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缪建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缪建东 编 页数:346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高等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规划教材”涵盖了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教育学科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新成果与新水平。这套教材体现了以下特色:一是教材的实践性。教育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各分支学科须着力处理好的关键问题。作为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材,该套教材打破了以往同类教材对教育理论的抽象阐述与枯燥呈现,用案例分析阐述理论内涵,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把教育理论变得生动并指向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凸显了教育学科的实践性。二是教材的先进性。教育学分支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涌现出很多新成就和新思想。这套教材在保证学科领域最基本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重新建构学科体系,注意吸收本学科研究的新成就和新思想,具有与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新水平,因而能够反映教育学分支学科新的变化和发展。三是配套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课程观念已由单一课程观向教育资源观转变,教学资源亦须由单一纸介质教材向立体化教学资源转变。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了这套教材的配套电子教案、辅教光盘、辅学光盘、试题库、学科素材库、课程网站等立体化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材的配套课程资源。此外,这套教材的主编都是在我国教育学科领域享有一定声望和成就的学者,他们知识广博而精深,思想先进,思维活跃,在高等院校里承担着相关课程的实际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基础和实践经验。由他们来组织编写教材,使这套教材的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我相信,这套教材一定能够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以及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与推动作用。我愿意向广大师生推荐这套教材,也相信这套教材的出版,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内容概要
《家庭教育学》由四个篇章组成。第一篇为总论篇,主要论述家庭教育学学科的性质、任务、问题及挑战以及家庭教育学的历史演进和研究方法;第二篇为理论上篇,主要深入研究影响家庭教育的基本因素,包括亲子关系、家庭互动和家庭文化等内容;第三篇为理论下篇,主要包括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内容;第四篇为实践指导篇,主要包括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重点问题和对策,以父母为教育对象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等内容。 本教材是为高等院校教育学类各专业、教师教育各专业编写的本科教学用书,也适宜作师范院校函授生、中小学教师进修教材,同时,也可为广大家长及教育一线老师提供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绪论 为什么要学习家庭教育学第一篇 总论篇第一章 家庭教育的学科发展第一节 家庭教育学的历史演进第二节 家庭教育学的问题和挑战第三节 家庭教育学的发展前景第二章 家庭教育的历史资源第一节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第二节 儒家文化圈中其他国家家庭教育传统第三节 西方国家近现代儿童教育观及家庭教育思想第四节 苏联教育家的家庭教育思想第五节 当代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实践反思第二篇 理论上篇第三章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第一节 亲子关系概述第二节 亲子关系中的教育要素第三节 亲子关系的传统与超越第四章 家庭互动:家庭教育的实践机制第一节 家庭互动的内涵第二节 家庭互动中的教育第三节 家庭互动过程中的教育机制第五章 家庭文化:家庭教育的价值内核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文化第二节 中国家庭文化的特征第三节 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第四节 东西方家庭教育文化对话与融合第三篇 理论下篇第六章 家庭教育的内容第一节 良好的家庭情感与家庭品质教育第二节 基本社会伦理与行为规范教育第三节 基本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教育第四节 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第七章 家庭教育的原则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循序渐进原则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因材施教原则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严慈相济原则第四节 家庭教育的教学相长原则第八章 家庭教育的方法第一节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第二节 以情意培育为主的方法第三节 以行为训练为主的方法第四篇 实践指导篇第九章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协作第一节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第二节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协作第三节 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协作的原则第十章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第一节 儿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第二节 少年期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第三节 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第十一章 不同类型家庭的教育指导第一节 不同代际家庭的教育指导第二节 不同子女数目家庭的教育指导第三节 特殊类型家庭的教育指导第十二章 父母成长与亲职教育指导第一节 父母成长与亲职教育指导原则第二节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第三节 社会机构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再次,家庭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时间最长。人的一生都在发展变化。自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要趟过的小溪和跨越的河流。通常我们将18岁以下的儿童称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主要角色任务是学着如何成人,家庭则为之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在这个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儿童逐渐生长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同时也习得了与家庭成员相互关爱和相互照顾的共处能力,并为将来要践履的父母角色、祖父母角色奠定了基础。在一个祖孙三代的完整的大家庭中,各个角色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不断完善。父母从孩子身上反思自己该如何做父母,子女又从父母身上学习怎样做子女。家庭教育的影响一直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2.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家庭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人独立生存的能力,包括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问题。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开放的心态、独立思考的习惯、与人相处的能力,归根到底都与一个人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有关。好的家庭教育为一个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意味着一个人做好了接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准备。倘若家庭教育并未为此奠定好基石,人就会变成“不可教”、“不好教”的人。二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基础教育普及运动;第二次是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运动;第三次是从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方兴未艾的家长参与或者家校合作运动。从美英等西方国家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关注点上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促进作用。3.家庭教育对社会文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后记
本教材力求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特色:第一,在思想上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把握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家庭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梳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探讨家庭教育学在整个教育学科中的位置、家庭教育学的历史遗产、家庭教育学的理论贡献、家庭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第二,在内容上力求体现教育科学的逻辑性与时代性。在立足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科学的最新发展,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新成果,以及当代家庭教育的实践成就,力求准确、全面地阐述当代家庭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第三,在语言上力求通俗易懂、讲求逻辑。注重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结合,力图通过严谨通俗的语言把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基本讲清讲透。第四,在体例上,采用开放、互动的编写方式。在形式上采用案例分析、关键术语重述、资源链接、反思探究等方式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希望读者通过《家庭教育学》的学习能够对家庭教育内在规律和特性有所认识,从而提高自觉运用家庭教育科学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的能力。全书作者分工如下:绪论、第一章、第二章,张永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缪建东;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邵泽斌;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殷飞。马玲、张守龙协助主编做了大量的统稿及校对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家庭教育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魏延娜同志为《家庭教育学》的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由于本人水平所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家庭教育学》: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审定教材,高等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