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卫兴华//张宇 页数:291
Tag标签:无
前言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它在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可以为我们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规律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有利于提高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与历史上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本不同,他们不是从人类公平、正义等理性原则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想未来的理性王国,而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的深刻分析,从中发现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种种物质因素,发现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特征。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社会主义已不是人们头脑的主观想象,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本身提出的、用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必然方式。私有制下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只能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有计划的生产来代替;公有制的建立也就必然使一切阶级剥削和压迫被为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而进行的生产和分配所代替,等等。因此,这种基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内在矛盾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深刻分析而得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经济关系基本特征的理论,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由于这些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或原则,因而它直接规定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目的和实质,指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已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所证实,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有计划发展等科学理论,已经通过亿万人民的革命实践而变为现实。这些理论的科学性也将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所不断证实。
内容概要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2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国外经济理论研究的有用成果,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规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以及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新的现实作出了理论上的阐述和说明。本书是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课程最新参考教材,也适合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和党政干部学习使用。本书配套教学课件,免费赠送教师。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详情请参看书后的“教学支持说明”或向高等教育出版社驻当地的教学服务中心联系。
作者简介
卫兴华,1925年10月生,山西五台县人。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任南京大学、福建师大、郑州大学、山西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任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宣教团宣教员,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顾问,山西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山西省博士后流动站顾问,中国《资本论》研究会顾问,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秘书长,美国传记研究会研究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系主任、《学报》总编辑、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和理论经济学分会主席。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科规划小组成员,中国老教授协会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名誉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张宇,1964年生,陕西省榆林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经济学系主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市场社会主义反思》(北京出版社,1999)、《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范式》(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转型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模式的理论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术月刊》等报纸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曾主持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制度变迁: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等课题的研究。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政治经济学课题组首席专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程第二节 马列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特征的论述与我国的实践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第四节 有效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第五节 农村土地制度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四节 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曲折发展过程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和基本特征第六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矛盾与选择第四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与中国改革模式第一节 过渡问题的产生第二节 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第三节 中国经济转型的性质第四节 中国改革模式的实质和基本经验第五节 经济转型的新阶段与新特点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第一节 按劳分配原则第二节 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第三节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第四节 建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收入分配体制,扭转收入差距过大趋势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与影响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政策演变和意义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第四节 利用外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第五节 推进“走出去”战略第六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道路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奇迹及其解释第三节 “五个统筹”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四节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五节 完善产业结构第六节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调节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的模式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第三节 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第四节 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第五节 转轨时期的通货膨胀问题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八)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开放理论也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一理论包括以下主要的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九)自主创新和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判断我国战略需求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编辑推荐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2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