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严家炎 编 页数:34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分上、中、下三册,为著名学者严家炎先生主编,国内学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参加编写,可以说集国内近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之大成,是多方面协同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该书具有比较丰厚的学术原创性,提出了诸多富有开创性、启发性的论点,有些资料和见解在学术上属于首次发现,带来重要的突破。时间上,它将现代文学的起点定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向前推进了多年。空间上,它将文学史的叙述面真正覆盖到了全中国,填补了此前留下的种种空白。书中的许多章节,都体现出内容厚重而富有深度的特点。结构上只设章节二级、类似于专题讲座的编写理念,也比较适合教学实际的需要。
书籍目录
第二十一章 文学新范式的建立及其复杂历程第一节 海峡两岸两个文学战线的形成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的建立和扶持新人第三节 批判运动的持续与现代性的紧张第四节 文艺政策的调整及主流文学批评的激进第二十二章 五六十年代的诗歌、散文与剧作第一节 在诗学与政治学之间第二节 在内容与形式之间第三节 新生活的赞歌与闻捷、蔡其矫诸诗人的创作第四节 政治抒情诗、新民歌与郭小川等的创作第五节 散文的“诗意”与杨朔、余光中的探索第六节 戏曲改革与《茶馆》、《关汉卿》等话剧第二十三章 现实题材小说第一节 新人新作的涌现第二节 周立波与农村题材作品第三节 赵树理现象第四节 柳青的《创业史》第五节 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等小说第二十四章 历史题材小说第一节 峻青、王愿坚的短篇小说第二节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第三节 梁斌的《红旗谱》和杨沫的《青春之歌》第四节 《红岩》和《红日》第五节 《林海雪原》和革命历史传奇小说第六节 姚雪垠的多卷本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二十五章 时代主调下的多样化努力第一节 《洼地上的“战役”》等小说第二节 干预生活的小说和报告文学第三节 孙犁和茹志鹃的小说第二十六章 “文革”十年的文学第一节 《海瑞罢官》的批判与“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出笼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与“文革”中的主流创作第三节 “文革”时期潜在写作(一):穆旦等诗人的真实体验第四节 “文革”时期潜在写作(二):觉醒的潜流和反叛的音响第二十七章 白先勇、陈映真与战后三十年的台湾、香港文学第一节 冷战年代的台湾文学第二节 两地呼应的现代主义诗潮与余光中、洛夫的诗第三节 白先勇、王文兴与台湾的现代主义作品第四节 陈映真、黄春明与台湾的现实主义作品第五节 高阳、金庸与台港地区通俗文学第六节 香港的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第二十八章 八十年代的文学转型第一节 主流文学的“拨乱反正第二节 从“独白时代”向“复调时代”的过渡第三节 双重语境中的文学实验第二十九章 八十年代的诗歌创作第一节 “归来”的诗人与牛汉、郑敏、昌耀的诗第二节 “朦胧诗”与北岛、多多等人的诗第三节 “新生代诗”的“第二次背叛第三十章 汪曾祺、王蒙与“复出”小说家群第一节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第二节 “复出”小说家群的历史记忆第三节 王蒙和《活动变人形》第四节 张贤亮、高晓声等的小说第五节 张洁、谌容和宗璞等的小说第三十一章 八十年代的小说潮流第一节 “寻根小说”及其背景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的追求第三节 先锋小说的实验第四节 贾平凹、史铁生的小说第五节 其他作家的小说第三十二章 文学创作的多样选择第一节 女性文学的创作第二节 “后先锋小说第三节 “七十年代后”作家第四节 王安忆及其《长恨歌》第五节 陈忠实的《白鹿原》第六节 张炜的《九月寓言》第三十三章 九十年代的诗歌和散文第一节 “重新做一个诗人第二节 “个人”方式与语言策略第三节 较有创作实绩的诗人第四节 “文化散文”与“学者散文第三十四章 八十至九十年代的台港文学第一节 历史的转折与文学的变革第二节 八十年代政治小说和旅美作家作品第三节 回归现实的文艺:从小说到戏剧第四节 台湾的少数民族文学与女性写作第五节 林耀德、张大春等新生代的“后现代”书写后记
章节摘录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及其前后,是中国社会生活最为动荡的时期,一直到1949年,全国都处于战争状态。抗日救国和解放全中国是这一时期不同时段的社会主题词。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中国新文学原有的发展进程。建立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同时也是全国一切进步人士的梦想。因此,无论是国统区还是解放区,进步文学和革命文学都表达了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深切关怀,对中国现实的深切忧患。共和国文学与现实建立的密切联系,是有其深刻的历史传统和复杂的社会原因的。这一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的语境,作为文学发展的规约性条件,进入当代中国之后得到继承和发展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构建了现代文学的历史主叙事,另一方面,也遮蔽了主流文学之外的部分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1949年,文学新范式的建立,使文学实践包括文学生产和传播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是它仍然离不开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作为必要和必需的资源准备。或者说前三十年文学所具有的多样化形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会以不同的方式或隐或显地得到表达。虽然解放区的文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文学大师,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仍然在当代产生着重要和积极的影响。他们重要的、被认同的作品,不少被选进了不同的文学选本和课本,文学教育本身就是对他们文学精神、观念乃至作品形式的传播和学习过程。他们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进步和战斗的文学精神,以及对文学多种形式积极、有效的探索,始终是共和国文学重要的遗产和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非主流”或更边缘化的作家逐渐被“钩沉”,不仅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等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甚至像徐訏、穆时英、张恨水等作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和研究。
后记
这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编写组成员多年辛劳、协作奋战的成果。它既是教科书,也是一部研究性的专著。说它是研究性的专著,根据在于成果本身具有比较丰厚的学术原创性。尽管这些作者早已是中国近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学术骨干,其中多位还是这个学科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但他们不肯走现成的捷径,依然从发掘、占有相关的原始资料做起,在吸取前人和同代学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勤奋地奉献出自己的诚实劳动,写出的章节大多有相当厚重的学术分量。他们提出了不少富有开创性、启发性的论点,有些见解在学术上属于首次发现,带来重要的突破。对文学史发展中的有些难点(如对待“文革”时期的文学),也没有采取简单回避的态度,而是敢于作出新的开拓。尽管书中难免存在不够平衡的问题,但很多部分读起来令人感到兴奋。无论是文学思潮所概括的广度或者作家作品研究的深度,都程度不同地向前推进了。这就使全书呈现出既新鲜活泼又谨严扎实的学术风貌。即使单纯从形式方面说,这部文学史也有一些新的特点值得人们关注,例如:空间上,将文学史的叙述面作了较大充实,真正覆盖到了抗战时期的大后方、根据地、沦陷区三类区域,覆盖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直至世纪末的海峡两岸诸地,因而可以说是真正覆盖到了全中国。时间上,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源头,上溯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也就是说,起点在甲午战争以前,而不是甲午战争以后,由原来的“五四”文学革命向上推进了约三十年。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下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