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

出版时间:2002-7  出版社:李岩、 黄匡宇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5出版)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2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广播电视新闻学(第2版)》一改过去广播、电视分著的情况,在理论和实务上将二者有机融合。理论方面广泛涉猎了新闻学、传播学研究的新成果,并贯穿了文化批评理论的基本精神,保持了新的研究视野;实务方面结合作者参与媒体活动获得的各种经验和媒体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有现实指导性和一定前瞻性的见解。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反映当今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结构和内容上都作了较大调整,充实了最新的资料和案例,进一步加强了广播电视新闻实务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新闻与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新闻工作者使用。

书籍目录

上编 广播电视概述第一章 广播电视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信息与通信技术第二节 广播电视与社会发展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发展史略第一节 广播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电视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第三章 广播电视制度与节 目规范第一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组织第二节 广播电视节 目第三节 广播电视机构与节目管理第四章 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第一节 伦理、道德与责任第二节 我国(大陆)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第三节 职业道德实践中的问题第五章 广播电视受众第一节 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第二节 受众调查的主要形式第三节 受众调查的研究方法第四节 受众调查及研究观念的变化第六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内涵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与共性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下编1 广播新闻实务第七章 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第一节 声音符号的特征第二节 广播语言符号的分类与作用第三节 广播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区别第八章 广播新闻写作第一节 如何写适合听的广播新闻稿第二节 导语的处理第三节 名字、引言、出处的使用第四节 必要的重复第五节 改写成最新的消息第六节 生动与情趣第九章 广播新闻节目编辑与制作第一节 广播新闻节目的文字编辑第二节 广播新闻音响的编辑第三节 广播新闻的串联第四节 广播栏目的编辑第五节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制作第六节 现场新闻报道的制作第七节 广播特写的制作第八节 谈话一电话直播节目第九节 录音一电话采访第十节 广播评论节目制作第十一节 广播新闻节目策划下编2 电视新闻实务第十章 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第一节 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的系统构成第二节 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第三节 电视新闻的非语言符号系统第四节 电视新闻语言的声画双主体关系第十一章 电视新闻节目总论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系统意识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系统的子系统类别第十二章 电视新闻节目分论第一节 电视时政会议新闻第二节 电视经济新闻第三节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第四节 电视新闻言论第十三章 电视新闻实务第一节 电视新闻采访第二节 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第三节 电视新闻文本的写作第四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参考文献原版后记第二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影响是媒体需要的。商业电台、电视台深谙其中之道理,十分重视对新闻主播进行明星塑造,极尽新闻主播个人之魅力,以便获得收听(视)率。这样,个人播报表现出来的权威性、好印象会影响听(观)众对新闻信息的评析和价值判断。4.视觉的作用与视觉印象对于现场报道而言,广播的现场音响和电视的现场景象扫描与音响播放,都能增加新闻传播的真实感。观众在收看电视的时候,大多会对新闻事件信以为真,除非他了解事件的内幕。经过选择和剪辑的新闻报道,就会“移花接木”、“瞒天过海”。例如,发生自然灾害时,电视台用其他场合的图像替代灾难现场;关于骚乱事件的报道是切入警察制服暴徒的画面还是暴徒向警察投掷石块、砸商店的画面,效果有很大区别。“电视镜头扫描而过,游目所及,使人更少能够思索,而印象已成”。例如,2008年3月14日,在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有一些西方媒体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对事实进行了不负责任的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网站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一个人站在车前,好像军车就要碾到这个平民了。其实,这张照片右边的一半被剪掉了,被剪掉的画面上,一群人正在向军车投掷石块。经过这样一番处理,施暴者反倒成了受害者。对于不了解真相或者对今日中国知之甚少的西方观众来说,这些图像留下的视觉印象,将会加深他们原有的对中国的偏见。5.访谈、辩论与议程设置广播电视通过访谈和辩论使人们对原来漠不关心的事情产生兴趣,将人们关注的热点变成议题,深入讨论。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面对面”、“新闻调查”等节目对于人们日常话题的影响和是非判断都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广播电视访谈节目或者评论类节目,不仅邀请多位专家就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这些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同时,还利用手机短信、网络言论等鼓励听众或观众发表看法、参与辩论(也有设奖品激励参与兴趣的)。由此,从表面看,广播电视搭建了公众公平发表言论的平台,在启发人们的社会责任,使人们达成共识,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编辑推荐

《广播电视新闻学(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广播电视新闻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这本书很新,我很满意
  •   专业书 很好 正品 书角有点摔坏了
  •   书籍不错,给朋友代买的,听说宝贝很好,给好评吧
  •   书应该是正版,摸起来挺舒服的。送快递的阿姨炒鸡好,炒鸡热情~~~
  •   考研必备书籍,物流很快,第一次在卓越买书,感觉很不错
  •   对广电方面帮助挺大。
  •   质量好,便宜,正版的!
  •   书的内容不错,正是我需要的
  •   上课要用 没有 其他意义 不做评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