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贺国庆,于洪波,朱文富 主编  页数:569  字数:690000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等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的“高等院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规划教材”涵盖了教育学类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反映了教育学科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新成果与新水平。这套教材体现了以下特色:  一是教材的实践性。教育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学科,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学各分支学科须着力处理好的关键问题。作为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教材,该套教材打破了以往同类教材对教育理论的抽象阐述与枯燥呈现,用案例分析阐述理论内涵,突出实践教学的内容,把教育理论变得生动并指向教育实际问题的解决,凸显了教育学科的实践性。  二是教材的先进性。随着教育学分支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化,涌现出很多新成就和新思想。这套教材在保证学科领域最基本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重新建构学科体系,注意吸收本学科研究的新成就和新思想,具有与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新水平,因而能够反映教育学分支学科新的变化和发展。  三是配套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革。课程观念已由单一课程观向教育资源观转变,教学资源亦须由单一纸介质教材向立体化教学资源转变。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了这套教材的配套电子教案、辅教光盘、辅学光盘、试题库、学科素材库、课程网站等立体化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材的配套课程资源。  此外,这套教材的主编都是在我国教育学科领域享有一定声望和成就的学者,他们知识广博而精深,思想先进,思维活跃,在高等院校里承担着相关课程的实际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学术基础和实践经验。由他们来组织编写教材,使这套教材的质量有了可靠的保证。  我相信,这套教材一定能够在教育学类专业课程建设方面以及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与推动作用。我愿意向广大师生推荐这套教材,也相信这套教材的出版,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四编,共38章。古代教育编共4章,包括原始社会的教育、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古希腊的教育、古罗马的教育。中世纪教育编共3章,对中世纪前期和后期的西欧、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予以详细论述。近代教育编和现代教育编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发轫的“新教育”运动和思潮为分水岭,对主要发达国家和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状况予以介绍,其中近代教育编共15章,现代教育编共16章。
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试图贯彻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并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并举、宏观文化背景之概览与微观教育史实之透视兼用、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兼顾等原则,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对该章的基本史实和核心内容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理论分析和小结,体现了教材的准确性、权威性、前沿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理解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外国教育史课程的学生用书和教学参考用书,适用于教育学各专业、教师教育各专业本科教学,同时也适于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及硕士研究生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古代教育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教育
第一节 原始社会与原始社会的教育
第二节 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特征
第二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 古巴比伦
第二节 古埃及
第三节 古印度
第四节 古希伯来
第三章 古希腊的教育
第一节 古希腊城邦教育制度
第二节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第三节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
第一节 古罗马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基督教的兴起及其早期教育活动
第三节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第二编 中世纪教育
第五章 中世纪前期西欧的教育
第一节 基督教修行主义与修道院学校
第六章 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
第一节 拜占廷的教育
第二节 阿拉伯的教育
第七章 中世纪后期西欧的教育
第一节 骑士教育
第二节 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
第三节 新型市民阶层的教育
第三编 近代教育
第八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教育
第二节 人文主义学校教育
第三节 人文主义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
第九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新教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天主教改革与耶稣会派的教育
第十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活动和著作
第二节 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第三节 论普及教育
第四节 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第五节 论学前教育
第六节 教学理论
第七节 论学制
第八节 论道德教育
第九节 论教育管理
第十一章 启蒙运动与教育
第一节 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发展
第二节 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第十二章 17-18世纪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和美国的教育
第一节 英国的教育
第二节 法国的教育
第三节 德国的教育
第四节 俄国的教育
第五节 美国的教育
第十三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和社会政治观点
第二节 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第十四章 19世纪英国的教育
第一节 初等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节 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创建与大学推广运动
第四节 斯宾塞的科学教育观
第十五章 19世纪法国的教育
第一节 拿破仑教育改革
第二节 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十六章 19世纪德国的教育
第一节 国民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民教育机构
第二节 三种类型中学并存的格局基本形成
第三节 柏林大学的创建与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福禄培尔、第斯多惠、洪堡的教育思想
第十七章 19世纪俄国的教育
第一节 19世纪俄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第十八章 19世纪美国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 公共学校运动与义务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确立
第四节 贺拉斯·曼的教育观
第十九章 19世纪日本的教育
第一节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节 日本近代教育的创立与发展
第三节 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
第二十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与教育活动
第二节 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第三节 论和谐发展的教育
第四节 教学理论及其心理学基础
第二十一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 教育目的与过程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
第二十二章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第四编 现代教育
第二十三章 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革新运动
第一节 欧洲新教育运动
第二节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第三节 欧美实验教育学
第四节 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
第二十四章 20世纪前期英国的教育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伙伴关系”的形成
第二节 现代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罗素和沛西·能的教育思想
第二十五章 20世纪前期法国的教育
第一节 中央集权教育管理体制的加强
第二节 统一学校运动与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二十六章 20世纪前期德国的教育
第一节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 纳粹时期的德国教育
第三节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理论
第二十七章 20世纪前期苏联的教育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调整
第三节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凯洛夫的教育思想
第二十八章 20世纪前期美国的教育
第一节 中等教育大众化与公共学校教育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 初级学院运动与高等教育的扩充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密斯一休斯法案》的颁布
第二十九章 20世纪前期日本的教育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的整顿与扩充
第二节 战时教育体制的建立与崩溃
第三十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教育是什么
第三节 教育的目的
第四节 课程与教学论
第五节 道德教育
第三十一章 20世纪后期英国的教育
第一节 1944年《巴特勒法》的实施
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教育的调整与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期的教育改革
第四节 21世纪初期英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第三十二章 20世纪后期法国的教育
第一节 《郎之万一瓦隆计划》与二战后法国教育的重建
第二节 20世纪50-8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教育发展
第三十三章 20世纪后期德国的教育
第一节 二战后联邦德国教育的重建
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联邦德国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 两德统一后德国的教育改革
第三十四章 20世纪后期苏联与俄罗斯的韵
第一节 二战后苏联教育的调整与发展
第二节 20世纪60-80年代的苏联教育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苏联的教育理论
第四节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十五章 20世纪后期美国的教育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教育改革
第二节 《国防教育法》和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四节 20世纪80一90年代的教育改革
第五节 新世纪的教育改革
第三十六章 20世纪后期日本的教育
第一节 美军占领时期日本教育的重建
第二节 经济迅速增长时期日本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成熟化社会时期日本教育的改革
第三十七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第一节 存在主义教育思潮
第二节 分析教育哲学
第三节 永恒主义教育思潮
第四节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
第五节 社会改造主义教育思潮
第六节 终身教育思潮
第七节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
第三十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教育
第一节 印度的教育
第二节 埃及的教育
第三节 巴西的教育

章节摘录

  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教育活动所涉及的范畴也日渐扩大,教育内容不断丰富。综合而言,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生产劳动的教育。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性活动。在原始社会的部落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保证部落所需的基本给养,每名有劳动能力的成员都必须从事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掌握必要的生产技能和劳动技巧就成为部落对每个成员的必然要求,年长一代向儿童传授基本的生产劳动经验也就成为原始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生产劳动教育的内容也随着原始社会人类劳动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发展。在旧石器时期,人类劳动主要局限于采用简单的打制石器进行狩猎、捕鱼和采摘等。在劳动过程中,少年儿童往往会跟随成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成人则会有意识地将工具的制造与使用、渔猎与采摘食物的技巧等劳动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在共同劳动中学习基本的生产技能也因此成为这一时期教育的主要形式。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类型众多、制作精致的磨制石器大量出现,人类也开始制作和使用骨器、陶器等新器具,在距今约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地区的居民甚至掌握了冶铜技术并制成青铜工具。与简单的打制石器相比,这一时期出现的磨制石器、骨器、陶器和青铜器的制作更复杂,工艺要求也更高,因此对年轻一代进行此方面的教育更加必不可少,少年儿童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此外,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并得到发展,与此相关的劳动技能显然也是这一时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对于原始人类而言,“谁都不可以没有生产的知识”。②这些知识是原始社会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外国教育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内容不错,可以当做教材读读……
  •   不错的教材,喜欢
  •   不错哦。。。。。。。。。。。
  •   书很好,快递也很快,以后就在这里买书了
  •   考试用的书籍,还没认真地去看,
  •   古代教育,原始社会教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