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黄秀梨,辛明秀  页数:405  
Tag标签:无  

前言

  《微生物学》(第3版)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于1998年出版,用作高等师范院校微生物学教材,并被许多农、林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用作微生物学教材和考研的重要参考书。于2003年出版第2版,同时被列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6年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助光盘与教材一起出版发行,2006年《微生物学》(第2版)曾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微生物学》(第3版)努力做到内容新颖,接近国内外微生物学发展的前沿,保持教材的先进性;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优化课程体系;图文并茂;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启发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第3版更具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读性。第3版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改和补充:1.内容更新,在内容安排上更科学合理,条理更清楚。如在原核微生物一章,增加了极端环境微生物和古菌内容;病毒一章,增加了新兴病毒一节;微生物代谢一章,对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能量代谢进行重新安排,使内容更合理;遗传与变异一章,补充了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基因组研究现状等内容;微生物分类一章,增加了微生物系统发育学研究。全书增加了新的一章,即微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突出微生物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其他章节也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科发展情况进行了内容的调整和更新。对每章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更换,体现了微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内容概要

本书(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6年曾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书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实用性。全书共分12章,包括:绪论、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微生物生态及微生物资源开发、微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传染与免疫及微生物的分类等内容。本书内容全面,简明扼要,取材新颖,文字简练,图文并茂。每章均有英文摘要和英文大纲以帮助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能力;每章均有“研究进展”,对当前学科进展作简要介绍;每章除设有复习题、扩展思考题外还有考研提示、网上探究、参考文献和重要名词中英对照,利于学生掌握本章核心内容,引导学生对某领域的深入探讨和思考,便于读者查阅和参考。本书还附有内容丰富的教学辅助光盘。   本书特别适用于高等师范院校用作本科生的微生物学教材,也可作为农、林等其他高等院校教材和供微生物学工作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二、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四、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地位  研究进展  考研提示  复习题、扩展思考题和网上探究  参考文献  本章重要名词中英对照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 细菌    一、细茵的形态及观察    二、细茵细胞的结构    三、细菌的繁殖方式及群体(茵落)形态  第二节 放线菌    一、放线茵的形态与结构    二、放线茵的繁殖    三、放线茵的茵落  第三节 蓝细菌    一、蓝细茵的形态与结构    二、蓝细茵的繁殖  第四节 古菌    一、古菌简介    二、典型的极端环境微生物  第五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    一、立克次氏体    二、支原体    三、衣原体    四、螺旋体  研究进展  考研提示  复习题、扩展思考题和网上探究  参考文献  本章重要名词中英对照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节 概述    一、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    二、真茵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三、有关真茵的几个名词    四、研究酵母茵和霉菌的意义  第二节 酵母菌    一、酵母茵的形态和结构    二、酵母茵的繁殖    三、酵母茵的培养特征    四、几种酵母茵  第三节 霉菌    一、霉茵的形态和结构    二、霉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结构    三、霉菌的培养特征    四、霉茵与其他微生物的比较    五、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几种霉菌 研究进展    考研提示    复习题、扩展思考题和网上探究    参考文献    本章重要名词中英对照第四章 病毒  第一节 概述    一、病毒学的发展    二、病毒的特点及定义    三、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学第十章 微生物在实际中的应用第十一章 传染与免疫第十二章 微生物的分类附录Ⅰ 微生物名称拉中对照附录Ⅱ 微生物名称中拉对照附录Ⅲ 国外重要微生物学相关期刊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三、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一)我国古代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在人类发现微生物之前,实际上就已猜想或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了微生物的存在,并在生产中应用它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4000~5 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已能用谷物制酒。酿酒的复式发酵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大发明,我国驰名世界的黄酒(善酿等)和白酒(茅台等),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产生的。直到19世纪末,欧洲人才研究了这种方法。红曲是我国古代的又一项重大发明,它既是一种无害的食品染料,又可入药。用微生物方法制酱为我国首创,2 500年前,我国已能利用微生物制醋、做酱。北魏(公元386—534)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最古老、最完整的一部农书,也是微生物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经典著作,书中已有制醋、制酱等方法的详细记载,并记述了不同的轮作方式,强调豆类和谷类作物的轮作制。前汉后期(公元前1世纪)的《范胜之书》中,已提到瓜类和小豆间作的种植方法。到18世纪30年代西方才开始使用轮作制,起码要比中国晚1 000多年。在认识病原和防治疾病方面,中国也先于西方各国。公元前6世纪我国已获知狂犬病来源于疯狗。公元2世纪张仲景提出禁食病死兽肉和不洁食物,以防伤寒。名医华佗(约公元141—208)首创麻醉术和剖腹外科,主张割去腐肉以防传染。公元4世纪葛洪在《肘后方》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天花的病征,并注意到天花流行的方式。种人痘以防天花,在宋真宗时已广泛应用,这是医学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应用免疫方法防治疾病的开端,后来才传到国外,并在种“人痘”的基础上发展成种“牛痘”。我国明末医生吴又可提出“戾气”学说,认为传染病的病因是一种看不见的“戾气”,传播途径以口、鼻为主。……

编辑推荐

  《微生物学(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6年曾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微生物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光盘里没东西,书装订还有问题
  •   很好也很快,希望亲们都来关注啊。
  •   同标题,替朋友买的,反映还不错。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