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知识

出版时间:1983-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 罗素  页数:631  译者:张金言  
Tag标签:无  

前言

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著作很多,论述范围极广。他对数理逻辑、哲学以及政治和社会问题都提出过自己的一套新看法。他的散文简洁明了、文笔流畅、富于风趣,赢得了广大的读者。有人就认为,自伏尔泰以来,还没有一个西方文人享有他这样大的声誉和产生过这样大的影响。罗素对当代西方哲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是分析哲学的奠基人,因为他第一次把分析方法引进了哲学研究领域。这种方法的应用引起了哲学的重大改变。除了他对英美哲学产生的影响外,欧洲大陆的哲学家如维特根施坦和卡尔纳普等人也是在他的启发下从事哲学研究的。从本世纪初的新实在论到三十年代的逻辑实证主义都和罗素的思想密切相关。但罗素从不完全同意或追随任何哲学运动,而是往往带有若干保留意见。例如他的立场是经验主义的,但他并不认为一切可以接受的信念都能从纯经验的前提推导出来。又如他虽然强调哲学要使用分析的方法,却不象有些人那样为分析而分析,也不同意那种认为哲学就是分析的看法。罗素的哲学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新实在论时期。十九世纪末,布拉德雷等黑格尔派绝对唯心主义者统治着当时的英国哲学。首先对黑格尔派进行反抗的就是罗素和摩尔。罗素用外在关系说反对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说,从而得出了实在论的结论:外界事物的存在并不依靠人的意识。这本来是很明显的道理,但在当时却起了重大的变革作用。他在这段时期的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PrinciplesofMathematics,1903)和《哲学问题》(1912)。(2)逻辑构造主义时期。所谓构造主义就是“只要可能,就用由已知实体组成的构造来代替推导出未知实体的推论”。罗素在这一时期的工作有三个方面:(a)把数学还原为逻辑,这方面的著作有他和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PrincipiaMathematica,三卷,1910—13);(b)心的构成,这方面的著作有《心的分析》(1921);(c)物的构成,这方面的著作有《物的分析》(1927)。在《心的分析》和《物的分析》这两本书中,罗素采用了詹姆士的中立一元论的立场,即认为心与物只是经验的两种不同形式。逻辑构造主义是就认识论讲的,如果就本体论讲就叫作逻辑原子主义。罗素认为常识世界中看来平常的和比较简单的事物实际上都是极其复杂的、由原子事实构成的复合。世界就是由许多互相独立的原子事实组成的总和。(3)后期发展。从四十年代起,罗素逐渐认识到经验主义是不够的,承认只有靠某些不依赖经验的原则才能把经验中得到的零碎知识串联起来构成科学的世界。所以他开始研究从原子事实推导出科学知识所必需的各种推论原则。这段时期的著作有《意义与真理的探讨》(1940)和《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1948)。《人类的知识》是罗素最后一部专门哲学著作。罗素的后期哲学思想在本书中得到最系统的阐述。他想把本书写成自己哲学见解的最后总结。罗素传记作者伍德(Alanwood)说过,这是罗素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既然经验不足以构成科学知识,那么科学在经验之外到底还需要什么必要的东西?罗素的答案就是本书最后列举的五个“公设”。其中第一个公设即“准永久性公设”是为了代替传统的“实体”观念而设立的。看来罗素再也不能随便使用他所喜欢的奥康剃刀了。‘罗素在他的后期哲学中仍然是一个中立一元论者,认为世界的构成要素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关于它们我们充其量只知道通过因果律推论出的结构。为什么我们要承认《人类的知识》所列举的五个公设?罗素提出三项理由:(1)如果不承认它们,我们就会走向唯我论;(2)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能相信科学的一般真理;(3)如果我们对于这些公设所抱的信念是错误的,人类就不会生存下来。他并不主张我们可以认识到这些假定为真。他的论点现在变得跟康德的立场一样,即如果我们打算承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承认的那些关于未经验到的事件的推论,我们就必须承认这些假定。另外,他认为物体只是知觉的外界原因,是经过推论才被我们认识到的,因此我们一点也不知道物体的固有性质。这一点又和康德的说法相近。在罗素的整个哲学发展中,他一直在追求着确定性。他在晚年却不得不承认确定性的获得比他所希望的要困难得多。他在《人类的知识》最后一页却作出这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全部人类知识都是不确定的、不精确的和不全面的。”但是尽可能接近确定性却决定了他关于认识以及世界性质的想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直从事把知识分析为不存在任何疑问的成分。即使他不得不承认进行超过直接与件范围的推论无可避免,他还是把这类推论缩小到最小限度。罗素曾是一个逻辑原子主义者,一直认为世界是由原子事实所构成。但是他在《人类的知识》一书中这一立场有了新的发展。表示一件原子事实的原子命题如“这是红的”中的“这”字指的是某一特体(paLrticular)。特体曾被认为是具有各种性质的东西,即性质所依附的基础。后来罗素相信并没有经验上的理由可以假定这样一种东西存在。在感觉经验中,人们觉察到许多性质和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却觉察不到某种具有各种性质的东西。性质的负载者原来不过是表示原子事实的句子的主语。罗素的最后看法是,性质的主体只是由共现的性质集合组成的结构。按照这种看法,“东西”被“性质束”所代替,性质本身成了构成世界的最后特体。罗素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按照贝克莱的办法,把常识中的事物当作性质的集合,而这些性质则由一种叫作“共现”的关系结合起来。罗素的目的一直是替公认的信念找寻理由,不管这些信念属于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常识当中哪一个领域。他的方法永远是从坚实可靠、不容置疑的命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用最少量的假定重建知识的大厦。使用这种方法的结果就是他通常采取分析的方式为信念提供合理根据,从而推动了当代哲学中的分析运动。在这一方面,以及在他刚健、优美的文体上,他都继承了英国经验主义的传统,成为二十世纪这派哲学的代表人物。

内容概要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个人经验与科学知识整体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般都认为科学知识大体上是可以承认的。尽管怀疑主义在逻辑上无懈可击,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讲它地不能成立,因为每一种自称想念怀疑主义的哲学都带有轻率不真诚的成分。进一步说,如果怀疑主义想在理论上站得住,那它就必须否认一切从经验到的事物中得出的推论;一种不彻底的怀疑主义,例如否认无人经验过的物理事件的存在,或者那种承认在我的将来或记忆不到的过去有事件存在的唯我主义,都没有逻辑上的合理根据,因为它必须承认那些导致它所否认的信息的推论原理。

作者简介

作者:(英)罗素 译者:张金言

书籍目录

著者序引论第一部分 科学的世界 第一章 个人的知识与社会的知识 第二章 天文学的宇宙 第三章 物理学的世界 第四章 生物界的演化 第五章 感觉和意愿的生理学 第六章 心理的科学第二部分 语言 第一章 语言的用途 第二章 实指的定义 第三章 专有名称 第四章 自我中心的特称词 第五章 推迟的反应:知识与信念 第六章 句子 第七章 观念和信念的外界参照 第八章 真理的基本形式 第九章 逻辑字眼与虚妄 第十章 普遍的知识 第十一章 事实、信念、真理和知识第三部分 科学与知觉 引论 第一章 事实的知识和定律的知识 第二章 唯我主义 第三章 常识的推理 第四章 物理学与经验 第五章 经验中的时间 第六章 心理学的空间 第七章 精神与物质第四部分 科学概念 第一章 解释 第二章 最小量用语 第三章 结构 第四章 结构与最小量用语 第五章 公共的时间和个人的时间 第六章 古典物理学的空间 第七章 时空 第八章 个体化原理 第九章 因果律 第十章 时空与因果性第五部分 概然性 引言 第一章 概估性的种类 第二章 概率计算 第三章 有限频率的解释 第四章 米西斯——莱新巴哈的频率说……

章节摘录

版权页:而这却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定义,因为所说的那个地方并不是每个人所公认的“此地”。可能有一个逃避开这个结论的办法:以后我们还要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显而易见或轻而易举的办法是没有的,除非找出一个办法,否则所有经纬度的确定都会掺杂着“此地”这种主观因素。这就是说,虽然不同的人给一个地方确定了相同的经纬度,他们对于他们所得出的数字到底还是没有给予相同的定义。我们相信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共同的世界是一个结构,这个结构一部分是科学的,一部分是先于科学的。我们知觉到的桌子是圆形或长方形,尽管画家为了表现它们的外形,不得不把它们画成椭圆或非长方形的四边形。不管一个人离我们有二英尺还是十二英尺,我们看他总是差不多同样大小。除非我们注意到这些事实,我们很少觉察到经验让我们在解释可感觉的形象上所作的校正。从一个在一张侧面像上画出两只眼睛的小孩子到一个谈论电子和质子的物理学家,中间要经过一段很长的路程,可是在走这段路程时却有个始终不变的目标:消除感觉的主观性,而代之以对所有知觉者都相同的一种知识。感觉到的事物和人们认为是客观的事物之间的差别逐渐扩大;小孩子画的有两只眼睛的侧面像和看到的还是很相近的,但是电子和质子同感觉世界之间却只剩下一点点逻辑结构上的相似。然而电子和质子有一种好处,就是它们可以不靠感官而实际存在,而我们的直接视觉材料,由于它们掺有主观性因素,差不多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我们见到的物体的真实情况。

编辑推荐

《人类的知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类的知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他的书我都喜欢不过这个有点他的哲学观点成熟了书质量很好,虽然多次印刷了,不过好像没有关系这种书买新的比旧书划算多了纸张很白,就是爽
  •   不错的书,虽然有些枯燥,还是值得看看
  •   书中没有印数、印张等信息,而且纸张的质量与其他商务的书所用纸张相差极远,怀疑是不是卓越盗版的!!!!
  •   内容还没来得及看,印刷质量很好
  •   有一定深度,适合各类读者。建议推荐。
  •   好就不用说了 要是能便宜就好了
  •   书的质量不错,买了大量罗素的书。
  •   罗素的知识结构确实复杂的惊人,不过到底是哲学家,好多句子都长得拗口,需要反复品读
  •   挺好的一本书,很不错。
  •   商务印书馆的系列不错,还没有深入内容,书比较厚
  •   书很好,质量上也过的去,内容是很好的入门级哲学书籍。
  •   一直以来,我非常喜欢罗素的书,因为他展开思想的方式我很喜欢,很可能因为我也是数理出身的缘故吧.这本书对人的知识,其实主要是认识进行了详细考察.让我们能够反思我们的知识的一些被忽略的特点.非常精辟.
  •   3天就收到书了。不错。书还没来得及看。我知道这是本好书。
  •   罗素的,有意思的
  •   罗素的东西
  •   感觉很厚实
  •   思想很深邃
  •   对于罗素的书
  •   人类的知识!
  •   好书,非常建议购买
  •     看这本书之前,应去看看别人的原著。罗素这本书所基于的哲学主要来自另一位哲学家,罗素的这整本书直接在那位大家的基础上直接开始讨论。要是不了解那位大哲学家的思想,这本书你也看不懂,最多是似懂非懂。罗素的这本书,语言清晰,思想统一,所用术语也不多,即使在使用的场合那些术语也非常易懂,这里我一个建议是看见一个陌生的术语不要纠结于罗素给它的定义,因为这种定义尽管可能能完全确定一个术语,但并不是它出现的直观起源。
  •     人类的知识》是罗素最后一部专门哲学著作。罗素的后期哲学思想在
      本书中得到最系统的阐述。他想把本书写成自己哲学见解的最后总结。罗素
      传记作者伍德(Alan Wood)说过,这是罗素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
      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
      既然经验不足以构成科学知识,那么科学在经验之外到底还需要什么必
      要的东西?罗秦的答案就是本书最后列举的五个“公设”。其中第一个公设
      即“准永久性公设”是为了代替传统的“实体”观念而设立的。看来罗素再
      也不能随便使用他所喜欢的奥康剃刀了。罗素在他的后期哲学中仍然是一个
      中立一元论者,认为世界的构成要素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关于它们我们充其
      量只知道通过因果律推论出的结构。为什么我们要承认《人类的知识》所列
      举的五个公设?罗秦提出三项理由:(1)如果不承认它们,我们就会走向唯
      我论;(2)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能相信科学的一般真理;(3)如果我
      们对于这些公设所抱的信念是错误的,人类就不会生存下来。他并不主张我
      们可以认识到这些假定为真。他的论点现在变得跟康德的立场一样,即如果
      我们打算承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承认的那些关于未经验到的事件的推论,
      我们就必须承认这些假定。另外,他认为物体只是知觉的外界原因,是经过
      推论才被我们认识到的,因此我们一点也不知道物体的固有性质。这一点又
      和康德的说法相近。
  •   那主要来自哪位大哲学家的思想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