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童庆炳、 程正民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5出版) 作者:童庆炳 程正民 主编 页数:3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艺心理学教程(第2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近十余年来,国内文艺理论界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文艺心理学教程(第2版)》在吸收国内外文艺心理学领域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建立起以体验为中心的文艺心理学体系。全书分为导论,第一章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第二章艺术家与体验,第三章艺术创作:体验的迹化,第四章艺术作品的心理蕴涵,第五章艺术接受心理。《文艺心理学教程(第2版)》内容新颖,结构完整,可用于大学中文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用书,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节 文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文艺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第三节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第一节 实验派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一、费希纳的研究二、吉布森的研究三、贝里尼的研究四、泽基的研究五、值得注意的心理学进展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一、主要理论观念二、有关艺术的论述三、必要的批评第三节 弗洛伊德学说的发展——荣格、阿德勒、拉康与文艺心理学一、荣格与文艺心理学二、阿德勒与文艺心理学三、拉康与文艺心理学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二、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主要观点第五节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文艺心理学一、需要层次理论二、自我实现理论三、高峰体验理论四、存在性世界的描述第六节 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派与文艺心理学一、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派二、维果茨基的文艺心理学研究三、梅拉赫的文艺心理学研究第二章 艺术家与体验第一节 艺术体验一、经验与体验的区别二、体验的特性与艺术活动的同构关系三、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第二节 艺术家的体验生成一、体验的生成性特征二、童年经验与艺术家的体验生成第三节 艺术家的体验类型一、艺术家的缺失性体验与丰富性体验二、艺术家的崇高体验与优美体验三、艺术家的超越体验与愧疚体验四、艺术家的孤独体验与同情体验五、艺米家的神秘体验与皈依体验第三章 艺术创作:体验的迹化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动机一、创作潜动机二、创作显动机三、创作动机簇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一、癫狂状态二、沉思状态三、内觉体验第三节 艺米品内外形式的生成一、体验与艺术品内在形式的生成二、体验与艺术品外在形式的生成三、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第四节 艺术创作的心理范式一、艺术范式的存在与生存方式二、形象范式的生成三、艺术范式的本体分予与它的摹本第四章 艺术作品的心理蕴涵第五章 艺术接受心理
章节摘录
版权页:然而艺术家却与众不同,他们恰恰是那样能够以内省的方式直接体验到“情感倾向”的人。阿瑞提称此为“内觉体验”。内觉人人都有,而内觉体验却是敏感的具有艺术气质的人所独有的。艺术家体验到内心深处的骚动,玩味这种骚动所带来的苦涩之感,并按照艺术规律将它外化为有形的艺术品。因此艺术品就成了内觉体验的对象化形式。而在这一对象化过程中,情感倾向所携带的破坏能量也就得到缓解和舒泄,于是任何艺术创作都必然给创作主体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这便是创作活动中的美感体验。至于创作活动的艰辛与苦恼是为获得这种审美体验所支付的代价。但是,艺术家对情感倾向的体验只能理解为他对那种无意识心理状态隐约的整体感受或觉察。他既不明了这种心理状态的成因,也不能对它做出任何明确的分析与理解。换言之,艺术家的内,觉体验并不意味着内觉向意识的生成,并不意味着无意识升华为意识。因此对于艺术家本人来说,内觉体验仍带有不可言说的性质。这就决定了这种体验只能凭借形象化的艺术方式得以呈现。例如,中国古代诗人最爱凭吊古迹慨叹人生。物是人非、故宫篱黍,常使文人骚客潸然泪下;俯视滚滚大河、仰望皎皎明月,也使人蓦然而生莫名惆怅。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自然变化常使人心摇神荡。李白曾举杯相邀之明月今复照我,不禁悲从中来……这些情状何以产生呢?其实都基于同_个心理规律:人的趋优本能使人总是不满意自己所处的境地,这种自卑与忧郁一类的情绪可能无时不萦绕于人的心灵深处。它像一块敏感的伤疤,一遇到刺激就有强烈反应。古迹遗迹、自然替变恰恰以其与人生的关联而成为这个心灵伤疤的刺激物。对于春感秋悲的文人,能产生内觉体验的艺术家们,在这些刺激物面前就能产生极丰富的情感与想象。于是它们便成了艺术创作的契机。但艺术家本人却不明了这个复杂的心理规律。因此他们将自己的内觉体验常常称为“莫名闲愁”。
编辑推荐
《文艺心理学教程(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