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教育部考试中心 编 页数:333
Tag标签:无
前言
当今,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索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转换周期日趋缩短。世界各国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在高科技中,信息科学技术是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特征的学科。它直接渗透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生活和社会的结构,是当代发展知识经济的支柱之一。在信息科学技术中,微电子是基础,计算机硬件及通信设施是载体,计算机软件是核心。软件是人类知识的固化,是知识经济的基本表征,软件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型“物理设施”。人类抽象的经验、知识正逐步由软件予以精确地体现。在信息时代,软件是信息化的核心,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都离不开软件,软件无处不在。软件产业是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是具有高额附加值、高投入/高产出、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产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知识经济的进程,促进从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高的方向发展,是典型的知识型产业。软件产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决定21世纪国际竞争地位的战略性产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全民中普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广开渠道,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1994年,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推出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它是一种重视应试人员对计算机和软件的实际掌握能力的考试。它不限制报考人员的学历背景,任何年龄段的人员都可以报考。这就为培养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应用人才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1994年是推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第一年,当年参加考试的有1万余人;而2008年,年报考人数已近418万人。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共开考29次,考生人数累计达3122万人,其中有1170万人获得了不同级别的计算机等级证书。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组织下,依据新推出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200"7年版修订版)》编写的,内容做到了既不超纲,又不降低水平;讲解简明扼要,理论联系实际。在每一章的后面均附有习题并在全书的最后附有各章习题参考答案以及2009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笔试试题(PC技术)。全书共5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80x86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c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Windows基本原理以及Pc常用外围设备。 本书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指定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等电类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材,对企事业单位中从事Pc的使用、管理、维护和应用开发的人员也有很好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应用与组成 1.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1.2 计算机的分类与PC的组成 1.1.3 PC软件 1.2 二进制与数值信息的表示 1.2.1 二进制 1.2.2 整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1.2.3 实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1.3 文字符号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处理 1.3.1 西文字符的编码 1.3.2 汉字的编码 1.3.3 计算机文字处理 1.4 图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处理 1.4.1 图像及其处理 1.4.2 计算机图形 1.5 音频与视频信息的表示与处理 1.5.1 音频信息的处理与应用 1.5.2 视频信息的处理与应用 1.6 计算机网络基础 1.6.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分类 1.6.2 计算机局域网 1.6.3 互联网及其应用 习题1第2章 80x86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2.1 8086/8088微处理器 2.1.1 内部逻辑结构 2.1.2 寄存器组 2.1.3 存储器管理 2.1.4 中断管理 2.2 80x86及Pentium4微处理器 2.2.1 概述 2.2.2 Pentium4微处理器的逻辑结构与工作原理 2.2.3 寄存器组 2.2.4 工作模式与存储器管理 2.2.5 任务管理 2.2.6 中断和异常管理 2.2.7 总线时序 2.2.8 Pentium4微处理器的发展与展望 2.3 80x86指令系统 2.3.1 指令格式与编码 2.3.2 寻址方式 2.3.3 基本指令系统 2.3.4 浮点指令简介 2.3.5 系统指令 2.4 80x86宏汇编语言 2.4.1 汇编语言及其程序结构 2.4.2 80x86宏汇编语言的数据与表达式 2.4.3 80x86宏汇编语言的伪指令语句 2.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2.5.1 顺序程序设计 2.5.2 分支程序设计 2.5.3 循环程序设计 2.5.4 子程序设计 2.5.5 ROMBIOS中断调用和DOS系统功能调用 习题2第3章 PC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章 Windows操作系统第5章 PC常用外围设备附录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PC技术考试大纲(2007年版修订版)附录2 2010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PC技术附录3 习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插图:2.页式和段式存储管理 在上面介绍的存储管理方法中,为程序(进程)分配的空间是连续的,所使用的地址都是物理地址。如果能将一个程序(进程)分散到许多不连续的空间,就可以避免和减少碎片。为此引入了逻辑地址的概念,使程序(进程)的地址空间与实际使用的存储空间分离,以增加存储管理的灵活性。386处理器的逻辑地址指的是进程中使用的地址,它们需要经过转换后才能生成用于访问存储器的物理地址。所有逻辑地址的集合称为该程序的地址空间,所有物理地址的集合称为存储空间。根据分配时所采用的基本单位不同,可以将分配管理方式分为3种:页式存储管理、段式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所谓页式存储管理,就是将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page),而物理内存也划分为同样大小的页帧(page frame)。程序加载时,可将任意一页放入内存的任意一个页帧中,且这些页帧不必连续。在段式存储管理中,将程序的地址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段(segment),这样每个进程有一个二维(需要给出段名和段内地址)的地址空间,系统为每个段分配一个连续的分区,而进程中的各个段可不连续地存放在内存的不同分区中。段页式存储管理是前两者结合的产物——采用段内分页。第2章中介绍了386处理器在各种不同工作模式下逻辑地址是如何转换成物理地址的。实模式下程序的逻辑地址表示为一个16位的段地址和一个16位的偏移量,段地址乘以16后加上偏移量就得到一个20位的指向内存真实位置的物理地址,所以实模式下程序的最大地址空间是1 MB。保护模式下从逻辑地址计算物理地址要复杂得多。
编辑推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PC技术(2011年版)》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