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田可文  页数:239  

内容概要

  明代及清代前期的弹词多为长篇说唱形式,演唱者自弹三弦或琵琶,也有增加二胡和四胡协助伴奏的。清代中叶嘉庆年间的著名弹词艺人陈遇乾、姚豫章、俞秀山、陆士珍被誉为弹词界四大名家;清同治年间有马如飞、姚似章、赵湘舟、王石泉等名家。其中陈遇乾、俞秀山在唱腔上有独创,他们的唱腔分别被称为“陈调”、“俞调”。“陈调”苍凉、粗犷,后常为老生及老旦的专用唱腔;“俞调”婉柔、细静,适宜表现闺中女子凄清、哀怨之情。马如飞的唱腔爽利、清劲,由于善于传达激昂、愤恨的情感而自成一派,称为“马调”。

书籍目录

中国音乐史部分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的音乐第一节 原始时期的音乐第二节 远古与夏、商时期的乐器一、吹奏乐器二、击奏乐器第三节 周代宫廷的礼乐第四节 周代宫廷音乐的种类一、六代乐舞二、颂乐三、雅乐四、房中乐五、四夷之乐第五节 民间音乐的发展一、郑卫之音一、南音三、九歌四、成相第六节 八音与曾侯乙编钟第七节 “乐律学”的观念第八节 音乐思想的争鸣一、儒家的音乐思想一、墨家的音乐思想三、道家的音乐思想第二单元 秦、汉、三国时期的音乐第一节 乐府的建立第二节 宫廷音乐的形式一、鼓吹乐二、相和歌三、宫廷歌舞第三节 乐器及乐律一、乐器二、乐律第四节 嵇康的音乐思想第三单元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第一节 清商曲第二节 故事歌舞第三节 西域音乐的广泛传人一、龟兹乐二、西凉乐三、高昌乐四、康国乐五、安国乐六、疏勒乐七、天竺乐第四节 乐器与器乐的进步一、乐器二、器乐第五节 乐律学研究一、荀勖笛律二、何承天的十二等差律第四单元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第一节 宫廷的音乐机构一、大乐署二、鼓吹署三、教坊四、梨园第二节 宫廷音乐形式的繁荣一、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二、坐部伎和立部伎三、法曲和大曲四、参军戏……西方音乐史部分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牌子曲  牌子曲又叫清曲、清音、小曲、曲子等。它是在继承宋、元、南北朝时期散曲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明、清时期的民歌、小曲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曲牌性的曲艺形式,凡是将各种曲牌(南北小曲)连串演唱,用来叙事、抒情、说理的曲种都属于这一类。牌子曲有小曲与大曲之分。小曲一般为民间小调,通常只用作套曲中的曲牌,而不作为单独演唱的曲目;大曲除了结构长大以外,通常音调也比较婉转,拖腔也较多,通常采取在曲头中间插入曲牌连缀、曲尾的联曲体的曲式结构。其演唱方式以一人独唱为主,亦有数人合唱或递唱的形式。其伴奏乐器也不统一,流行于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伴奏为主,南方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等乐器伴奏为主。清代乾隆年间前后,牌子曲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不同流派,如“扬州清曲”、“湖南丝弦”、“四川清音”、“单弦牌子曲”、“河南曲子”、“榆林小曲”、“广西文场”等。此时,曲牌的运用愈来愈丰富,在结构上普遍采取“夹牌子套曲”的形式(“夹牌子套曲”是把一个曲牌分开来作曲头、曲尾,再在中间加入若干曲牌)。  四、道情  道情渊源于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在南宋时始用渔鼓、简板伴奏,故又称道情渔鼓,有的地方又称为“渔鼓”或“竹琴”(因简板为竹制)。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要流行于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流行于北方,并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发展。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多种同源异流的形式,如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为主,以说为辅,有坐唱、站唱、单口、对口等表演形式。  五、琴书  琴书是明、清时期曲艺的一种,因演唱时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明朝,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地区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扬琴由波斯经海路传人我国,最初只流行于广东一带,后来又逐渐流传到我国各地。琴书有说有唱,一般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和唱均使用当地方言。唱词也根据其乐曲的不同有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之分。琴书有坐唱、站唱等表演形式。伴奏乐器除扬琴之外,也兼用三弦、二胡、筝、坠胡等乐器,有时还增用堂鼓、怀鼓等打击乐器伴奏。各地琴书的种类很多,有北京琴书、翼城琴书、武乡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山东琴书、贵州琴书、四川琴书、云南琴书等形式。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西方音乐史简明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