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趣楹联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轻阅读》编委会 编  页数:128  
Tag标签:无  

前言

  《女史箴》为西晋张华所写的文章,主要是教育宫廷妇女的德行规范,实为嘲讽当时暴戾荒淫的贾后。此文在当时被称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作。顾恺之把此文分段,逐段描绘成画,还在画侧题写了箴文。  《女史箴图》描绘宫中女子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再现了中国古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景。此画绘画技巧丰富成熟,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特征描绘得非常生动,仕女姿态端庄娴静,神态栩栩如生,同箴文内容一致;画中线条匀细而流动,犹如蚕丝,韵律之美十足。此外,画中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画对布局的处理,且笔法独到,设色秀丽典雅,使整幅画跃动着“春云浮空、流水行地”的动感和飘逸气息。《女史箴图》完美体现了顾恺之的“迁想妙得”的绘画思想与娴熟的绘画技巧。  NO.02  洛神赋图  名画解读  曹植的《洛神赋》通篇文辞优美,描写富有情感,神人之恋缠绵甜蜜,凄婉动人。顾恺之读后非常感动,就以此为题画成名作《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作为诗、画结合的典范,是当时绘画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全卷分为三个部分,将曹植与洛神真挚的爱情故事描绘得细致曲折却又层次分明。画中人物分布疏密得宜,时空不同却交替、重叠、交换自然;而在描绘山川景物时,又将空间美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全画笔法细劲古朴,好似“春蚕吐丝”,画中山川树石画法浑然天成,可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充分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该图主要描绘洛神的貌美以及她同曹植间似有似无的情感脉络。顾恺之巧妙地将诗人的幻想形象地体现在造型艺术上。画中有身穿红色长衫、在洛水边静坐的曹植,在他身后还有三个侍者手执宫扇、两名侍者手捧诗书,洋溢着浓郁的贵族文人风度。曹植看着日思夜想的洛神,神色中流露出无限爱意;而云髻高盘的洛神,手持麈尾,也满是依恋地注视着曹植。曹植跟洛神似乎是在交谈,又好像在倾诉,二人含情脉脉。顾恺之将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之情表现得恰到好处。这幅图卷不论是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还是笔墨的表现形式,都堪称中国古典绘画中的一朵奇葩。  NO.03  职贡图  画家简介  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武帝萧衍第七子,也就是后来的梁元帝。萧绎聪敏好学,最擅长书画,他对当时绘画技法掌握比较全面,尤其擅画佛像、鹿、鹤,更善于景物写生和外国人物像。现存作品为《职贡图》残卷。  名画解读  所谓职贡,指的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外邦各国与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向中原王朝进贡。《职贡图》是对南北朝时期我国的外交状况的真实记录。  ……

内容概要

  《轻阅读: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所选的楹联在时间上纵贯古今,内容上横跨生活的各个方面,风格上雅俗共赏,浓缩了我国楹联文化的精粹,既可指导初学者快速入门,又可作为专业人士的工具书。参照《轻阅读: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欣赏和学习楹联,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触类旁通。

作者简介

  《轻阅读》编委会,由几十位出版社资深编辑及策划人组成,是一支庞大而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在出版行业都有成功的策划经验和扎实的编辑功底,对市场中的图书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场销售极佳的丛书,在业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话说楹联楹联的起源——从春联看起源楹联的发展楹联的分类楹联的讲究楹联背后的文字奥妙如何创作楹联第二章 中华经典智趣名联谐趣讽刺联励志题赠联无情对玻璃对回文对集句对第三章 内涵丰富的节庆联春联元宵节联清明节联端午节联中秋节联重阳节联第四章 十二生肖联久传不衰的生肖风俗妙趣横生的生肖对联第五章 最实用的楹联喜联寿联挽联……

章节摘录

  楹联的发展  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是多数学者予以认可的说法。隋唐时,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在诗人们的参与下,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或名句传世,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题湖南岳阳楼联:“天水一色,风月无边”;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题诸葛亮故居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骆宾王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等等,都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句。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虽然这时的桃符已由桃木板改为纸张,但春联仍称“桃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这说明,当时的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另外由于受诗词的影响,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从陆游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之工整可见一斑。宋代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元代时由于种种原因,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是在明、清两代。明、清统治阶级对骈文和楹联非常赏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楹风极盛:皇帝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求赢得主子的抬爱;文人墨客更以题联巧对为人生乐事;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不通晓对工以应时风;甚至有人因一副楹联而改变命运。  明代,桃符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一夜之间,朱元璋便把春联从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万家。他本人还写了一副楹联送给将军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当时的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情幸事,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把楹联推向了一个高潮;更因为有了皇帝的提倡,此后过年贴春联便沿袭成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代是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更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如揭示人生哲理的:“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在清朝还出现了楹联分类著作,如梁章钜父子的《楹联丛话》。  千百年来,从封建帝王的金銮殿到庶民百姓的茅草屋,从达官贵人的朱门到市井贫家的白屋,从楼堂亭榭到小摊茅店,乃至从本土的道教儒教庙观到外来的佛教、基督教的寺宇教堂,都能看到楹联文化的印记。从汉族到少数民族,从沿海内陆到北漠南疆,从名胜古迹到民俗农户,从戏曲舞台到文学作品,从文人的书房以及文具到工棚、农具以及工匠用具,从供神到敬人,从言谈到楹柱,从古到今,地球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楹联的踪迹和影响,在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至今也还保留着贴楹联的风俗。  ……

编辑推荐

  经典:阅读中不能忽视之“重”!在一切作品中,经典的分量是最重的。经典意味着时间的淘沥、文明的传承、智慧的结晶。举凡文学、历史、艺术……只要经典,必有最广泛的观众。因此,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经典作品,便有了最强大的生命力和市场号召力。《轻阅读-人文手卷》书系所选书目,均是经典领域中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在吸引读者方面有天然说服力。  浅阅读:阅读中不能忽略之“轻”!在各种信息不断泛滥、生活节奏日益紧张的今天,人们汲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碎片化,阅读普遍呈现出一种“轻浅”特征,人们对厚重的大部头经典图书越来越敬而远之。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们对经典的敬惧感,增加此类图书的亲和力,便可有效促进销售。《轻阅读-人文手卷》紧扣“轻”字,全力塑建经典阅读“轻模式”,便是这一理念的实践。  书名:书名的重要性毋庸赘言。“轻阅读”在信息传递上一语中的、直指人心,兼具与众不同的小资情调;“人文手卷”之“手卷”概念来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种典型形制:卷轴长卷。后经衍伸,凡篇幅精简、长短适度、形制入手随形的图书形式均可称为“手卷”。“人文手卷”借手卷二字,传递形制轻巧之意,颇具历史文化内涵,与“轻阅读”相得益彰。  视觉:在消费时,“好看”往往指形式,而不是内容。人们偏爱一切美的事物,被形式引诱导致的消费远远大于内容。美女如此,香车如此,华服如此,豪宅如此,图书也如此。基于此,《轻阅读》在“好看”上力求尽美尽善:  封面设计:前所未有的惊艳。大胆突破经典惯有之典雅、厚重形象,在色彩、纹饰上均以繁花似锦、光鲜亮丽为第一要义,辅以水晶塑料书封,绝对抢眼、惊艳。  内文设计:摄人心魄的妖艳。业界顶级设计师亲自操刀,逐一精雕细琢,彩色印刷,页页不同,本本不同,每部书的翻阅都变是一次醉人的视觉旅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智趣楹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