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

出版时间:1998-10-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 编  页数:64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大、最主要的一个流派。它创立于30年代初,是由一群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组成的学者集团,并拥有自己的研究所和学术刊物。它继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科尔施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并综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及其它现代外国哲学流派的某些观点,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和剖析,形成其独特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60年代末,该理论成了1968年席卷北美、西欧的学生造反运动的思想武器之一,作为一种激进主义理论,在西方世界曾有过较大的社会影响,其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马库塞和哈贝马斯被誉为当代杰出的思想家。随着新左派运动的沉寂,该学派第一代代表人物相继去世,以及其内部理论分歧加深、脱轨转向,原先意义上作为一个旗帜鲜明、队伍庞大的法兰克福学派已成为历史。不过,它的许多基本理论观点在当代西方哲学和社会学著作中仍被研究、被应用,而其第二代、第三代代表人物,如哈贝马斯、施密特等人在西方思想界尚有相当影响。  严肃地研究法兰克福学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不仅能借此了解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理论和认识西方社会,而且批判地汲取和改造其有价值的思想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编译了这部论著选辑,以满足我国学术理论界研究工作的需要。  本选辑分上下两卷,一百来万字。它选自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一些重要著作的部分章节以及重要论文,尽力保持该学派社会哲学的特色,并兼顾有关其它方面的理论。因该学派成员众多,论著甚丰,文字艰深晦涩,加上我们所掌握的资料、专业知识和外文水平有限,在选、译、校、编诸方面会有许多疏漏和舛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1979年,在太原召开的“全国现代外国哲学讨论会”上,朱庆祚代表本室接受此书编译任务,后因工作变动,改由范明生主持并负责选材。张伟负责全书的编辑工作。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郭官义参与了哈贝马斯著作的选、译、校工作。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的一些老师也承担了本书的翻译任务。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大力协助,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书籍目录

前言马克斯·霍克海默(1895—1973年)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1933年)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1937年)独裁主义国家(1940年)启蒙概念(1947年)人的概念(1957年)特奥多尔·W.阿多诺(1903—1969年)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年)主体与客体(1960年)知识社会学及其意识(年份不详)《否定的辩证法》导言(1966年)赫伯特·马库塞(1898—1979年)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1932年)《理性与革命》(1941年)第一部分 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导 论 1.社会历史背景2.哲学背景第二部分 社会理论的兴起导 论 从哲学到社会理论第一章 辩证的社会理论的基础第二章 实证主义的基础和社会学的兴起《爱欲与文明》(1955年)政治序言(1966年)第一章 精神分析的潜在趋势第四章 文明的辩证法第十章 性欲转变为爱欲当代工业社会的攻击性(1956年)《苏联马克思主义》(1958年)第二章 苏联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自我解释《单面人》(1964年)导 论 批判的麻痹:没有反对派的社会第一章 控制的若干新形式第二章 政治领域的封闭第三章 不幸意识的征服:压抑的非升华第七章 实证思维的胜利:单面哲学第十章 结论乌托邦的终结(1967年)反革命和造反(1971年)第一章 面对着反革命的左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