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84-10-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费尔巴哈 页数:432 字数:291000 译者:荣震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基督教的本质》中,宗教影像既不被当作思想至少不是思辨宗教哲学的意义上的那种思想,也不被当作事物,而是就被当作影像来加以讨论。这就是说,在这本著作中,既不像基督教神话学那样把神学看作神秘的行为论(Pragmatologie),也不像思辨宗教哲学那样把神学看作本体论,而是把神学看作精神病理学。 作者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所遵循的方法,是完全客观的方法分析化学的方法。因而,在一切必要的和可能的地方,他都援引了文件(部分在正文底下,部分放在专门的《附录》之中),以便使由分析而得的结论合法化,也就是说,证明这些结论是有客观上的根由的。所以,如果人们觉得从他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怪诞的、非法的,那末,秉公而断,罪过并不在于他,而是在于对象。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费尔巴哈 译者:荣震华
书籍目录
1841年初版序言1843年第二版序言1848年第三版序言导论 第一章 概论人的本质 第二章 概论宗教的本质第一部分 宗教之真正的、即人本学的本质 第三章 作为理智本质的上帝 第四章 作为道德本质或法律的上帝 第五章 化身之秘密或作为之本质的上帝 第六章 受给上帝之秘密 第七章 三位一体与圣母之秘密 第八章 罗各斯与属神的肖像之秘密 第九章 上帝里面的创世原则之秘密 第十章 神秘主义或上帝里面的自然之秘密 第十一章 天意和 无中创有之秘密 第十二章 犹太教中创造的意义 第十三章 心情之全能或祈祷这秘 第十四章 信爷之秘密——奇迹之秘密 第十五章 复活与超自然的诞生之秘密 第十六章 基督教与异教的区别 第十七章 基督教与异教的区别 第十八章 自由独身与修道之督教的意义 第十九章 基督教的天国或人格式的不死第二部分 宗教之不真的(或神学的)本质 第二十章 宗教的基本立场 第二十一章 上帝的实存中的矛盾 第二十二章 上帝的避示中的矛盾 第二十三章 上帝一般本质的矛盾 第二十四章 思辨的上帝学说中的矛盾 第二十五章 三位一体中的矛盾 第二十六章 圣礼中的矛盾 第二十七章 信仰与爱的矛盾 第二十八章 结束语附录解释,注解和引证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宗教根源于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没有宗教。虽然老一辈的无批判的动物志学者确认象除有其他许多可贵属性外,还具有宗教虔诚之美德,然而,象的宗教,终究是属于寓言范围之内的。居维叶,最通晓动物界的学者之一,根据亲身的观察,并不认为象比狗处于更高的精神阶段。但是,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只是,这里所说的意识是在严格意义上的;因为,如果是就自我感或感性的识别力这意义而言,就根据一定的显著标志而作出的对外界事物的知觉甚或判断这意义而言,那末,这样的意识,很难说动物就不具备。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动物固然将自己的个体当作对象,因此它有自我感,但是,它不能将自己的类当作对象,因此它没有那种由知识而得名的意识。什么地方有意识,什么地方就有从事科学的才能。科学是对类的意识。在生活中,我们跟个体打交道,而在科学中,我们是跟类打交道。但是,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来对待的生物,才能够把别的事物或实体各按其本质特性作为对象。所以,动物只有单一的生活,而人却具有双重的生活。在动物,内在生活跟外在生活合而为一,而人,却既有内在生活,又有外在生活。人的内在生活,是对他的类、他的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人思维,其实就是人跟自己本人交谈、讲话。没有外在的另一个个体,动物就不能行使类的职能;而人,即使没有另一个人,仍旧能够行使思维、讲话这种类的职能,因为,思维.讲话是真正的类的职能。人本身,既是“我”,又是“你”;他能够将自己假设成别人,这正是因为他不仅把自己的个体性当作对象,而且也把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
编辑推荐
《基督教并不神秘》: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