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康华光 页数:163
前言
本书名为“我的教学生涯,副标题为“溉中华兮增国光”,引白著者母校湖南岳云中学校歌歌词中的一句,意指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华民族增光。全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精选影集,第二部分为文字记述,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 本书是一本传记文学著作,回忆了著者从幼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学习、工作直至退休后的全部活动。全书文字记述部分共分十章,内容包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负笈岳云奠定基础,跨越两湖投考武大,院系调整来到华工,历经劫难意志更坚,编著高峰奖状频传,复出T作竭尽全力,交叉学科创新研究,桃李芬芳四海五洲,夕阳看好和谐亲情。这十章的内容概括了著者一生的学术活动历程,重点是教书、写书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历程,其间也以人文素养相衬托。 存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形成著者自己的警句如座右铭等,现条列如下。
内容概要
《我的教学生涯:溉中华兮增国光》是一本传记文学著作,回忆了著者从幼年、中年到老年的学习、工作直至退休后的全部活动。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精选影集。第二部分为文字记述,共分十章,包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负笈岳云奠定基础,跨越两湖投考武大,院系调整来到华工,历经劫难意志更坚,编著高峰奖状频传,复出工作竭尽全力,交叉学科创新研究,桃李芬芳四海五洲,夕阳看好和谐亲情。 著者的座右铭是学问思辩、攻必求克。最渴望的人生目的是求知和奉献。最大的幸福是团结协作、事业有成。最经常的业余爱好是阅读文学著作、欣赏文艺表演、观看体育比赛和学习诗词写作。健康长寿的奥秘是重视食疗、坚持运动。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在湖南岳云中学、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度过的。 《我的教学生涯:溉中华兮增国光》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各类在职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精选影集第二部分 我的教学生涯第一章 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故里家世启蒙时期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宝库赴新田小学学习第二章 负笈岳云 奠定基础五岳独秀的衡山考上岳云中学严谨的学风 严格的校规全面发展 突出数体抗日烽火 艰苦育人缅怀几位尊敬的师长一生中富有纪念意义的一段时光光辉的校歌 难忘的箴言第三章 跨越两湖 投考武大传奇式的赶考记赴武昌珞珈山报到武大早期的建筑群体--国之瑰宝半殖民地式的教学模式怀念几位恩师的教学风范人文政治生活留校任教 初登讲坛第四章 院系调整 来到华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整风运动与“反右”斗争“大跃进”中的教育革命编写工业电子学教材出任电工学教研室主任第五章 历经劫难 意志更红卫兵运动对“走资派”和“牛鬼蛇神”开展批判重登讲台第六章 编著高峰 奖状频传“文革”舌重新启动教材建设工怍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采访录认真对待读者的反馈意见第七章 复出工作 竭尽全力晋升副教授开展科学研究 招收研究生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格获准政治生命 执意追求第八章 交叉学科 创新研究由一项基础医学课题通往纵向课题之路研究工怍总结纵向课题的扩展与深入横向课题的申请关于成立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所的建议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研究昕正式成立迎接诺贝尔奖得主埃·内尔博士访问我校科学的对话--杨振宁参观华中理工细胞信使实验室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第九章 桃李芬芳 四海五洲我尊敬的导师康华光先生 瞿安连我的良师益友 陈大钦我印象中的康老师 张林康老师的学术才华和人格魅力 秦臻学富五车老而弥坚--忆恩师康华光教授二三事 徐涛我的博士生导师康华光教授 王培勇我尊敬的恩师康华光教授 杨岳峰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华光师门回忆杜文扬我在华中理工的那些年 陈良怡我心目中的康华光教授左坚第十章 夕阳看好 和谐亲情不平常的婚姻求学 事业 家庭教育后代德才兼备亲情之声注意保健延年益寿白头偕老喜摘钻石附录一 康华光年谱附录二 著作目录附录三 诗词集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负笈岳云 奠定基础 五岳独秀的衡山 “衡山,五岳之一,回雁①为首,岳麓为足,宇内之名山也。”这是自古以来对南岳衡山的简练描述,朱德元帅在南岳半山亭题碑“五岳独秀”。久负盛名的湖南岳云中学位于南岳的南麓,是国家级的绿色学校。 考上岳云中学 1940年春,家兄树楷携我到衡山县城参加岳云中学初中新生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有:国文、算术、公民、自然等,一天考完。考完后约一月即收到该校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我首次离家参加入学考试并收到该校的录取通知书,当然感到非常高兴。 岳云中学是湖南一所私立学校,创建于1909年,自清末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②。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办学精神,并在社会上享有“南有岳云,北有南开”的美誉。岳云中学的校址原在湖南长沙荷花池,由于日寇犯湘,校舍尽毁。1938年由长沙市迁往南岳镇,旋即转往衡山之北麓白果镇,白果镇位于湘江支流涓水之滨,这里虽然是一片农村景象,但有特殊的风味。当时白果镇上只有一条街,长约千余米,有若干小商店提供生活用品和学习文具,也有一两家小饭馆。 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用房都是租用当地的祠堂。高中部设在桐梓坳的周、刘两姓的祠堂内,离白果镇约4华里。分别住高中高、低年级的学生。编号分别为一、二舍,校机关设在一舍。初中部设在白果镇的周、赵两姓的祠堂,编号分别为三、四舍,位于涓水的两岸,楚南桥飞架南北,这就是初中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严谨的学风严格的校规 岳云的学风是严谨的,它以“勤、恪、忠、毅”四字为校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勤劳、守法、服务、坚强的素质。至于校规也是非常严格的,例如,在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学生在一学期内自由旷课4小时者予 以警告,满8小时者处丙罚一次,满12小时者处乙罚一次,满24小时者即勒令退学。 岳云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还反映在学习上。在成绩考核方面,凡数学、物理、化学、国文、英文五科有二科不及格者一律留级。毕业考试一门不及格者,不发给毕业证书。各科作业由教师规定应交次数和交卷时间,‘缺交一次作业作自由旷课一小时论。要求作业书写工整美观。 全面发展突出数体 岳云从高从严要求学生,所开设的课程门类齐全,物理、化学、生物均有实验与之配合,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几经搬迁,财力与物力极为艰难,但实验课照常开出,每位同学均能动手亲自操作,实属不易。例如,物理的力学和电学部分均有实验与之配合,以验证其基本原理。化学中的氢、氧、氯等气体均可由学生亲自动手制备。生物学实验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马铃薯的切片的结构,解剖一个鸡子等。这些实验都由授课老师亲自指导。 数学一科是岳云十分重视的课程,在初中阶段采用自编的《混合数学》作为教材,高中数学则用英文教材,如平面解析几何和立体解析几何;即使未直接用英文教材,也是用英文教材的翻译本,如范氏大代数、霍尔乃特三角学。重视数学课程的措施之一是,数学作业要用统一的方格纸书写,并用三角板对齐画等号。期末每人将自己的作业装订成册,同学们自发地组织展览,除校领导和教师检查外,同学们也相互观摩学习。重视数学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在全校实行数学会考,记得在1942年春季所举行的会考,考题涵盖了高初中数学课内容,总共200题,其中大部分是基础知识题,也有小部分推理题和运算题,要求2小时完卷。实践表明,这种会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效果良好。 岳云重视体育,首先规定体育一科考试不及格者留级。体育的方针是: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校每年春秋两季照例要举行运动会,以检验学生的体育技能的水平,高、初中的班际球类比赛也是经常性的。再者,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体育老师杨一南、李席丰等的齐心协力,学校培养了一支实力很强的体育队伍,在每届湖南全省运动会上,均能捧回许多奖杯,在全校展览,以激励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记得在白果时,常有校际的篮、排球比赛,有一次明德中学与岳云中学在桐梓坳二舍的操场进行排球比赛,操场四周的人工土梯上挤满了人,围个水泄不通,这说明岳云的体育风气很盛,群众性的拉拉队自然形成,我当时还是初中生,从白果镇赶来看球,要走4华里路,而且赶不上晚餐,直至岳云击败明德后才高兴离去。可以说,岳云是文武双全,武者指的就是“体育雄风”。 抗日烽火艰苦育人 从1940年春到1943年夏,正值抗日战争的高潮,日寇从武汉经长沙到衡阳,直袭贵州独山。在白果镇,我从初中第六十四班毕业后,免试进入高中第三十四班学习一年半,那时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是十分艰苦的。前已提及,我们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都是租用当地的几个姓氏的祠堂。学校的总务部门雇用当地民工以木条为骨干,用竹篾织成墙板,将大面积的房间分隔成若干小间作教室,有的还用泥浆糊在用竹条编织的板筋上,以挡风雨。学生的寝室多数是在楼板上开统铺,也有部分是使用从长沙老校区搬运来白果的二层铁铺。在统铺的楼板上,夏天臭虫蚊子活跃,夜间令人难以入睡。卫生条件也很差,简陋的洗澡间里没有淋浴,多用木盆盛水,因而造成皮肤病感染。其中以“闹疮”传染最普遍。至于膳食方面,糙米饭、农家菜吃得很香。同学们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保持旺盛的学习风气。 白果镇地处岳北,位于山区的边沿,由于夜间自习,灯火辉煌,1943年春的一个夜晚,敌机也不放过这个小村镇,在我们第一舍的对面山上投下了一枚炸弹。当时把我们吓得直往自己的书桌下躲藏,震破了我们老师的玻璃窗,幸好没有人员伤亡。这次轰炸更加激起我们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同时也更加激励我们奋发学习,学好本领,为打倒日本侵略者作贡献。那时流行一句话,即“星期日就是星期七”,同学们为了赶做家庭作业,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 白果这个名字,令人永远难以忘怀,镇上的楚南桥是我们经常来往的要道,桥下涓河的水,到了夏天,清澈见底,可见小鱼穿梭。离桥下行约500米处,有一座筒车坝,那是当地农民用来灌溉水稻田用的囊筒车昼夜不停地运转,看去很有意思。夏天,筒车坝是一个天然的游泳池,同学们在坝里游泳,别有一番风味。到了秋、冬季节,涓河的水流量大为减少,我们在楚南桥下的沙滩上练排球,记得那时我与同班同学黄德迈借了一个排球,星期天对撑,玩了一个上午。1943年春,我免试升人高中后,在二舍(刘祠)住了一年半,这边的风景独好,有山有水(小溪),一到春天,青蛙嘈春,仿佛一个天然的交响音乐堂,到了农历四、五月,田间禾苗长得一片绿油油的;晚饭后散步,空气特别新鲜,好似人间仙境。 缅怀几位尊敬的师长 岳云中学之所以办得很有特色,文武双全,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何炳麟老校长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勤、恪、忠、毅”为校训,以学校为家,团结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何校长提出的“校友治校”的口号,得到许多老校友的响应,招之即来,来之能战,例如数学课程谭创余老师,除讲授数学外,还兼任教务主任多年,名师荟萃,保证了教学质量。 下面以我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回忆几位师长的教诲,受益匪浅。 老校长何炳麟先生的教育思想 岳云母校1988年八十周年校庆的时候,我作为岳云武汉校友分会的会长,在校友们的倡议下,成立了“何炳麟教育思想研究会”,一个班底,两块牌子,随后每年校友分会开会时,主题仍是研究何炳麟教育尽想。根据校友们的发言和讨论,何炳麟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如下: 1.早年考取官费留日,在日本学习电气科学五年(1903--1908)。在此期间结识了一批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特别是受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思想影响,产生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民族感情。 2.回国后教数学中的几何学,编写几何学教材,为办学打好了基础,也为重视数学学科奠定了理念基础。 3.1912年起,何炳麟就任岳云中学校长,他即时提出了“延聘好教师,招收好学生,办成好学校”的三好目标。 “用人唯贤,用人唯才”是他聘请教师的原则。至于招收好学生,老校长则以个人的威望和岳云中学的声誉,得到社会各界的慷慨捐助,用于招收免费的优秀学生。至于“办成好学校”,首先是制定“勤、恪、忠、毅”的校训,其次则是制定严格的纪律和形成严谨的校风,艰苦奋斗,卓有成效,使岳云享有“北有南开,南有岳云”的美誉。 4.岳云中学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全面发展,注重数体,文武双全。 5.民主办学是何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教学上的问题,他亲自组织广大教师讨论,以求得较佳的解决方案。对于学生,则实行值周生会议制度,以达到下情上达,上情下传,以解决教学上和生活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一时难解决的问题,也要向学生说明原因。 ……
编辑推荐
《我的教学生涯:溉中华兮增国光》名为“我的教学生涯,副标题为“溉中华兮增国光”,引白著者母校湖南岳云中学校歌歌词中的一句,意指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华民族增光。全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精选影集,第二部分为文字记述,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