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册)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严家炎 主编  页数:3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为上册,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甲午前夕的文学;梁启超与戊戌变法前后的文学;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五四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诞生等。该书具有比较丰厚的学术原创性,提出了诸多富有开创性、启发性的论点,有些资料和见解在学术上属于首次发现,带来重要的突破。时间上,它将现代文学的起点定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向前推进了多年。空间上,它将文学史的叙述面真正覆盖到了全中国,填补了此前留下的种种空白。书中的许多章节,都体现出内容厚重而富有深度的特点。结构上只设章节二级的设计形式,类似于专题讲座的编写理念,也比较适合教学实际的需要。

书籍目录

引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第一章甲午前夕的文学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及其标志第二节  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第三节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与狭邪小说第二章梁启超与戊戌变法前后的文学第一节  维新运动与“新民”文学思潮的勃兴第二节  别创诗界的黄遵宪第三节  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其他维新志士的诗文创作第四节  丘逢甲和日据后的台湾诗坛第五节  戏曲界革命和京剧改革第六节  王国维:“文学的觉醒”的重要代表第三章“小说界革命”与清末小说的兴盛第一节  小说盛行的诸多条件与“小说界革命”的提出第二节  《老残游记》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谴责小说第三节  曾朴的《孽海花》与历史小说第四节  翻译小说的兴起与林纾译作的影响第四章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第一节  章太炎的文学思想和秋瑾等人的文学创作第二节  南社诗人柳亚子等的诗文第三节  苏曼殊的小说和民初言情小说的突破与局限第四节  《广陵潮》与民初社会小说第五节  短篇小说的发展第六节  戊戌至辛亥前后的宋诗派、桐城派、常州词派的古体诗文第七节  早期话剧第五章五四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诞生第一节  文学革命及其历史性胜利第二节  五四时期外国作品的译介与西方文学思潮的传入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和流派的产生第四节  批判黑幕派、鸳鸯蝴蝶派与雅俗文学对峙的形成第六章鲁迅新文学的开路人第一节《呐喊》与《彷徨》第二节  《阿Q正传》第三节  《野草》与《朝花夕拾》第四节  《故事新编》第五节  杂文第七章五四后的新诗与散文第一节  《尝试集》与初期新诗第二节  郭沫若的《女神》等诗集第三节  二十年代诗体诗风流变与初期象征派诗第四节  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诗派第五节  周作人与随笔体散文第六节  冰心、朱自清等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散文第七节  郁达夫、郭沫若、徐志摩的散文第八章五四后的小说与戏剧第一节  “为人生”的思潮与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小说第二节  叶绍钧的小说第三节  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的小说创作第四节  语丝社、未名社、沉钟社作家的小说创作第五节  五四后的话剧与田汉、丁西林的剧作第九章“普罗文学”运动和三十年代文学潮流第一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第二节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第三节  三十年代文学思想论争第四节  三十年代文学潮流第十章茅盾与左翼小说创作第一节  对公式化的厌弃与丁玲、张天翼的出现第二节  茅盾的《蚀》与《虹》第三节  《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等长篇小说第四节  社会剖析小说的兴起与吴组缃、艾芜等新人的作品第五节  萧军、萧红、端木蕻良与东北作家群第十一章巴金和老舍的创作第一节  巴金的文学创作历程第二节  《家》与《寒夜》的思想艺术特色第三节  老舍的文学创作历程第四节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的思想艺术特色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共分上、中、下三册。时间上,它将现代文学的起点定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向前推进了多年。空间上,它将文学史的叙述面真正覆盖到了全中国,填补了此前留下的种种空白。书中的许多章节,都体现出内容厚重而富有深度的特点。结构上只设章节二级的设计形式,类似于专题讲座的编写理念,也比较适合教学实际的需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作者严家炎)为上册,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甲午前夕的文学;梁启超与戊戌变法前后的文学;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五四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诞生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