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常凯,叶静漪,冯彦君,郭捷,刘诚  页数:672  字数:690000  

内容概要

  中国劳动法学在近年虽有较快发展,但其理论指导和理论体系方面始终是薄弱环节,至今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本书借鉴市场经济国家劳动法制理论框架,结合中国的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制的实际状况,以劳权理论为基本理论线索,以劳工保护为基本出发点,以劳资共同发展为目的,按照劳动法律体系的内容构成,以个别劳动法为基础,以集体劳动法为重点,“法理、法律、法治”相融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劳动法学教科书的体系。
  本书以我国劳动法律的介绍和解析为基本内容,使读者既对中国的劳动法律有基本了解,也能对其要点有所把握。在介绍中国劳动法律的同时,结合国外劳工立法的状况予以比较和评析,以突出中国劳动法律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共性和特性。此外,本书结合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对法律实施中的相关热点和难点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本书还特别注重通过案例,加深读者对法律的直观理解,加强其对法律应用方法的掌握。

作者简介

常凯,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曾任日本九州大学法学院助教授和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特任教授。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出版著作《工会法通论》、《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劳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关系报告》《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等十余部,发表论文《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WTW、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等百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劳动法总论
概 述
第一章 劳动法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的概念
二、劳动关系的的概念
三、劳动关系的层级结构及其特征
四、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劳动法的特点和原则
一、劳动法的特点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劳动法的渊源和体系
一、劳动法的渊源
二、劳动法的体系
三、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中国劳动法学科的发展与本教材的特点
一、中国劳动法学科的发展
二、本教材的特点与结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劳动法的产生
一、工业发展和工业劳动带来的社会变化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关系状况
三、劳动法产生的标志
第二节 国外劳动法的发展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立法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立法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法
第三节 中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中国劳动法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劳动立法
三、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
四、新中国劳动法的发展
五、改革开放后的劳动立法
六、港澳台的劳动立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概说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一、劳动者与工会
二、雇主及雇主组织
三、政 府
第三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容体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履行、变更和消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劳动者权利
第一节 劳动法与劳动者权利
一、劳动法上的权利与义务
二、劳动者权利与人权
三、劳动者权利的分类
第二节 劳动者的个别权利(个别劳权)
一、劳动就业权
二、劳动报酬权
三、休息休假权
四、社会保险权
五、职业安全卫生权
六、职业培训权
七、劳动争议提请处理权
第三节 劳动者的集体权利(集体劳权)
一、集体劳权概述
二、团结权
三、集体谈判权
四、集体行动权
五、民主参与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际劳工立法与国际劳工标准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与国际劳工立法
一、国际劳工立法的开端与国际劳工组织的作用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
三、国际劳工组织的性质
四、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的内容和实施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概念和形式
二、核心国际劳工标准
三、优先性国际劳工标准
四、一般性国际劳工标准
五、国际劳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六、国际劳工标准的特点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劳动立法国际化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劳动关系格局的影响
二、全球化下国际劳工标准对劳动关系调整的特点
三、国际劳工标准与中国劳动立法
本章小结
第二编 个别劳动关系法
概 述
第六章 劳动就业法
第一节 劳动就业法概述
一、国内外劳动就业法概况
二、劳动法上就业和失业的界定
三、我国劳动就业政策
第二节 公平就业
一、劳动法上公平就业的概念
二、我国有关公平就业权的规定
三、我国公平就业与禁止就业歧视原则
第三节 就业服务和管理
一、劳动者求职与用人单位招聘
二、公共就业服务
三、经营性职业中介服务
第四节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一、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概念
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立法概况
三、职业教育体系
四、职业培训的主要形式
五、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证书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劳动合同法
第一节 劳动合同制度概述
一、劳动合同概述
二、国外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
三、中国劳动合同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
二、劳动合同的效力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内容
一、劳动合同条款的分类
二、劳动合同条款的构成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
三、劳动合同的解除
四、劳动合同的终止
五、劳动合同结束后的后合同义务
第五节
劳务派遣合同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一、劳务派遣合同
二、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社会保险法
第一节 社会保险法概述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二、社会保险法的概念、性质和地位
三、社会保险法的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
四、社会保险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五、社会保险法律关系
六、社会保险基金制度
七、社会保险的经办服务
八、违反《社会保险法》的法律现任
第二节 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一、养老保险的概念和形式
二、养老保险立法概况
三、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
五、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
六、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
第三节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
一、医疗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二、疾病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立法概况
三、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第四节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二、工伤保险的立法概况
三、工伤保险制度的作用
四、我国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
五、工伤和职业病的认定
六、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与支出
七、工伤保险待遇的项目和标准
第五节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点
二、失业保险立法概况
三、我国现行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
四、失业保险基金
五、失业保险待遇的支付条件和标准
第六节 生育保险法律制度
一、生育保险的概念与意义
二、生育保险的立法概况
三、我国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内容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劳动规章制度
第一节
劳动规章制度概述
一、劳动规章制度的含义和作用
二、劳动规章制度的立法概况和特征
第二节
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
一、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
二、劳动规章制度的合法要件
第三节
劳动规章制度的性质与效力
一、关于劳动规章制度法律性质的不同学说
二、我国劳动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
本章小结
第三编 劳动基准法
概 述
第十章 工资法
第一节
工资及其立法制度概述
一、工资的概念、性质与功能
二、工资制度的构成与改革
三、工资形式及其适用
四、我国工资立法的原则
第二节
工资水平及其决定机制
一、工资水平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二、工资水平的决定机制
第三节
最低工资保障及其立法
一、最低工资保障的概念与作用
二、最低工资法的诞生与发展
三、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
四、最低工资标准的效力
五、最低工资的监督管理
第四节
工资支付保障
一、工资支付的概念及意义
二、工资支付的法律要求
三、工资扣除与拖欠问题
四、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五、工资请求权的法律性质
第五节
工资的管理与调控
一、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指导
二、工资总额的管理与调控
三、工资基金的管理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工时法
第一节
工作时间概述
一、工作时间的概念与法律意义
二、工作时间的种类
三、
工时制及其立法发展
第二节
工作时间的具体形式及其适用
一、标准工时及其适用
二、延长工时及其适用
三、缩短工时及其适用
四、计件工时制及其适用
五、不定时工时制及其适用
六、综合计算工时制及其适用
第三节
休息休假及其法律规制
一、休息休假的概念与意义
二、休息时间的种类
三、休假的类型及其适用
四、休假立法的改进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职业安全卫生法
第一节 职业安全卫生法概述
一、职业安全权的价值分析
二、职业安全卫生法的概念和特征
三、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的价值
四、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关系
五、外国及国际劳工组织立法概况
第二节 职业安全法
一、职业安全法的概念
二、职业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职业卫生法
一、职业卫生法的概念
二、职业卫生法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
第五节 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的完善
一、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现状及评析
二、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的完善思路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女工和未成年工保护法
第一节 女工和未成年工保护法概述
一、女工、未成年工的概念界定与法律保护之定位
二、女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三、女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立法概览
第二节 女工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禁止女工从事的劳动范围
二、女工特殊生理期间的法律保护
三、职场性骚扰及其法律规制
四、我国女工法律保护的不足与完善
第三节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未成年工禁止从事的劳动范围
二、未成年工健康检查制度
三、未成年工使用和特殊保护登记制度
四、我国未成年工法律保护的现状及其完善
第四节 禁止使用童工的法律规定
一、最低就业年龄与禁止使用童工
二、违法使用童工的法律责任
本章小结
第四编 集体劳动关系法
概 述
第十四章 工会法
第一节 工会法概述
一、工会法的概念与特征
二、工会法的调整对象与地位
三、团结权的地位与特点
第二节 工会的产生、发展与工会立法
一、国外工会的产生、发展与工会立法
二、中国工会的产生、发展与工会立法
第三节 工会的性质、地位和职责
一、工会的性质
二、工会的地位
三、工会的职责
第四节 工会与工会会员
一、工会的成立
二、工会的经费与财产
三、工会的组织结构
四、工会会员
第五节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一、工会的权利
二、工会的义务
三、工会的代表权
四、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
本章小结
第十五章 集体合同法
第一节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概述
一、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概念
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类型
三、集体协商(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的特点
第二节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集体协商(谈判)理论概述
二、国外的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立法
三、我国的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立法
第三节 集体谈判(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一、集体谈判的结构
二、集体谈判活动的主体、机构和筹备
三、集体谈判的主要过程与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
四、集体合同的签署、登记和履行
第四节 我国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规定
一、集体协商的原则
二、集体协商的双方当事人
三、集体合同的内容
四、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签订的程序
五、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五节 集体合同的效力与违法责任
一、集体合同效力的概念
二、集体合同与劳动基准、劳动合同及规章制度的关系
三、违反集体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本章小结
第十六章 集体行动法
第一节 集体行动法概述
一、集体行动和集体行动法
二、集体行动的主要形式
三、集体行动立法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外罢工立法的历史与现状
一、罢工立法概述
二、罢工立法的历史
三、罢工权的法律保护
四、罢工权的法律限制
第三节 我国的罢工立法
一、我国罢工立法状况
二、我国罢工立法的展望
本章小结
第十七章 民主参与法
第一节 民主参与法概述
一、民主参与法的概念
二、民主参与法的理论依据
三、我国民主参与法的总体状况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一、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二、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三、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施状况
第三节 民主参与的其他形式
一、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
二、合理化建议制度
三、厂务公开制度
第四节 三方协商机制
一、三方协商机制的产生与发展
二、三方协商机制的机构与作用
三、中国三方协商机制的产生与发展
四、中国三方协商机制的特点与不足
第五节 国外工人参与的立法与实践
一、国外工人参与的历史发展与立法状况
二、国外工人参与管理的一般形式
三、德国的“共决制”
四、美国的“职工持股计划”
五、日本的劳资协议会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编 劳动行政与劳动争议处理法
概 述
第十八章 劳动行政法
第一节 劳动行政法概述
一、劳动行政法的概念
二、劳动行政法的的特点及体系
三、劳动行政法的作用
第二节 劳动行政主体及劳动行政行为
一、劳动行政主体及其权利义务
二、劳动行政行为及其分类
第三节 劳动保障监察
一、劳动行政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二、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概述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及监察内容
四、劳动保障监察的实施
第四节 劳动行政复议
一、劳动行政复议的含义与功能
二、劳动行政复议范围
三、劳动行政复议的程序与结果
四、劳动行政复议与劳动行政诉讼
本章小结
第十九章 不当劳动行为救济法
第一节 不当劳动行为概述
一、不当劳动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不同司法管辖区域的相关代表性立法
第二节 不当劳动行为的界定及救济
一、不当劳动行为的界定
二、不当劳动行为的救济
第三节 我国的不当劳动行为救济制度
一、我国法律关于不当劳动行为的规定
二、不当劳动行为救济制度的完善
本章小结
第二十章 劳动争议处理法
第一节 劳动争议处理法概述
一、劳动争议的含义
二、劳动争议的种类
三、劳动争议处理法的概念
四、西方主要国家劳动争议处理立法概况
五、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立法概况
六、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七、劳动争议处理原则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三、人民法院
四、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节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一、协商程序
二、调解程序
三、仲裁程序
四、诉讼程序
第四节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一、多个劳动者有共同请求的集体争议及其处理
二、集体合同争议及其处理
三、集体行动争议及其处理
第五节 劳动法律责任
一、劳动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劳动法律责任的类型
三、劳动法律责任的主体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3.劳动基准法劳动基准法又称为劳动标准法,是关于工资、工时和职业安全卫生等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的最低标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基准法属于强行法,其所确立的基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不允许劳资双方以契约行为予以变通和排除。作为一种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强力规则,劳动基准法又被称为劳动保护法。在具体效力上,劳动基准法所确立的劳动基准为最低标准,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劳动条件只能高于而不能低于这些标准。从发展的角度看,劳动基准水平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获得与时俱进的提高,因此,工资水平的提升、工作时间的缩短、职业安全卫生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障水平的提高等都是劳权保障水平的指示器,也是当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劳动基准法的制定实施,是公权力介入劳动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平衡劳资力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法律手段,也是劳动法作为社会法的特点之一。4.集体劳动关系法集体劳动关系法又称为集体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者集体与雇主或雇主组织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集体劳动关系的形成,使劳动关系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以工会作为劳动者的代表,与雇主交涉和谈判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是集体劳动关系的主要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系统中的核心,这种关系的形成又是以个别劳动关系为基础的,且在形成之后为个别劳动关系的稳定提供保障。与个别劳动关系相比较,集体劳动关系具有主体独立、权利对等、工会代表等特征,这些特征使集体劳动关系能够形成一种劳资力量相对平衡、劳资地位相对平等的态势。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劳动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体系完整,理论性强。要再出本相关的案例集更好。
  •   觉得是国内劳动法领域首屈一指的教材,对于学术与实务都有比较强的借鉴意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