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许庆瑞 编  页数:499  
Tag标签:无  

前言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从初版至今,全球与我国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全球范围内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竞争的空前激烈,企业要在这个环境中求生存、发展,必须依靠增强其核心能力、搞好战略管理、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与此相适应的是研究与发展这门学科自进入20世纪的80年代后,已同技术创新相结合发展成为“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  另一方面,从战略管理这门学科来看,已从一般企业战略管理向纵深发展,技术战略管理分离成独立的学科,使技术创新的战略内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根据这两个趋势,本书的编写大幅度增加了技术创新及其战略管理的内容,并将书名扩展为“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求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国政府和领导对技术创新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多次提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加强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的战略、技术创新的能力、机制与技术创新的体系。这些不仅是企业摆脱困境和培植持续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技术创新工程,并确定了一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城市。本书不仅可作为高等学校的教材,也可作技术创新管理的培训用教材和干部自学之用。

内容概要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突出了技术创新及其战略管理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实际需要增加了自主创新和全面创新管理两部分内容。本书有五篇十六章,五篇的内容分别是: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战略与实施、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结构与实施、创新管理范式的演进——创新的组合与全面创新管理。本书的前身《研究与发展管理》获国家优秀教材奖,第一版获优秀教材二等奖。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科学与技术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 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第四节 研究、发展、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第五节 研究、发展和技术创新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第六节 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发展 第七节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篇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过程 第二章 研究与发展的性质、类型、内容与演变 第一节 科研劳动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研究与发展是产生(创造)知识的投入—产出过程 第三节 研究与发展工作的分类 第四节 研究与发展的演变 第五节 研究与发展的类型 第三章 技术创新 第一节 技术变革与技术创新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类型 第三节 技术创新过程的一般模式 第四节 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演化 第五节 技术创新与产品生命周期 第六节 技术创新的动态模式 第七节 二次创新的进化与动态模式 第四章 创造过程 第一节 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创造过程 第三节 创造性活动的环境因素 第四节 激发创造力的技术方法 第二篇 技术创新战略与实施 第五章 技术创新的战略框架 第一节 战略发展的两种基本思想与理论 第二节 竞争模型与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 第三节 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战略 第四节 动态能力模型 第五节 技术战略的分析方法与工具 第六章 定位及竞争环境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动力 第二节 竞争对手分析 第三节 技术定位评价与技术选择 第四节 评价技术的竞争优势与劣势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战略和小企业战略定位 第七章 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 第一节 技术轨道 第二节 革命性的技术:技术轨道的突破 第三节 技术路径图 第四节 技术路径图的方法 第五节 技术路径图实例 第六节 小企业的技术发展路径 第八章 技术预测与技术计划 第一节 两种技术变革 第二节 技术S形曲线的性质与功能 第三节 技术预测的方法与分类 第四节 外推法 第五节 前兆预测法 第六节 因果分析模型 第七节 前景法 第八节 概率法的特征 第九节 技术计划:战略规划与网络计划 第十节 基于能力的技术规划 第九章 资源分配与项目选择 第一节 资源分配问题 第二节 资源分配中的主要比例关系 第三节 研究与发展资源分配的趋势 第四节 研究与发展财务预算及资金分配 第五节 研究与发展项目的评价与选择模型 第六节 研究与发展的财务分析与评价 第三篇 技术能力与创新能力 第十章 技术能力与核心能力 第一节 能力及构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二节 技术能力及其构成 第三节 技术能力的发展 第四节 核心能力的概念与作用 第五节 核心能力的管理 第十一章 自主创新与自主创新能力 第一节 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自主创新的发展与比较 第三节 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篇 结构与组织实施 第十二章 技术信息流和创新源 第一节 组织科技信息流的任务与意义 第二节 科技信息流的渠道及其选择 第三节 技术创新源与领先用户 第四节 内部信息沟通及其组织 第五节 外部信息联系及其组织 第六节 技术桥梁人物的功能与成长过程 第十三章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和团队管理 第一节 优化结构及其相关的战略问题 第二节 研究与发展组织结构选择的要素:研究与发展中的集中与分散 第三节 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组织结构 第四节 矩阵式组织形式 第五节 团队及其组织 第六节 团队(小组)的管理与基层组织的特种功能 第七节 研究与发展的领导方式 第十四章 技术创新系统 第一节 技术创新系统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企业创新系统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 第五篇 创新管理范式演进——组合创新与全面创新管理 第十五章 组合创新范式 第一节 组合创新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组合创新范式 第三节 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协同 第四节 合作创新 第五节 战略联盟 第六节 创新网络 第十六章 全面创新管理 第一节 全面创新管理的实践背景 第二节 全面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全面创新管理的理论框架 第四节 全要素创新 第五节 全员创新 第六节 全时空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一个企业能否保持其经济持续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采用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下,经济虽然能取得一时的增长,甚至高速增长,但由于其经济系统转换效率的低下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最终不仅会制约其经济的增长,而且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给人民生活和持续发展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历史证明,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是一种必然趋势。  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特别是产品附加值的增加,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的增加。从而,以较少的资源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大大提高了经济系统的效率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包括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水平、工业化发展的程度及生产技术装备的水平、国民经济教育水平及劳动者的素质、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能力、国家与企业的管理水平,等等。  具体说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经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系列的多因素的变革过程。这种变革首先是从教育改革人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体制,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提供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的人才。  其次,从国家到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科技(主要是研究与发展经费上的)投入,使研究与发展部门有充足的经费、资源与试验手段,从而提供源源不断的研究成果。  其三,国家和企业有良好的中试基地和足够的中试力量,可以将研究与发展部门所提供的原样(样品)转化为可供生产的设计图纸和样本。  其四,企业有足够的制造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可以迅速地将样品经过试制,投入批量生产,保证按质、按量、按期生产出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商品。  其五,企业有强大的销售队伍、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能力,能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