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孙武、 《大字版文化经典》编委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6出版) 作者:(春秋) 孙武 著 王屏 页数:721
前言
前言《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兵书。这部千古奇书素有“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百世谈兵之祖”等美誉,自问世以来便被历代军事家奉为圭臬,直到今天,其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它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指挥家孙武。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被后人尊为“兵圣”。《孙子兵法》大约有六千字,内容博大精深,逻辑严谨缜密,主要论述了关于军事学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用兵原则。全书共分为十三篇,每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且篇与篇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它既是一部系统而全面的军事著作,也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书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诸如敌我、主客、众寡、攻守、利害等,并提出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可以说,《孙子兵法》是集军事与哲学、“韬略”与“诡道”于一体的千古奇书,因而备受世人推崇。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过,“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意思是历代兵书没有一本能超过《孙子兵法》。而对《孙子兵法》最精辟的评价,当属明代学者茅元仪的一句话:“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比《孙子兵法》早的兵书,其精华已经被《孙子兵法》囊括;比《孙子兵法》晚的兵书,却无法超越《孙子兵法》)。”正是因为这无法企及的辉煌,历代兵学家、军事家无不从《孙子兵法》中汲取养料,并将其应用于战争实践和军事理论研究中。“兵者,诡道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早已成为尽人皆知的名言。《孙子兵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战争史,在西方国家亦享有极高的声誉。美国最著名的军校——西点军校,一直将《孙子兵法》列入必读书目。在1990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军队甚至是人手一册《孙子兵法》。据说法国皇帝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之后,偶然得见《孙子兵法》,曾无限伤感地说:“如果早二十年见到它,历史将会是另外一种样子。”时至今日,《孙子兵法》对人们的启示早已超过了军事领域,国内外的许多企业家都将它视为“最有价值的商战百科全书”和“智慧宝典”。事实上,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积淀的硕果,《孙子兵法》始终在提醒大家:怎样处理问题?如何把握机遇?用什么办法取得成功?不断地引导人们去思考,去探索。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它都能使人受益良多。本书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蓝本,详细地对《孙子兵法》进行注释、翻译和解读,并辅以大量经典战例、商业实例和精美图片,力图使这颗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更希望读者能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中体会到作品的深层内涵,进而开阔视野,得到启发。
内容概要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兵书。这部千古奇书素有“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百世谈兵之祖”等美誉,自问世以来便被历代军事家奉为圭臬,直到今天,其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它的作者是春秋时期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指挥家孙武。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被后人尊为“兵圣”。 《孙子兵法》大约有六千字,内容博大精深,逻辑严谨缜密,主要论述了关于军事学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用兵原则。《中华大字版·文化经典:祖本孙子兵法》共分为十三篇,每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且篇与篇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它既是一部系统而全面的军事著作,也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中华大字版·文化经典:祖本孙子兵法》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诸如敌我、主客、众寡、攻守、利害等,并提出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具有极大的科学意义。可以说,《孙子兵法》是集军事与哲学、“韬略”与“诡道”于一体的千古奇书,因而备受世人推崇。
作者简介
作者:(春秋)孙武 编者:《大字版文化经典》编委会《大字版文化经典》编委会由几十位出版社资深编辑及策划人组成,是一支庞大而经验丰富的团队。他们在出版行业都有成功的策划经验和扎实的编辑功底,对市场中的图书有很强的把控能力,曾多次成功推出了多套市场销售极佳的丛书,在业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书籍目录
计篇 一国之大事 二经之五事 一三因利而制权 二二诡道 二九少算不胜 三七作战篇 四九用兵之费 五〇用兵之害 五六因粮于敌 六二智将务食于敌 六九取敌之利者 七五兵贵胜 八一知兵之将 八六谋攻篇 九一善之善者 九二上兵伐谋 一〇二谋攻之法 一一九用兵之法 一三一国之辅 一三九乱军引胜 一四六知胜有五 一五九知彼知己 一六五形篇 一七七胜可知而不可为 一七八自保而全胜 一八八修道而保法 二〇四胜兵若以镒称铢 二一四势篇 二一九治众如治寡 二二〇奇正相生 二二八善战者势险、节短 二三五以利动之 二四二求之于势 二五〇虚实篇 二五九善战者致人 二六〇诱敌以利 二六八攻其所不守 二七四战必我所欲 二八七藏我而形人 二九五知战之地 三〇〇胜可为也 三〇六策之、作之、形之、角之 三一三形于无穷 三一九兵之形 三二五五行无常胜 三三一军争篇 三三七迂直之计 三三八军争 三四六兵以诈立 三五二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三五八用众之法 三六九将军可夺心 三七六穷寇勿追 三八三九变篇 三八七君命有所不受 三八八九变之利 三九四智者之虑 四〇三用兵之法 四〇八将有五危 四一五行军篇 四二一四军之利 四二二地之助 四三三谨察 四四三兵非益多 四五二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四六一地形篇 四七一地之道 四七二败之道 四八七兵之助 四九四战道必胜 五〇〇视卒如婴儿 五〇六知兵者 五一四知彼知己 五一八九地篇 五二五依地而变 五二六合于利而动 五三二兵之情主速 五四四兵士甚陷则不惧 五五一携手若使一人 五五九将军之事 五六七为客之道 五七三霸王之兵 五七九陷之死地然后生 五八五巧能成事 五九二践墨随敌 五九七火攻篇 六〇三火攻有五 六〇四五火之变 六一六非利不动 六二三不合于利而止 六二九用间篇 六三七先知者 六三八用间有五 六四五无所不用间 六五七先知其守将 六六七反间不可不厚 六七三以上智为间 六八一附录 六八九附录:孙膑兵法 六九〇
章节摘录
淝水之战淝水之战是偏安南方的东晋王朝同北方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政权之间的一次大战。东晋太元八年(383)八月,前秦统治者苻坚为统一全国,率军南下,欲一举灭晋。此前,前秦的众多大臣对伐晋均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东晋虽然弱小,但是国内政治安定、君民上下一心,所以攻打东晋的最佳时机并未到来,应该等东晋内部出现矛盾时,再伺机进攻。然而,苻坚听不进任何劝告。他亲自率军攻打东晋。前秦号称百万大军,兵分三路,会攻晋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同年十月,前秦前锋统帅苻融带兵攻占战略重镇寿阳(今安徽寿县),晋军退守寿阳附近的硖石。率前秦军主力在项城(今河南沈丘)驻扎的苻坚听说这一消息后大喜,他亲率8000轻骑兵火速赶往寿阳,企图在硖石一举歼灭晋军主力,再乘胜直取建康。东晋征虏将军谢石和前锋都督谢玄率领的晋军驻扎在寿阳八公山下,与秦军夹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对峙。此前,苻坚曾派尚书朱序出使晋营劝降。朱序原是东晋官吏,在襄阳之战中被秦军俘虏,做了前秦的尚书。他到了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军情。他告诉谢石,前秦的主力大军尚在行进途中,现在应该主动出击,只要打败其先锋部队,灭其威风,秦军必败。谢石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苻坚站在寿阳城上,看到晋军布阵严整,内心大为惊恐,一心只想速战速决。秦军几次引诱晋军过河决战,晋军都不为所动。谢玄利用秦军急欲决战的心理,遣使者用激将法称:“两军隔淝水布阵,极不利于尽快决战。不知道秦军敢不敢后退几步,使晋军渡过淝水,然后一决胜负。”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趁晋军半渡之时发起进攻,便可取胜,因此决定后撤。秦军连日求战而不得战,士气十分低落,后撤时又因指挥不当而阵形大乱。此时朱序又在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不明就里的秦兵一听,争相逃命。晋军看准时机渡河猛攻。秦军四散逃亡,人马互相践踏,尸横遍野。苻坚为流矢所伤,单枪匹马逃到淮北。淝水之战以东晋全胜、前秦惨败而告终。淝水之败,苻坚难辞其咎。《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苻坚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一心只想凭借强大的兵力灭掉东晋,统一全国,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前秦和东晋的基本国情。战争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在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贸然出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强大的前秦从此走向没落,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起兵叛乱的羌族首领姚苌缢死,前秦灭亡,中国北方再度走向分裂。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大约有六千字,内容博大精深,逻辑严谨缜密,主要论述了关于军事学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用兵原则。全书共分为十三篇,每篇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且篇与篇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 《祖本孙子兵法》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蓝本,详细地对《孙子兵法》进行注释、翻译和解读,并辅以大量经典战例、商业实例和精美图片,力图使这颗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更希望读者能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中体会到作品的深层内涵,进而开阔视野,得到启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