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美) 佩弗 页数:598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就是其研究的主要地域开始由西欧大陆向英美转移。这表现在,出现于20-30年代、兴盛于50-60年代的植根于西欧大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走向衰落,而在英美这两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多年受压制从而少有作为的国家,却开始不断涌现新的颇具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或理论,并逐渐取代西欧大陆而成为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地域。对于这一变化,西方学者极为敏感,早在1983年,英国新左派代表人物佩里·安德森就指出,“在过去10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地理位置已经从根本上转移了。今天,学术成果的重心似乎落在说英语的地区,而不是像战争期间和战后的情形那样,分别落在说德语或拉丁语民族的欧洲。”翻阅一下近30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相关文献,人们可以发现,自70年代以后,在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已是英美的马克思主义。70年代以后出现于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同植根于西欧大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历史联系,但却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研究的主题转换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出现于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走下坡路之前的西欧大陆,其主要目标是探索一条不同于俄国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种背景决定了其理论研究的两个主题,一是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二是批评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英美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在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已开始趋于解体和资本主义加速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出现的,因而,它更关注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和如何应对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第二,研究的领域扩大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多与所在国的共产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于他们所在国的共产党在政治上都追随苏联共产党,这种情况迫使他们的研究大多限于远离政治的哲学领域,其研究成果大多是艰深晦涩的哲学论著。相比之下,英美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在60年代的新左派运动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左翼知识分子,而且大多是各个学科的知名学者,因此他们的研究领域不再限于哲学,而是扩展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众多领域。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承袭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根据马克思本人的相关论述,对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和社会正义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从隐含在马克思思想中的道德元素出发,考察了对马克思道德观的各种解读,得出马克思是以致力于平等自由最大化为核心的混合义务论者的结论;运用当代元伦理学证明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在总体上是相容的,批驳了认为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不相容的论断;提出一种包含马克思道德理论在内的激进的平等主义社会正义理论;论证了当代分析政治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重要意义,阐明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功能失调及建立民主的、自我管理的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验性理论对于发展一种充分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和社会理论的必要性。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R.G.佩弗(R.G.Peffer) 译者:吕梁山 李旸 周洪军 丛书主编:段忠桥R.G.佩弗(R.G.Peffer),1985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圣地亚哥火学哲学系教授,在《哲学与公共事》务》、《加拿大哲学杂志》等刊物上曾发表多篇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正义的论文。
书籍目录
鸣谢导论第一部分 马克思的道德观第一章 马克思道德观的发展马克思的第一阶段:激进的自由主义(1841-1843)马克思的第二阶段:革命的人本主义(1843)马克思的第三阶段:始创的马克思主义(1844)马克思的过渡阶段(1844-1847)马克思后期著作中的道德观(1848-1883)第二章 对马克思的后果主义解释后果主义、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道德理论马克思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一种批判马克思和非功利主义的后果主义形式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自由和剥削的理论:重构与辩护马克思、人的尊严和义务论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和理论:一种重构道德和马克思主义的剥削概念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与道德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反道德主义”:一种批判道德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地位马克思(著作中)的道德和非道德的评价:对伍德和米勒的一种批判马克思主义、自然主义倾向和理性自利道德、自身利益和革命的动机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道德历史主义必然性论题资本主义崩溃理论道德与历史第六章 道德和意识形态总体性和非总体性的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道德、意识形态和道德理论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的客观性马克思、恩格斯和道德相对主义马克思主义、反思平衡和原初状态道德的客观性、阶级斗争和主体间的一致同意第三部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正义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对正义和权利的批判马克思对正义和权利的一般性批判马克思论作为人的利己性的权利马克思论法权概念随着共产主义的到来而消亡马克思的作为社会制度内在标准的正义观念阶级利益与社会正义:对伍德的一种批判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者及左派对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异议:一种批判性评论权利与正义马克思和罗尔斯对罗尔斯方法论的反对理由罗尔斯的正义论对罗尔斯道德理论的实质性反对关于罗尔斯之理论应用的反对理由第十章 一种充分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和社会理论社会正义理论社会正义和马克思主义经验性理论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性理论附录马克思思想发展阶段参考书目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换言之,异化概念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如同它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一样具有全部的评价性内涵。也许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与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异化的说明的最大差别只在于,在后者中,马克思更自觉地试图将自己新兴的经济学理论整合进他的异化理论框架之内。整个产品世界是“对象化的劳动”(译者注:也可以说“物化劳动”,原文是objectifled labor),即对象化于物质产品之中的劳动的结果。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产品世界与生产者相异化,因为他们对生产产品没有控制能力。雇佣劳动是异化劳动,因为劳动者无法控制这种劳动。此外,资本是“异化了的物化劳动”,因为价值(或剩余价值)与直接生产者相异化并(在合法的意义上)归属于资产阶级。尽管如此——这是对理解马克思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物化劳动,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来说,并不一定是异化劳动。物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同一性,即物化劳动产生了异化这一事实,“决不是生产的某种绝对必然性,倒是一种暂时的必然性”。资本主义中的社会关系往往扭曲和隐藏它们真正的本性(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的第一卷和第三卷中关于资本的、货币的和商品的拜物教理论详细阐述了这种扭曲的途径),以致这个社会里的每一个人往往都误解其本性。然而在马克思看来,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受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观念的严重束缚,在他们看来,劳动的社会权力对象化的必然性是跟这些权力同活劳动相异化的必然性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这二者的相等只存在于阶级对立的、商品生产的社会中,譬如资本主义。
后记
本书的翻译工作由吕梁山、李呖和周洪军合作完成。吕梁山翻译第1章、第4章、第7章、第8章及索引,李旸翻译导论、第2章、第3章、第9章和第10章,周洪军翻译第5章和第6章。李旸承担了第4章、第5章、第6章和第7章的校对工作。全书由吕梁山定稿。本书涉及罗尔斯《正义论》的内容译文参照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何怀宏等人的译本。另外,佩弗教授对本书的翻译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