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鸿声 页数:319
内容概要
近年各大学本科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秘书学、编辑出版等专业发展很快,它们有不少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但一般都是借用中文专业的教材,并不太适用,一是因为这些专业的课时较少,中文专业的教材内容太多,讲不完;二是因为非中文专业的这门课,不必过分强调史的线索,而主要讲授重要作品的特色、鉴赏,甚至改编。 与同类教材比,本教材有以下特色:第一,打通现代、当代文学的时间分割,用五编的叙述框架结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文学”发展的五个不同时段。第二,不以文学史线条梳理为重点,而将叙述重点落脚在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解读上。第三,有意识地在原有叙述框架内,增加了作家作品的戏剧、影视改编情况的介绍,以便与学生专业课对接。 我们还精选名家名作,编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编》一册,以配合课堂教学,方便学生阅读文本。
书籍目录
绪论一 中国现代文学的源流二 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三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第一编五四文学(1917-1927)第一章 五四文学概况第一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第二节 文学革命的艺术实践第三节 主要文学社团、流派和文学报刊第二章 鲁迅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第二节 现代经典的诞生:《呐喊》、《彷徨》第三节 杂文第四节 散文诗和散文:《野草》、《朝花夕拾》第三章 郭沫若".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第二节 中国新诗的第一座高峰:《女神》第四章 五四文学其他重要作家第一节 冰心 周作人第二节 郁达夫第三节 徐志摩 闻一多第二编30年代文学(1927-1937)第五章 30年代文学概况第一节 从革命文学到左翼文学第二节 文学的多样性第三节 主要文学社团、流派和文学报刊第六章 茅盾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第二节 《子夜》第七章 巴金第一节生平和创作第二节 《家》、《寒夜》第八章 老舍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第二节 《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第九章 曹禺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第二节 《雷雨》、《日出》等剧作第十章 沈从文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第二节 乡土小说的乌托邦世界第十一章 30年代其他重要作家第一节 丁玲 萧红第二节 张天翼 沙汀 艾芜第三节 戴望舒 卞之琳第四节 梁实秋 林语堂第五节 张恨水第三编 40年代文学(1937―1949)第十二章 40年代文学概况第一节 战时地域分割与文学区域化第二节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三节 主要文学社团、流派和文学报刊第十三章 赵树理第一节 赵树理与"赵树理方向"第二节 《小二黑结婚》第十四章 艾青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第二节 新诗的又一座高峰第十五章 40年代其他代表作家第一节 孙犁与《荷花淀》第二节 张爱玲"传奇"与《金锁记》第三节 钱锤书与《围城》第四节 师陀与《果园城记》第四编 50―70年代的文学(重949―1976)第十六章 50―70年代文学概况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学规范的确立与发展第二节 文学运动和文艺思想论争第三节 文学创作风貌第十七章 梁斌 柳青 杨沫第一节 梁斌与《红旗谱》第二节 柳青与《创业史》第三节 杨沫与《青春之歌》第十八章 50―70年代其他重要作家第一节 茹志鹃 邓友梅 宗璞第二节 曲波 吴强 杜鹏程第三节 周立波 李准 浩然第四节 郭小川 贺敬之 闻捷第五节 张扬 赵振开 礼平第六节 "革命样板戏"第五编 新时期文学(1976―)第十九章 新时期文学概况第一节 转型时代的文学嬗变第二节 文学思潮和文学论争第三节 文学创作风貌第二十章 王蒙第一节 创作经历第二节 从"意识流"小说到《活动变人形》第二十一章 路遥 贾平凹第一节 路遥及其《平凡的世界》第二节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第二十二章 80年代其他重要作家第一节 汪曾棋 阿城第二节 马原 余华 莫言第三节 韩少功 张承志 张炜第四节 舒婷 顾城第五节 苏叔阳 高行健第二十三章 张洁 王安忆 铁凝第一节 张洁与《无字》第二节 王安,亿与《长恨歌》第三节 铁凝与《玫瑰门》第二十四章 池莉 方方 刘震云第一节 池莉第二节 方方第三节 刘震云第二十五章 90年代其他重要作家第一节 陈忠实 阎连科第二节 苏童 叶兆言第三节 唐浩明 二月河第四节 余秋雨 周国平第二十六章 台港澳文学第一节 台港澳文学概述第二节 余光中 洛夫的诗歌第三节 白先勇 高阳的小说第四节 金庸 古龙与台港武侠小说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学教程》有以下特色:第一,打通现代、当代文学的时间分割,用五编的叙述框架结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现代文学”发展的五个不同时段。第二,不以文学史线条梳理为重点,而将叙述重点落脚在代表作家作品的分析解读上。第三,有意识地在原有叙述框架内,增加了作家作品的戏剧、影视改编情况的介绍,以便与学生专业课对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