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高铁 编 页数:149
前言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将艺术(或音乐、美术)课作为必修课而开设的。本书正是为了“音乐欣赏”的课程美育教学的需要编写的。 本书第一版自2004年7月出版以来,已经有6年时间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新的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这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修订更新原有教材。本次修订的教材,在充分保留了原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通俗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对教材的体例做了调整,在原有三大部分的框架内,安排了16个模块的内容:如第一部分声乐(1~6模块),主要包括:中国民歌、外国民歌、中外创作歌曲、曲艺、戏剧、中外歌剧等作品欣赏;第二部分器乐(7~12模块),主要包括:中国民乐、西洋乐器、舞曲、进行曲与序曲、协奏曲、交响曲等作品欣赏;第三部分综合表演(13~16模块),主要包括:中外芭蕾舞剧、音乐剧、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流行音乐等作品欣赏。 为加大教材的时代感,增添了部分新的教学内容和课后自学内容,如增加了苗族民歌《飞歌》;《我们走在大路上》、《亚洲雄风》、《歌声与微笑》等建国六十周年以来的优秀歌曲;豫剧《花木兰》选段;音乐剧《大河之舞》和《歌舞青春》的片段;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和《复兴之路》选段;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流行音乐等。 本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使文字、光盘、网络构成一个立体化教学模式。文字供教师和学生课堂上的教与学,光盘增补了学生课后的扩展与探究知识,网络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课件、资料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基本解决了音乐欣赏教学中课时少、内容多,以及教学资料难找、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 本教材教学提示: 一、音乐欣赏课在一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开设,总课时为34~36学时。一般一次课为两课时(连上),每次授课内容基本为教材中的一个模块。 二、学校要为教师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箱、多媒体教室等。 三、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登录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职教学网络平台,选用或修改欣赏课教学课件。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内容概要
《音乐欣赏(第2版)》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系列丛书之修订版,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品味和思想情操。《音乐欣赏(第2版)》修订后包括三个部分和十六个模块,具体内容为:序言,主要介绍音乐教育的主要作用和怎样欣赏音乐;第一部分声乐,主要介绍中国民歌、外国民歌、中外创作歌曲、曲艺、戏剧、中外歌剧等;第二部分器乐,主要介绍中国民乐、西洋乐器、舞曲、进行曲与序曲、协奏曲和交响曲等;第三部分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主要介绍中外芭蕾舞剧、音乐剧、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流行音乐等。《音乐欣赏(第2版)》把欣赏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在介绍、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对部分著名音乐家、作曲家和相关音乐知识作了介绍。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部分 声乐模块一 中国民歌一、山东民歌二、东北民歌三、陕北民歌四、江南民歌五、少数民族民歌模块二 外国民歌一、日本民歌二、印度尼西亚民歌三、意大利民歌四、俄罗斯民歌五、美国民歌六、西班牙民歌模块三 中外创作歌曲一、中国歌曲二、外国歌曲模块四 曲艺一、京韵大鼓二、苏州评弹三、东北二人转模块五 戏剧一、京剧二、越剧三、豫剧模块六 中外歌剧一、中国歌剧二、外国歌剧第二部分 器乐模块七 中国民乐一、吹奏乐器二、弹弦乐器三、拉弦乐器四、打击乐器五、民族器乐合奏曲模块八 西洋乐器模块九 舞曲一、探戈舞曲二、圆舞曲模块十 进行曲与序曲一、进行曲二、序曲模块十一 协奏曲一、钢琴协奏曲《黄河》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模块十二 交响曲第三部分 舞剧、音乐剧、流行音乐模块十三 中外芭蕾舞剧一、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二、外国芭蕾舞剧《天鹅湖》模块十四 音乐剧一、《猫》二、《大河之舞》三、《歌舞青春》模块十五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一、《东方红》二、《长征组歌》三、《复兴之路》模块十六 流行音乐一、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章节摘录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活动。高尔基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无论在什么地方,总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美的标准是由一定的时代、一定的民族、一定的社会阶层的审美趣味所决定的。形式美只是艺术美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艺术作品的内容美。欣赏音乐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官能的欣赏-感情的欣赏-理智的欣赏。官能的欣赏主要是感到悦耳好听,是较低层次、比较肤浅的欣赏;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较全面的领略,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赏以外,还必须进入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一)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 每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产生,都包含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有着它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点。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表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宏大气魄与不屈不挠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时代精神。因此,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是理解音乐作品内容的前提。 (二)掌握音乐的民族特征 作曲家格林说:“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是把它编成曲子而已”。 一切音乐作品都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同时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征。有些作品概括地体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某些特点;有些作品则与具体的民族民间音乐保留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中国作曲家何占豪、陈刚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吸收了我国南方越剧中的民间音乐。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西班牙舞》、《那不勒斯舞》、《匈牙利舞》等乐曲都含有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