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殊琳  页数:124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构成”又称形态构成学,是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的统称,是艺术设计专业、绘画专业的通用基础课;是普通绘画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也是艺术院校基础教学中与专业课承接关系最直接的系列课程;是学生向专业学习阶段转化的重要阶梯。“构成”课程包含的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是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形态表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课程在培养学生空间感觉、色彩感觉方面;在启发形象思维、发掘创造性潜能方面;在帮助学生寻求表现技术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如此,各个专业院校都很重视这门课程,也就更加关注课程的实效。由于近年来针对“构成”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存在诸多批评与改进的要求,一些院校也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尝试,但其主要改变还只限于将原来分列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门课程合并,将课时减少,在教学过程中三部分的内容还是分别进行的。由此可见,课程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基础课程的实质性改变是无法通过外在形式改良而达成的。相比较之下更需要提升的是教育者对艺术教育本质的认识及其对现代艺术与艺术设计精神的把握。目前,在尚无更为科学、系统的基础教学方法之前,“构成”课因其系统性、可操作性仍然是大多数院校进行基础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充分发挥原有构成课程体系的优势,总结二十余年来的教学经验,找出现行教学中问题的症结,对现有课程进行改进与调整,使之回归到课程原本的“启发创造性形态表现能力,为专业教育奠基”的出发点。使之与专业课程联系更紧密,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教学才是切实可行的做法。考虑到教材的适用性,我们在编写之前,对使用院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单独分别设课的院校占大多数,为此我们仍将三门课程分别编写。在内容方面,目前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①教学方式程式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②有些教学内容特别是色彩练习方式因循守旧,不适应现代表现手段、传播方式的变化;③缺少整体教学观念,就课论课,与后续课程及实际应用缺乏联系。

内容概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共五章,包括色彩构成概述、色彩基础知识、色彩表现、色彩意象、配色设计等内容。    本书以服务专业课教学为出发点设计知识构架,编写内容、编写角度均侧重应用性知识及动手能力培养,对理论性内容力求以“应知”为度,深入浅出。    本书可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培养高等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用书,并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士的业务参考书及培训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学习目标  建议学时  第一节  课程概述  第二节  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  第三节  学习色彩构成的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第二章  色彩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建议学时  第一节  色彩的原理  第二节  色彩的视觉  第三节  色彩的体系  第四节  主要色彩体系与色彩工具介绍  第五节  色彩的功能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第三章  色彩表现  学习目标  建议学时  第一节  三原色与色彩混合  第二节  色彩对比  第三节  影响色彩对比的其他要素  第四节  配色的视觉效果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第四章  色彩意象  学习目标  建议学时  第一节  关于色彩意象  第二节  色彩意象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色彩意象解读  第四节  色彩分析与表现的方法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第五章  配色设计  学习目标  建议学时  第一节  配色的整体计划  第二节  配色的组织技巧  第三节  色彩调和  第四节  研究与借鉴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色彩是客观存在的,但要感知它们必须有正常人的视觉和健全的心智,所以,在感知色彩的过程中人类本身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所生发出的知觉意义,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因此,可以说色彩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色彩构成的主要含义是: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原则去组合创造出适合目的的色彩效果,这种创造的过程就是色彩构成。人类对色彩世界的每一个创造性活动都是构成行为,这其中既包括行为的结果也包括行为本身。而设计师、艺术家与常人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具目的性,对结果的要求更高。“色彩构成”是“形态构成学”(也称“构成”)的组成部分。本课程属于艺术设计专业与绘画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是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的形态表现能力培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它承接前端以感性体验经验积累为主的色彩写生类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色彩设计方面的课程提供色彩理论知识以及分析解决色彩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培训。色彩构成课程源自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实验,其实验的目的是探求形态认识与表现能力培养的科学而更有效率的方法。这其中现代色彩构成课程的形成与画家伊顿有重要的关系。伊顿是包豪斯的第一批教师,他在包豪斯最早开设了现代色彩学课程,将现代色彩体系引入教学,主张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色彩,坚信色彩是理性的,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揭示色彩的本质,在教学中强调色彩训练与形态训练合一。此后,在这些教学探索的基础上,经过众多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课程体系。色彩构成是将前人的色彩经验分析、归纳后总结、整理出的一系列色彩经验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成果,按现代学校教育科学化、效能化的原则逐渐形成的系统化的色彩教学课程体系。它摆脱了传统色彩传授过程中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沟通困境,能在较短的过程中迅速提高学生的色彩分析能力、表现能力。。色彩构成理论的研究要从艺术与科学两个方面进行,现代色彩学是色彩艺术的理论基础,依据这些理论可以为色彩现象寻找到产生的依据,使我们可以反过来利用这些原理更好地把握色彩。概括起来色彩构成的研究主要是:从物理学、化学的角度研究色彩的原理;从生理学的角度研究色彩的视觉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色彩的情感作用;从美学的角度研究色彩的造型规律;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色彩的象征意义。

编辑推荐

《构成:色彩构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构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来当教材用的,还行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