的变迁。
编辑推荐
《欧洲文学史(第2卷):十九世纪欧洲文学》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