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

出版时间:1995-07-0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梯利  页数:746  译者:葛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哲学史旨在有联系地阐述那为解决存在问题或使人了解我们的经验世界而作的各种尝试。它是从古至今探源究理的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不仅按年代列举和解释各种哲学理论,而且研究各种哲学理论彼此的关系、产生的时期,以及提供哲学理论的思想家。每一种思想体系或多或少地有赖于其所由兴起的文明、以前各种思想体系的性质,及其创始者的个性;它又反过来对当代和后代的思想和制度发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哲学史又必须试图追踪人类思辨历史上往前推进的线索:说明称为哲学的思想观点怎样产生,各种问题和提供的解答怎样引起新的问题和答案,各个时代对于达到最后的解决有哪些进展。  介绍各种体系时,我们将注意让作者摆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泛加品评。可以发现:哲学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哲学最好的评论者;某一体系由它的后继者所继承、演变、发挥或推翻,这就会暴露其中的错误和矛盾;这种体系又往往是新的思想倾向的起点。哲学史家在自己的研究中应当采取不偏不倚和客观的态度,并且尽可能避免在探讨中渗入自己的哲学理论。但是完全消除个人因素是不可能的,哲学史家先人为主的成见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于他的著作中。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重视某些哲学,表明什么是进步和衰退,甚至对各个思想家论述的篇幅也有所不同。所有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不过,应当让每个哲学家有机会充分地表明自己的论点,而不要常常加以批驳,使他受到干扰。而且我们不能单从现在的成就方面着眼来批评一个体系,就是说,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而贬低它。同近代理论相比较,古希腊的世界观似乎是朴素、幼稚和粗糙的,而嘲讽这种世界观却极不明智。从当时的观点来看,人类最初努力了解世界而形成的这种世界观,显然是划时代的事件。评价一种思想体系,必须着眼于它本身的目的和历史背景,着眼于同它直接的前身和后继的体系相比较,着眼于它的前因后果以及由它所引起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的和批判的。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梯利 (美国)伍德 译者:葛力葛力,西方哲学史家,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笔名力野。河北顺义人。著有《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合著)、《现代外国哲学史》(主编)等。

书籍目录

序论第一编   希腊哲学  第一篇  自然哲学    第一章  早期希腊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实体问题    第四章  数的问题    第五章  变化的问题    第六章  多化的解说  第二篇  知识和行为问题    第一章  智者时期    第二章  苏格拉底  第三篇  重建时期    第一章  柏拉图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  第四篇  伦理问题的探讨    第一章  概观    第二章  斯多葛主义    第四章  怀疑主义和折中主义  第五篇  宗教运动    第一章   犹太希腊哲学    第二章   新柏拉图主义第二编  中古哲学  第一篇  基督教神学的兴起    第一章  基督教的开端    第二章  基督神学的发展    第三章  奥古斯丁的宙观  第二篇  经院哲学的开端    第一章  黑暗时期    第二章  中世纪的精神和基督教哲学    第三章  约翰·司各脱·伊里杰纳    第四章  一般概念的问题  唯实论的唯名论  第三篇  经院哲学的唯实论的发展    第一章  坎特伯雷的安琴伦    第二章  彼得·阿贝拉和十二世纪的经院哲学家    第三章  神秘主义和泛神论    第四章  不安的征兆  第四篇   经院哲学的鼎盛时期    第一章  阿拉伯哲学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卓越地位    第三章  托马斯·阿奎那……第三编   近代哲学增订本补遗

章节摘录

  在,没有同理念或心外的模型相应的东西。据说,安提斯泰尼说过,“我看见一匹马,但是我看不见抽象的马。”柏拉图不同意这种观点。在他看来,理念或模式不是人心、以至神心中单纯的思想(当然,神圣的思想有赖于它们)。他认为理念或模式是自在和自为的,有实体性:它们是实体,是实在或实质的模式,即万物原始、永恒和超越的原型,先于、脱离和独立于事物而存在,不像事物那样受变化的影响。我们所看见的个别事物是这些永恒模型的不完善的复制品或反映,个别事物有生有灭,而理念或模式则永存不息。个别的人有生有死,而人的原型或人类却永远常在。事物或复制品是繁多的,但一类事物永远只有一个理念。这样独立的模式或理念是无数的,没有任何东西因为太卑下或不重要而没有它的理念。有事物、关系、性质和行动的理念,有桌椅、床、颜色和声调的理念:有健康、静止和运动的理念,有大小和相似的理念,还有真、善、美的理念。  理念或原型虽然无数,但并非乱成一团,没有秩序。它们构成很有条理的宇宙,或者是有理性的宇宙,其理想的秩序形成一个彼此有关系、有联系的有机的整体,各种理念按逻辑次序排列,位于最高的理念,即善的理念之下:善的理念是一切理念的泉源。这个理念是至高无上的,在它之外没有其他同样的理念。真正的实在和真正的善是同一的:善的理念是逻各斯,即宇宙的目的。因此,一中有多。在仅能用智力了解的或理想的宇宙里,没有不是一中有多或多中有一的(巴门尼德)。柏拉图认为宇宙是理念的逻辑体系。它构成一个有机的精神统一体,由宇宙的目的,即善的理念所统辖,因而是一个有理性的精神整体。感官不能把握其意义,感官只能感知其不完善和流动的反映,永远不能提高到理解完善和不变的整体的地步。哲学的任务就是要用逻辑思维来了解它的内在的秩序和关联,思索它的本质。  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是希腊著名思想家学说的融合和变革。柏拉图同意智者的意见,认为不可能有(关于现象的)知识:同意苏格拉底的意见,认为真知永远是关于概念的知识:同意赫拉克利特的意见,认为(现象)世界经常变化:同意埃利亚学派的意见,认为(理念)世界是不变的:同意原子论者的意见,认为存在是多(理念):同意埃利亚学派的意见,认为存在是一:同意几乎所有的希腊思想家的意见,认为归根到底,宇宙是有理性的:同意阿那克萨哥拉的意见,认为精神统治宇宙,而精神同物质有区别。他的体系是到他那时为止希腊哲学史成熟了的果实。  第四节自然哲学  现在我们来论述这个理想世界同所谓现实世界的关系。如前所述,自然中个别对象是理念的复制品。这应该如何理解?纯粹、65完善和不变的基质对不完备和永远变化的感官世界起什么作用?这里有另一基质,它可以成为任何事物,而理念不是那样:可感觉的存在就因这一基质而不完善。这一基质,亚里士多德称之为柏拉图式的“物质”,构成现象世界的基础:作为基础,它总是可以在上面铭刻模式的粗糙的资料,它是可以消灭、不真实和不完备的非存在:凡是被感知的世界所具有的任何实在性、形式或美都得自理念。某些柏拉图的注释家认为这种柏拉图的“物质”是空间,另一些注释家认为它是没有形式而充满于空间的质料。柏拉图需要理念以外的某种东西来说明我们所感觉的世界或自然,这种世界或自然不是纯粹感官的幻觉,而是比不变的理想境界低一级的秩序。这种不为理想的原则所触及的基础,必须设想它没有任何性质,不具形式,不能下定义,不可知觉。由于理想世界对非存在或物质施以影响,自然才得以存在。正如一条光线通过三棱镜分裂成许多条光线,理念会被物质分裂成许多对象。不具形式的东西不是按处于不存在状态这个意义来理解的非存在,而是在有较低级存在的意义上来理解的非存在。非存在一词表示价值判断。只要可感觉的世界呈现形式,它就有一定程度的实在性或存在。柏拉图没有更明确地规定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关系的性质,但是,显然事物所有的实在性,总是来自理念,因为有理念,理念参与事物之中,事物才能存在。同时,具有同一名称的许多不同对象的差异和不完善,乃因非存在,即基质而起。策勒尔指出,它是第二种原因,即盲目而无理性的必然的原因。于是这里就有两种基质,即精神和物质,其中精神是真正的实在,最有价值,它使万物拥有形式和本质,是宇宙中法则和秩序的基质。而另一因素,即物质是属于第二位的,即呆滞的、无理性的、顽强的力量,精神的不驯服的奴隶:它只是多少而不完善地打上了精神的印记。形式是能动的原因,物质是协作的原因。它既是朋友,又是敌人:既辅助,又阻挠:它是自然的精神上的弊病、变化和不完善的根源。因为理念世界和善是同一的,非理念的东西必然是邪恶。如果要标明柏拉图体系的这一部分,应该称之为二元论。因为它以精神为事物的首要因素,物质为占第二位的因素,它是唯心主义或唯灵主义的。无论如何,它是彻底反对唯物主义和机械论的。  柏拉图在他的《蒂迈欧篇》中,试图说明自然的起源,这部著作使人想起苏格拉底以前的早期哲学。他提出一种宇宙生成论,其中渗透着许多神话的因素,往往同他的其他学说有矛盾,不过,他只肯定它有盖然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哲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不过,想学习哲学史又不感觉沉闷,最好看罗素的哲学史,哈哈
  •   这本书,让我能全面,贯穿时空的了解西方哲学的框架,至少不用再去查找那些人物出现的时间,以及这个人的哲学观点,一目了然,大脑里有一个全景呈现.
  •   很喜欢的一个版本。受益匪浅
  •   看完了。不错,建议对哲学有兴趣的初学者都可以看看。
  •   质量很好,正版书,值得推荐。
  •   值得研究的好书,印制很棒
  •   比较深入的哲学入门书
  •   很好。。。。。。。。。。。。。。。。。。。。。。。。。。。。。。。。。。。。。。。。。
  •   没有成见,但也见不到真谛,全是资料
  •   纸张质量都很好,就是挺厚的,胶背的。
  •   服务不错!
  •   很喜欢质量不错
  •   经典哲学书
  •   正版图书,非常满意,送货也很快
  •   经典的哲学史著作
  •   本来是想学习一下经典,没想到这么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