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史学概论》编写组 编  页数:317  

内容概要

  《史学概论》所包含的内容在编次上的逻辑结构大致如下:首先阐述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这是史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基本问题,也是从事历史学学科学习和研究的首要任务。其次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是否应当有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作指导,人们是否可以完全排除自己的主观意向、思想而学习、研究历史,历史观在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等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历史、历史学与历史观第一节 什么是历史一、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二、人类客观存在的历史三、史家撰写的历史第二节 什么是历史学一、历史学的学科特征二、历史学的相关学科三、历史学的功能第三节 什么是历史观一、历史观是历史学的理论指导二、唯物史观产生以前的历史观第二章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第一节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一、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二、唯物史观创立的理论来源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实践第二节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客观基础一、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生产方式.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五、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第三节 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运动一、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三、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四、历史发展的动力五、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第一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以前的"新史学"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历史的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先驱者对中国历史研究的贡献二、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历史的理论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深入展开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创新和历史研究的新成就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国史学的理论创新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成就第四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性著作一、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著作l二、社会史、思想史著作三、中国近代史著作四、中共党史著作五、中国通史著作六、中国专题史著作七、世界史著作第五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当前任务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主要经验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当前任务第四章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一、实事求是原则二、历史主义原则三、阶级分析原则四、整体研究原则第二节 文献研究与考古研究的结合一、考古学与历史研究二、"二重证据法"第三节 历史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一、历史研究与经济学、社会学二、历史研究与地理学、人类学第四节 历史研究的比较方法第五章 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第一节 重视修史的传统一、重视修史与文明传承二、官修史书的传统三、私人著史的传统第二节 以撰写信史为目标一、秉笔直书的记事原则二、以信史为追求的目标三、历史的局限第三节 以经世致用为撰述宗旨二、经世致用是史学之社会性的必然要求二、历史撰述与历史经验三、读史明道与人生修养四、从史学中汲取历史智慧第四节 求真与经世的辩证统一第六章 20世纪西方史学第一节 20世纪前的西方史学一、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史学二、中世纪的欧洲史学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四、启蒙运动时期的史学五、19世纪的西方史学第二节 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一、倡导新史学二、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不断扩大三、历史学分支学科和跨学科史学方法四、关注现实和历史研究问题意识的加强第三节 20世纪西方史学主要思潮一、法国年鉴学派二、历史人类学三、全球史四、环境史五、历史哲学六、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第七章 历史编撰第一节 历史编撰的史料基础一、什么是史料二、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和运用第二节 历史编撰的旨趣和形式一、历史编撰的旨趣二、历史编撰的形式第三节 历史编撰中的叙事和议论一、历史编撰中的叙事传统二、史书的议论与历史解释三、历史著作的文字表述第八章 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第一节 理论素养一、理论素养的重要性二、历史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三、借鉴一切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第二节 专业素养一、“史家四长”二、历史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三、历史见识和史学见识四、历史表述的审美与规范第三节 道德素养一、精神境界二、社会责任三、学术操守阅读文献人名译名对照表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唯物史观将人类社会分为两个相对独立、却又紧密相关的部分,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这些生产关系共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对于社会的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称之为经济基础,它既是经济范畴的结构,又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等的制度和机构,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念。上层建筑构架于经济基础之上,但其构建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所以被视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人类的社会形态。唯物史观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种“制约”既表现为经济基础规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又要求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即:社会各种政治的、法律的制度和机构设施,以及思想文化范畴的种种观念形态,都是围绕着经济基础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相应地建立自身的制度和机构,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相应地进行调整,这一过程也就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表现在它既可能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相应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能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但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上层建筑迟早要被改变或抛弃。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

编辑推荐

《史学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史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版面结构不错,内容也不错
  •   资料很全,以后继续来买呀
  •   扯淡的教材,还远不如去看《史学要论》和《史料与史学》呢,人家那是大家手笔,就这,把马克思的招牌都搞臭了。。。
  •   考研的可以看看。但是对于其他的,没什么用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