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承晋 编 页数:250
前言
教育部2006年教高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依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过程必须坚决落实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全面实施“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学校与行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教材,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编写符合上述要求的高职高专专业教材已成为教材建设的当务之急。 “纺织企业生产管理”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编写教材过程中,为了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教材特色。在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服装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纺织企业生产管理”课程大纲、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原则,并编写了参考样章,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讨。教材编写团队中,既有长期在企业工作而且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有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们共同参加课程研讨和教材编写,有效地打通了教学和工作两个环节,使之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教材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培养目标,以企业生产管理的应用知识为依托,以实用为目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纺织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选用了近年来推广应用的管理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的研究成果,力求突出重点、联系实际、通俗易懂、体现特色。在每一章讲授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皆有相关的案例或知识链接,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拓宽知识层面,每章之后皆有思考与练习(包括讨论题和实训项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做一体”的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建议本教材授课时数为72课时(含实践课时数18课时),也可根据需要选讲有关内容。 本教材由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刘承晋任主编,并负责编写了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六节以及所有章节的相关链接、思考讨论题和实训项目等,山东省济南工程技术学院高娜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陈永顺编写了第二章,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李黎明和四川省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罗建红编写了第三章,滨州职业学院邵珠莲和山东立丰纺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郭鹏编写了第六章第一节至第五节,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李晓英编写了第七章。全书由刘承晋负责统稿。 本书承蒙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工秦贞俊主审,他结合自己多年在纺织企业生产管理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在编写中还参考了许多其他相关资料和书籍,在此,对这些作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纺织企业生产管理》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服装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是为适应我国纺织行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为培养纺织行业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编写的。 《纺织企业生产管理》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理念,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尽可能按照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要求来构建教材内容;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力求体现教材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努力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文字上尽量准确、通畅。 全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纺织企业生产管理概述、生产计划管理、轮班组管理、现场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环境管理。 《纺织企业生产管理》不仅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纺织集群类各专业的生产管理教材,还可以作为纺织企业基层和中层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纺织企业生产管理概述第一节 纺织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二节 纺织企业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第二章 生产计划管理第一节 生产计划第二节 牛产作业计划第三节 生产计划的实施第四节 ERP在纺织企业中的应用简介第三章 轮班组管理第一节 轮班长(工长)岗位概述第二节 轮班建设第三节 班组建设第四章 现场管理第一节 现场管理概述第二节 现场运转管理第三节安全文明生产第四节 现场宣传第五节思想政治工作第六节 企业文化第五章 技术管理第一节 设备管理第二节 操作管理第三节 工艺管理第四节 仓储管理第六章 质量管理第一节 质量管理概述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第三节 质量管理中的数据第四节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第五节 ISO9000族标准与质量体系第六节 其他管理方法简介第七章 生产环境管理第一节 温湿度与产品质量的关系第二节 温湿度控制与调节第三节 车间除尘附录 “纺织企业生产管理”课程标准(建议稿)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在人才与职工队伍的稳定上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兴旺发达之本。尽管纺织工业发展迅猛,但企业技术人员数量少、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低、生产管理水平差的情况比较严重。例如,在私营纺织企业,职工大多数为农民工,往往未经培训直接上岗,其上岗后短时间内的操作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可想而知;现在纺织机械设备大量应用电子技术、变频技术、微处理器和网络技术等,懂专业、会修理、能操作、善管理的高技能机电一体化复合人才非常紧缺;由于近些年来纺织企业在企业地域、工作环境、劳动强度、薪水等方面不尽如人意,职工队伍稳定性差,甚至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若职工流动频繁,不仅会导致机器开t不足,无法正常接单,而且操作技术不稳定,加大了产品质量的波动,降低了生产效率。高技术人才缺乏和职工队伍稳定性差的问题已成为企业结构调整、产品创新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瓶颈。 (三)在生产效率上 企业生产追求的最终是利润,它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来实现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就不会有竞争力。生产现场管理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并且企业每个部门每位职工的工作质量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生产效率。设备陈旧、稳定性差、故障率高,职工操作技术差,人员频繁流动,原料制成率低,车间温湿度不符合生产要求,疵点次品多等,这些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而由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方法、制度、措施、执行力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则是间接的、不易察觉的,但它影响是深远的,是更重要的因素。 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不断地消除浪费,生产中的浪费既包括缩短机械使用寿命、机物料损耗多、次品废品多、原料制成率低等直接浪费,也包括供应脱节或过剩、工作窝工、出勤率低、工伤等间接浪费,还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繁杂、人员冗余、办事效率低、工作质量差、政令执行不力等工时浪费。
编辑推荐
其他版本请见:《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服装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纺织企业生产管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