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李津逵//李迪华|主编:俞孔坚 页数:204
Tag标签:无
前言
景观设计学是对于土地及土地上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的分析、规划、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尤其强调对于土地的监护与设计,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与建筑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市政工程、环境艺术、自然保护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并需要地理科学、土地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气象与气候学、文化遗产、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美术等诸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支持。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背景下,景观设计学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愈显重要:业已觉醒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需要编制能够满足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规划方案;严峻的人地关系危机,需要对土地进行精明设计,提供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以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不断恶化的当地环境、丰富的乡土景观与文化遗产资源的保存与可持续利用,以及当地人对适宜于人类生存环境目标的追求,需要透彻理解土地及发生在土地上的一切自然的、生物的、人类活动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全球性水和能源危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全球视野、土地伦理和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协作。 值得庆幸的是,对这些问题和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学者和业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社会,都强烈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并赋予景观设计教育界崇高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培养出国家急需的立足本土、面向全球,能从当地、中国到全球的不同尺度认识人地关系,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人才。 中国的景观设计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学科建设与教学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在这个阶段,各个高校之间的密切交流与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景观设计学教育参考丛书》就是这样一个新的平台,将以收录全国咯个高校成功的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案例为主,为开展相关专业教育的院校提供广泛的展示、交流与共享的机会,共同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我希望,《景观设计学教育参考丛书》的每一部都成为中国景观设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里程碑。
内容概要
《对土地与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收录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首次“景观社会学”课程9个专题的研究报告,内容涉及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与农民、城中村、城市与社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街道人性化、城市记忆、城市公共艺术等不同领域。迈出了我国景观设计学专业教育中对土地与社会进行观察、理解与探索的第一步。
书籍目录
“景观社会学”是怎样开设的专题1 城市规划中的农民参与——以佛山市顺德区逢沙片区为例专题2 高速城市化区域的土地变迁及面临问题——以宝安区S村为例专题3 工业区商业化改造研究——以深圳市宝安区宝城25区为例专题4 城市空间的社会记忆专题5 企业营造城市公共空间的商业运营和设计专题6 深圳高新科技园区交往空间使用情况研究——POE(使用状况评价)方法的实际运用专题7 城市街道人性化问题研究——以深圳市华强北路为例专题8 社区交往空间调查——以深圳市熙园住宅小区为例专题9 城市公共艺术的社会功能研究——以“深圳人的一天”雕塑群为例
章节摘录
各专题的指导教师并不具有社会学的专业背景,使用社会学方法是我们对同学们提出的要求。指导教师把同学们带进项目的实际情景,同学们要自己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在我们设定的方向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为可观察的变量,设计研究方案。这就需要他们去创造性地学习。我们请社会学系高年级的同学参加景观社会学开题会,要同学们去向社会学系的同学请教。这种带着问题的学习非常有效,记得研究街道人性化专题的景观专业学生在课堂讨论时说,“社会学系的同学告诉我们,社会学的方法就是面对活生生的人”。 这种方法论上的要求,表面上看,超出了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其实,凡在专业上成功的人士,实践上都是社会工作的行家。这种要求对于他们来说一点就通。而且这样的研究角度恰恰是他们长期困惑、渴求的,因此指导同学们的过程其实对各位指导教师的事业也是一种促进。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一旦走向社会,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自然就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去克服研究中的困难。在顺德,同学们可以在一个陌生的村庄里找到顺德学院的同学,成为人户访谈的向导。他们其实渴望与陌生人群交流,渴望倾听不同阶层的想法。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接触社会的窗口,一个接引的契机,一种成长的环境。正如爱因斯坦曾说过的那样,一群好学上进的年轻人在一起,即使没有老师也能健康成长。 可以说,景观社会学的平台是学校与各位指导教师共同搭建的,但在这个平台上最出色的角色是同学们,最精彩的情节是同学们在走向社会之后主动地研究和学习。 当我们坐在教室中听取每一小组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的时候,常常会为他们在研究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感动。研究雕塑“深圳人的一天”的同学访问当地社区居民,这一组雕塑对他们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时,最初得到的回答是“无所谓”。但是同学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假如这组雕塑搬到其他地方你会感觉怎样?”受访者们断然反对,这种态度揭示出,雕塑已如阳光空气一般与社区生活不可分离了。这样的好问题我设计不出来,同学们进入课题的情景中,他们设计出来了。他们给予我们巨大的鼓舞。
编辑推荐
迈出了我国景观设计学教育中对土地与社会进行观察、理解与探索的第一步。《对土地与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为从事景观教育的工作者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模式,可作为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学、建筑学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