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学术史论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熊铁基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汉代学术史论》研讨了汉代学术史的一些主要问题,对学术载体的演变、学术史的主要内容、学术的发展及其特点、规律,以及汉代学术的历史地位等,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揭示了中国学术史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关于汉代学术思想的趋同和整合、新儒家和新道家的形成、汉人对先秦典籍的改造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家之言。对汉代辉煌学术成果的阐述,也具有独特视角。

作者简介

熊铁基,1933年生,湖南常德人。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1958年华东师范学院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著名秦汉史学者。长期从事秦汉史研究,撰写并出版了多部秦汉文化史、制度史、思想史等方面的著作,为秦汉史学界所推重,影响较大。

书籍目录

第一章汉代学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与发展大势 二百家争鸣的学术文化及其实质 三汉代政治历史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汉初的学术载体 一汉初的学术传人 二汉初的图书流传 第三章两汉学术载体的演变 一图书的集散与传世本的初定 (一)西汉图书集散之概况 (二)东汉图书集散之概况 (三)传世古籍的初步定型 二两汉士人的学习与贡献 (一)师承的演变 (二)博通与专精 (三)入世与归隐 (四)贡献与作用 第四章影响学术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博士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二 “贤良对策”及其意义和影响 三石渠阁“会议”的意义 四刘向父子校书 (一)校书的时间和群体 (二)校书的方法和结果 (三)“条其篇目”与“撮其旨意” (四)“书录”和《七略》 (五)对刘向父子棱书的重新认识 五东汉初年的文化政策 六君臣讲经与白虎观“会议” 七兴学与校书的制度化 第五章 论学术思想的趋同与整合 一汉人如何看待先秦诸子 (一)思想派别不同是客观存在 (二)战国时已有不同思想的分类 (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  (四)司马迁关于先秦诸子的评议 (五)《汉书•艺文志》中的学派划分及其主要观点 (六)诸子百家及其争鸣的总特点 二论汉代新儒家 (一)先秦儒家的演变 (二)汉初儒家的状况 (三)董仲舒是汉代新儒家的理论代表 (四)汉代新儒家的演变 三论秦汉新道家 (一)关于学派的划分与秦汉新道家 (二)关于秦汉新道家的特点 (三)兼采各家思想并非千人一面 四汉代经学垄断地位的确立及影响 (一)“五经”地位的崇高与诸子学相对的削弱 (二)经学的专精与传注之学的发达 (三)官学的主导作用和私学的蓬勃发展 (四)经学垄断的影响 五对先秦典籍的全面改造 (一)先秦典籍在西汉时的流传 (二)传授中的变化和不同 (三)官方的校书和讨论 (四)几点认识 第六章传统学术特点的形成 一道不离器的综合性 二经世致用的政治性 三解读诠释的连续性 四综论诸特点 五规律和特点 第七章辉煌的学术成果 一注疏之学的发展——中国解释学的形成 二从数术到谶纬——中国神秘学的形成 (一)数术和方术 (二)谶纬之学 三子学与汉代诸子 (一)汉代的子学 (二)汉代诸子 四 中国古代史学基本形态的确立 (一)司马迁与《史记》  (二)班固与《汉书》  (三)东汉其他史家与史籍 五世界一流的天文、地理之学 (一)论天三说 (二)天象记录和历法改进 (三)与天文学相关的学问及数学 (四)数学体系的形成 (五)地理知识和地学著作 六根底深厚的农学与水利学 (一)汉代农业生产的水平 (二)农学著作与农学思想 (三)水利工程技术和学理 七既唯物又辩证的中医学 (一)汉以前医药学的发展 (二)医药学体系的充实和提高 (三)《神农本草经》 (四)医圣张仲景 (五)神医华佗 八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立 (一)道教产生诸问题再探讨 (二)道教的文化意蕴 后语 主要参考文献 重要人物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应该指出,古代的农学、农家之作,实际上包含着后世的农、林、牧、副、渔,所以《种瓜篇》、《蚕织法》之类都属于农学。从《汉书•艺文志》“数术略”的记载看,有一些也应该是属于农学方面的,例如:“杂占”中有《昭明子钓种生鱼鳖》八卷,被认为是古《养鱼经》。又有《种树臧果相蚕》十三卷,清人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以为《齐民要术》中种树诸篇以及引食经臧果法数十条,皆出于本书。再如“刑法”中的《相六畜》三十八卷,也应属于农学著作,畜牧之类。据说汉代还有《牛经》、《马经》或者《相马经》,《齐民要术》有一卷专讲“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养鱼”,当然承汉及其以前而来,这些在当时属于农学范围十分明显。 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水利,似乎没有专书,《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都是从“水之为利害”而作的,顺便记述了一些水利问题。除开治河这个大问题之外,汉代也兴建一些水利工程,但汉武帝开始修关中渠时,是为了解决漕运问题,客观上使“渠下民田万余顷”得到灌溉,接着又修了龙首渠、白公渠等水利工程。在水利T程中,当然有些人有经验有知识,有专门的水工,如“齐人水工徐伯”,还有连名也未留下的“白公”,但多数人成了无名英雄。水利虽无专书,但当时“争言水利”的人还是不少的,如翦伯赞所说:“假使把两汉时关于水利的建议书纂辑起来,也是一部洋洋大观的集子。”②这可说是研究古代水利学史的一个思路。两汉时期水利中最大的事是治河,东汉时王景治河的技术成就是很突出的。 4.医学。古代自然科学中,医学(中医学)当然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解决人的疾病问题。人吃五谷杂粮,在自然方面风雨侵袭、寒暑交加的情况下,难免生病,这就需要医学。在我国古代最早就是巫医,有巫、医不分之说,其实,一开始“巫医”并不应是贬义词,不过是作为掌握知识的巫同时也行医之事,到后来才发生“信巫不信医”的问题,后来医脱离了巫,真正的医学家如扁鹊就有“病有六不治”的原则,“信巫不信医”不治是其中之一。 医学长期的发展,到汉代已经相当成熟,中医的基本理论、方法已经形成体系,至今仍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资料表明,当时行医的人是不少的,朝廷中也有专职的太医令,民间的高人不少,但成名成家的并不是很多。记述汉代医学成就的有两个集中的东西,一个是《史记》中的《扁鹊仓公列传》,一个是《汉书•艺文志》中的“方技略”。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首先记述了一个先秦的医学代表人物扁鹊,并简要记述了他的医术。其诊断方法是“切脉、望色、听声、写形”,实际上是已经采用了后世通用的望、闻、问、切的诊法。他对切脉诊断的贡献,司马迁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治疗上他熟练地掌握了当时已有的治疗方法,如“针石”、“酒醪”、“汤液”等,即针灸、砭石、按摩、熨帖、汤药乃至导引、手术等。他“随俗为变”,除内、外之外,也曾“为带下医”(妇科)、“为小儿医”(儿科)、“为耳目痹医”(针对“爱老人”的五官科)。扁鹊因医术高、名气大,不幸为“秦太医令李醯”使人“刺杀”。

编辑推荐

《汉代学术史论》与一般的学术史的综合论述不同,着重探讨了汉代学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汉代学术本身和整个传统学术文化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视角新颖;在对汉代学术史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老资料的运用和新资料的采掘等方面,特色鲜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代学术史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冲熊铁基的大名买的,希望出版社出精装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