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倪成伟 编 页数:271 字数:420000
前言
财政学与金融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们包括了公共财政学和现代货币银行学的主要内容,而这两门课又是教育部所确定的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财政与金融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个工具,核心在于财政的无偿分配和金融的有偿分配,在英文中同为“finance”一词。因高职高专教育学制所限,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均将两课合并,开设“财政与金融”这一课程。 在总结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国家精品课程能力本位改革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财政与金融》教材。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力求体现以下特色:①财政金融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阐述力求精练,除必要的理论阐述外,对理论自身的论证过程以及部分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金融理论知识作了删除;增加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现代金融市场以及对外金融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②注重运用基本理论对现实问题加以分析、思考的内容。在传授财政与金融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③本书以“边学、边练”的编排形式出现,通过案例、延伸阅读、学习活动等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环节,尽量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此外,为了便于教学,每章还设置了“学习目标”,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本章的核心内容和目的要求,并附有“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和“实践与训练”,以便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训练的能力。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J和规格,以及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撰写。全书共13章,吸收了最新财政金融理论的应用成果和我国最新财政金融方针、政策和制度等相关内容,结合国家精品课程改革要求,科学地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财政收支、税收、国债、国家预算、货币、信用、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业务、对外金融活动、货币均衡与通货膨胀或紧缩,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和技能。本书新颖实用,注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每章设置了“学习目标”,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本章的核心内容和目的要求,每章用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科学思维,文中增设“延伸阅读”和“学习活动”,并附有“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和“实践与训练”,以便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训练的能力。本书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学生,同时可供五年制高职、中职学生使用,亦可作为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参考读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财政导论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市场失灵与我国财政转型 第三节 社会公共需要与公共财政职能第二章 财政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及其影响 第四节 财政支出效益第三章 财政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 第三节 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第四章 税收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第二节 税收制度 第三节 我国现行主要税种 第四节 国际税收第五章 国债与国债市场 第一节 国债的特征和功能 第二节 国债管理 第三节 我国国债市场第六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组成和原则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决算 第三节 预算管理体制第七章 金融导论 第一节 金融概述 第二节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三节 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四节 金融机构体系第八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金融工具 第三节 货币市场 第四节 资本市场第九章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构成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第十章 中央银行及其业务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构成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国际收支 第三节 国际金融市场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债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第十二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均衡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紧缩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货币政策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财政导论 案例导入 路灯为所有行人照明 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向改革带来的发展和繁荣是有目共睹的,但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只能解决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获得个人消费的私人产品(或物品)的供需问题,而诸如国防、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环境、社会保障、基础科学等公共消费的公共产品(或物品),或者那些单个企业无力承担的社会工程,那些单个经济部门无利可图而不愿涉及的公益领域,那些关系到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建设项目等,市场不会自发地提供,而只能由政府来供给。这是由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因为私人物品,即由个人消费的物品,具有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但公共物品,即由集体(公共)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与私人物品正好相反,它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例如,路灯是一种公共物品,一个人无法阻止其他行人利用路灯照明,即非排他性;同时,某人利用路灯照明也并不影响剐人行走照明,因为路灯可以为所有过路人照明,这就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们在消费这类产品时,往往都会有不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车者”,这种情形不会影响他人消费这种产品,也不会受到他人的反对。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只要有公共物品存在,“免费搭车者”就不可避免。这样,私人企业如果提供公共产品,就无法收回成本。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力求体现以下特色:财政金融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理论阐述力求精练,除必要的理论阐述外,对理论自身的论证过程以及部分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金融理论知识作了删除;增加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现代金融市场以及对外金融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注重运用基本理论对现实问题加以分析、思考的内容。在传授财政与金融基本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本书以“边学、边练”的编排形式出现,通过案例、延伸阅读、学习活动等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环节,尽量达到互动教学的目的。此外,为了便于教学,每章还设置了“学习目标”,提纲挈领地介绍了本章的核心内容和目的要求,并附有“本章小结”、“思考与练习”和“实践与训练”,以便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训练的能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