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楹联大全集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傲飞  页数:393  

前言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 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新桃”和“旧符”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春联。而春联是中华楹联的一种。楹联又称“对联”、“联语”、“对子”、“楹贴”等。它是我国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并以其别致的形式和广泛的用途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新年来临时在大门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是用桃木制的两块对称的板,人们在上面分别写上传说中除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祈求福祉。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人们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载,五代十国时蜀主孟昶于公元964年除夕题在卧室门上的“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楹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文人间也多唱和联对以逞才情。文学大家苏东坡和黄庭坚也都擅写楹联,而楹联背后的小故事如今也都传为佳话。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楹联艺术,号称“对联天子”。据说他曾命大臣、官员和老百姓必须在除夕前拟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还亲自出巡,挨家挨户观赏。自此,上自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下至平头百姓皆好联语,写对联几乎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楹联艺术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甚至在科举考试中也有了对联的题目。因此读书之人莫不精研对工,涌现出了张居正、郑板桥、纪晓岚、蒲松龄等一批楹联高手,奇联、妙联不胜枚举。随着时代的发展,楹联不断向深度发展,用途也更加广泛,且因各国文化交流的增多,对联还传入新加坡、朝鲜、越南、日本等国。这些国家至今也有贴对联的风俗。而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品类也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楹联在形式上极富对称之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可以在楹联中得到充分体现。它兼具诗、词、曲、赋等文体的特性,把汉字的声、形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并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经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世间万物皆可入联,其内容之丰富可谓包罗万象。名山大川、亭台楼阁、园林景观、墓祠庙宇都有楹联的存在。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楹联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古往今来,楹联艺术久盛不衰,一些经典对联在广泛使用,新对联又不断涌现。可以说,人们从未间断对楹联艺术的探求。从开始只限于春联的尝试,到后来的各种谐趣讽刺联、励志题赠联、行业联、文苑联等的创新,充分说明楹联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实用性。楹联的用途非常广泛:启迪世人、传递感情、祈祥祝福、陶冶情操、鞭挞邪恶、广告宣传、征答交际……甚至“楹联”本身就具有装饰环境的作用。而一副格调高雅的楹联往往能给建筑物增色不少,甚至使其扬名天下。本书以楹联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三方面为着眼点精心编排。在第一部分的“话说楹联”中,从起源、赏析、创作对联的基本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第二、三、四部分的“中华经典智趣名联”、“内涵丰富的节庆联”、“十二生肖联”则通过对各种妙联、趣联的来龙去脉的介绍和楹联背后故事的穿插,把这些广为传颂的对联分门别类地展示给读者,方便查找和欣赏研习;第五部分的“最实用的楹联”,遴选生活中方方面面所需要的各种联语,分类细致,选联精当。在最后一部分中,为方便读者快速入门,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对联词汇,我们还设置了“声律启蒙篇”,对想了解楹联和喜爱楹联的读者都将大有裨益。本书所选的楹联在时间上纵贯古今,内容上横跨生活的各个方面,风格上雅俗共赏,浓缩了我国楹联文化的精粹,既可指导初学者快速入门,又可作为专业人士的工具书。参照本书欣赏和学习楹联,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触类旁通!由于编写时间紧迫和编者水平所限,本书难免出现纰漏和错误,恳请广大读者朋友予以谅解和指正。

内容概要

  《中华楹联大全集》所选的楹联在时间上纵贯古今,内容上横跨生活的各个方面,风格上雅俗共赏,浓缩了我国楹联文化的精粹,既可指导初学者快速入门,又可作为专业人士的工具书。楹联是我国汉语言文学所独具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并以其别致的形式和广泛的用途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楹联在表现形式上极富对称之美,兼具诗、词、曲、赋等文体的特性,把汉字的声、形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

张傲飞,高级编辑,著名图书策划人,曾成功策划多种图书。

书籍目录

话说楹联什么是楹联楹联的起源——从春联看起源楹联的发展楹联的分类楹联的讲究楹联背后的文字奥妙楹联的应用如何创作楹联中华经典智趣名联谐趣讽刺联励志题赠联经典长句联绝对应征联无情对玻璃对回文对药名对谜语对集句对亭台楼阁山水园林墓祠庙宇内涵丰富的节庆联春联元宵节联清明节联端午节联七夕节联中秋节联重阳节联腊八节联祭灶节联其他节日联十二生肖联个性迥异的生肖动物久传不衰的生肖风俗妙趣横生的生肖对联最实用的楹联人际交往联喜联寿联挽联宅第联厅堂联书斋联行业联商业志庆联行业专用联国家机关、学校联公共事业机构联声律启蒙篇卷一卷二卷三

章节摘录

手执夏扇,身着冬衣,不识春秋口食南禄,心怀北阙,少样东西【注释】据说明万历年间,太监孙隆任苏州提督织造时颇为骄横。一天,一位穷儒生不慎跌倒,挡住了孙隆的仪仗,当即被押下。孙隆经审讯知其为一介生员,便突发奇想,出了上联让穷儒生来对,扬言若不能对则定不轻饶。哪知穷儒生稍加思索,即出下联。孙隆的上联是说穷儒生穿戴不合时宜,这分明是“不识春秋”,而且“春秋”一语双关,又指《吕氏春秋》;穷儒的下联说孙隆享受的是南国俸禄,心中所思念的却是北方的皇上,联中没有“东西”两个方向,而且“东西”二字还抓住了太监的特点,一语双关,别有寓意。对句与出句相比,更高一筹,且戏谑中微含褒赞,孙隆听了不仅不恼,反而对穷儒敬重有加。鹦鹉能言难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注释】历史上的联语大师多在少年时代就显示出自己出众的才华。北宋文学家王禹偁七八岁时,就能吟联作对。一天,他随父亲赴宴,席间主人出了一上联让众人答对。座中客平时都自命不凡,此刻却鸦雀无声,正尴尬时,王禹偁稍加思索便对出下联。后来,王禹偁考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一生坚持操守,一身正气,曾以磨面为题,留下一副著名的励志楹联:“但取心中正,无愁眼下迟。”未离乳臭先排汗将到长毛又剪清【注释】1909年,年仅两岁的宣统帝登基。著名革命党人朱执信在《中国日报》上出联征对,“未除乳臭”,暗指年幼的宣统帝,“排汗”,谐音“排汉”,讽刺满清统治者。出句引起强烈反响,海内外应征者达十万之众,最后,香港人刘一伟以此下联获选。“长毛”,旧指太平军,又可指长出汗毛。“剪清”,字面上是剪除长长的汗毛,又谐音推翻满清统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楹联大全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