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战国)荀况 著,李佐丰 选注  页数:368  译者:李佐丰 注解  

前言

二千年之学,皆荀学也。——谭嗣同下面,我们首先谈谈荀子的生平和他的思想,然后介绍《荀子》一书的内容。一、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一说人们尊称他为卿,赵国(今山西南部)人。荀与“孙”音近,故又称孙卿,孙卿子。约出生于周赧王二年(前313),约去世于秦王政九年(前238)。齐湣王末年(约前285),年轻的荀子来到齐国。当时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的稷下(临淄稷门附近地区)聚集了许多学者。荀子去的时候,齐国已经衰落,很多学者离开了齐国,荀子随即到楚国游学。至齐襄王执政(前283—前265)时,荀子和很多学者又回到齐国。荀子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学宫的主持人),是稷下最年长的老师。秦昭王四十四年(前266),应秦昭王的招聘,荀子来到秦国,对于秦国的治理多有称赞。后来荀子曾回到赵国,与临武君议兵,强调民心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继而又到楚国,春申君任用他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令(即地方官)。公元前238年,春申君去世。此后,年迈的荀子失掉官职,在家著书,死后葬在楚国兰陵。荀子历来归属于儒家,实际上他兼有儒家和法家两家的思想。从孔子、孟子那里,他接受了礼治、孝悌、任贤等思想,同时又从法家那里吸收了加强君权、统一国家的看法。荀子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综合在一起,构成了自己的学说。郭沫若说:“荀子是先秦诸子的最后一位大师。”这位大师的思想带有明显的总结性和批判性的倾向。后代的君王治理国家,在尊崇儒家的同时,又都接受法家的思想,所以不管他们对荀子取什么态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思想的影响。为便于阅读《荀子》,以下介绍荀子的思想及其散文的写作特点。先分五个部分简要介绍荀子的思想。首先谈他的天道观和性恶论。对天和人性的看法,是荀子认识世界的基础观点。然后简述他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这是荀子认识思考世界的基本思想方法。正是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他的政治、经济、教育和美学等方面的思想。(一)天道观和性恶论殷周时期,人们常认为上天主宰人间的一切。孔子心中的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天,有时又指自然的天。老子认为天是自然的、无意志的。而庄子则把人和天明确地区分开来,认为天是人以外的自然界。荀子一方面接受了道家天是自然界的观点,另一方面又继承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用在对待天的态度上。荀子指出,天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的变化,“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天论》),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天的一切变化,地上的一切灾异,都是自然界各种事物运动的必然表现。天是无功利目的的,它自然地生长万物,“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天论》)荀子认为天是客观存在,它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要“明于天人之分”。(《天论》)天意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社会的治乱也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日食(蚀)、月食(蚀)的发生,有时风雨不调,有时怪星出现,是每个时代都有的,这与政治并无关系。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天论》)这就是说,人是能管理天地支配万物的,所以人应该控制天地、利用万物,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而不是无所作为,听任天的安排。关于人性,先秦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跟他针锋相对,主张人性恶。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一种自然的属性,而情和欲则是本性的外在表现。他认为,人有各种感官欲望:“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性恶》)人还好利:“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馀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足。”(《荣辱》)除此之外,人还有嫉妒心,还好荣恶辱。当本性中的这些特点要追求实现时,就会表现出恶:争夺、残害、淫乱,等等。既然人性恶,就要对它加以改造。荀子认为想要改造本性,就要在圣人引导下通过后天的作为(荀子称为“伪”)来实现。具体地说,要通过三种途径去实现。一是老师的教育,要想改造本性,“必将有师法之化”(《性恶》)。二是靠环境和习俗的熏陶,他认为“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三是自己的努力修身,荀子很重视个人的学习和修养,《荀子》的第一篇是《劝学》,第二篇专谈《修身》。只要在以上诸方面作出努力,那么,人人都可以成为禹、舜一样的人。(二)认识论和逻辑学在认识论方面,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天论》)的观点,并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这就是说人是有认识世界的能力的,而世界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先是“天官”“意物”,进而则是“心有征知”。(《正名》)荀子所说的“天官”,是指人的眼、耳、鼻、口、身等感觉器官,“意物”是指感知;而“征知”则是指对知觉进行辨别的能力。荀子专门深入地论述了“解蔽”,这是说要解除认识中的片面性。他说“凡人之害,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并进一步指出,对于各种事物,只知一面,不知另一面,都可能成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解蔽》)进而总括说:“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的这个认识是深刻的,它近乎是在说:人们的认识总是有相对性的。他还论说了知和行的关系:“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荀子“正名”的思想是中国古代逻辑学中的重要成果。他处理了名实关系中的几个重要原则,并且对名称做了逻辑的分类,还提出了逻辑学中主要的思维形式。荀子提出制定名称的三条原则,它们是:(1)“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正名》),就是说既要沿要旧名词,又要制定新名称。(2)“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正名》)他在这里提出的“约定俗成”一直为后人认可。(3)名与实应尽可能一致,“异实者莫不异名”,“同实者莫不同名”。(《正名》)荀子还对名称作了分类。他根据事物的类别,把名称分为“刑名”、“爵名”、“文名”、“散名”等四类;又根据名、实特点,先把名称分为“单名”、“复名”,又把名称分为“共名”、“别名”。此外荀子还提出“名”、“辞”、“辩说”等不同的逻辑形式。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古代的名、实学说中综合有今天的逻辑学、语言学,乃至于文章学的内容,所以这些逻辑学中的成就,同样也是语言学、文章学上的重要成就。(三)政治思想在性恶论的基础上产生了荀子的政治思想。它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隆礼重法、尚贤使能和法后王。荀子是中国封建礼制理论的奠基人。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礼是治国的政治纲领性原则,是制定法律条文的依据。他说礼是“治辨之极”、“强国之本”、“威行之道”。(《议兵》)在荀子看来,礼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人性恶决定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可是财物却是有限的,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在人类群体中要实行礼治和法治。荀子认为,当人们组合为群体后,为了欲望,人们会互相争斗,为避免争斗,就要制定出一定的准则;在满足这种欲望的同时,又予以制约,这就是礼。所以《礼论》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所以礼也就可以归结为“养”与“别”两个方面。“养”就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礼论》)其次,礼还要求人们有固定的职业分工,如《王制》中所说“农农,士士,工工,商商”。荀子对于礼的认识,在先秦诸子中是比较深刻的,他是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来阐述这个问题的,所以也就较有说服力。在《礼论》、《大略》中,他还对各种礼作了具体的叙述,如祭礼、养生、送死等。对于荀子来说,礼是治国安民之本,是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修身》)在《荀子》一书中,始终贯穿着“隆礼”的思想。对于荀子的治国思想来说,只有礼是不够的,还要有法,这也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荀子所说的法,主要是指法律政令。荀子说:“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性恶》)在刑罚上,荀子反对血缘株连,提出“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君子》)是乱世的暴政。荀子反对不教而诛,他认为既要严于执法,又要加强教育,要引导人民懂礼,不要违法。“不教而诛,则刑繁而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富国》)关于礼与法的关系,他认为法要以礼为根据。《劝学》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在法与人的关系上,荀子更重视人,他说:“有治人,无治法。”(《君道》)还说:“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君道》)荀子说这是由于“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君道》)这就告诉人们,任何法总是要由人去执行的,如果没有好的执行者,制定出的法再好,也无法实施;有了优秀的执行者,好的法才能起作用。有鉴于此,荀子提出“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王制》),“用圣臣者王,用功臣者强,用篡臣者危,用态臣者亡”(《臣道》)的思想。尚贤使能是一般的君主都可以接受的思想,荀子指出,问题并不在于人们对这种思想本身的肯定性的认识,主要是去实行,“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能用贤”。(《致士》)在尚贤使能上,最重要的是择相,相国是百官之长,所以荀子说:“强固荣辱在于取相矣!”(《王霸》)他还提出奸臣之所以出现,是君主造成的:“凡奸人之所以起者,以上之不贵义,不敬义也。”(《强国》)荀子是法后王的,他说:“王者之制,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之不雅。”(《王制》)他还批评孟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非十二子》)其实,有时荀子自己也提法先王,如他说“儒者法先王,隆礼义”(《儒效》);“劳知而不法先王,谓之奸心”(《非十二子》);“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非相》)当然,在更多的情况下,荀子还是强调法后王的。荀子所说的后王,是指三代之王。其实孟子等人所说的“先王”,也常指三代之王。这样一来,荀子与孟子等人所主张的“法先王”,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荀子所说的法后王,与有些学说所主张的法先王,并无根本的不同,只是强调的重点不同。(四)经济思想荀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可以归结为四点:先义后利、重本轻末、节用裕民和开源节流。 在荀子看来,义和利是人们兼而有之的,“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大略》)对于个人来说,这两者的关系是“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辱》)也就是说,个人对于利的追求,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而是要把义与利正确结合起来,才能有利于个人,有利于经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大略》)这就是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要把义置于利之前。一个国家到底义在前,还是利在前,主要决定于君主:“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大略》)荀子所说的“本”主要是指农业,此外还有家庭手工业;“末”是指工商业。他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这是富国强兵的基础,“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天论》)为了加强农业生产,就要“省工商之数”(《富国》),“工商众,则国贫”。(《富国》)。虽然他主张重农抑商,但并没有否定工商的作用,而是主张要“财货通”。(《王霸》)节用裕民在荀子的经济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富国》)。所谓“节用裕民”,就是要节约用度,使百姓富足。只有百姓富足了,百姓才会积极生产,国家才会富强。为实现节用裕民,他提出“以政裕民”的思想,即通过政治手段减轻农民的负担。开源节流中的“源”是指农业生产,而“流”则是指粮食的贮藏。只有努力开发资源,节约开支,才能使国家富强。荀子说:“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富国》)开源节流的财政原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他以后的两千年中,人们无不把这种思想作为思考财政问题的重要原则。(五)教育和美学思想对人性恶的认识决定了荀子对教育和学习的重视。教育和学习的首要目标是产生一些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的大儒、雅儒,其次是培养一批务实的士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荀子在教育和学习内容上的要求是“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劝学》)所谓“始乎诵经”,就是要学习儒家的经典,而终极则要落实到“礼”。荀子所说的学习礼,不仅是书面上的学习,而且要去实践。所以在教育与学习的方法上,他很重视实践。他说“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乎行之而止矣”。(《儒效》)如果不能实践,那也就不能成为治国的人才。此外,他还强调良师益友的作用,重视客观条件的良好影响。“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汤、禹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性恶》)能成为有用的人才,终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他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的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教育、学习方法。对荀子来说,由于治国修身的准则都是“礼”,所以他还主张教育和学习的要义都在于专一。所谓专一,自然是专一于礼。在美学思想上,荀子也作出了贡献。在《乐论》中有比较集中的体现。荀子首先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而后又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音乐的作用。既能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又能使天下“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还论述了乐跟礼的关系:“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而《乐论》中对于鼓、钟等的乐象描写,对于我们认识古代乐器的象征性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荀子还对主体的心理状态对于审美判断的巨大作用作了很有见地的说明:“心忧恐则口衔刍豢而不知其味,耳听钟鼓而不知其声,目视黼黻而不知其状,轻暖平簟而体不知其安。故向万物之美而不能嗛也,假而得间而嗛之则不能离也。”(《正名》)除了上述思想之外,《荀子》一书还涉及他的军事、科技等思想,这里不再介绍。下面介绍荀子散文的写作特点。郭沫若说,荀子“以思想家而兼长文艺,在先秦诸子中与孟轲、庄周可以鼎足而三”。(《十批判书》)荀子的散文中心明确,结构严谨。《荀子》中的大多数议论性散文都有表现文章主要内容的标题,与此相应,文章中的观点、材料也比较集中。比如“劝学”、“天论”这样的题目,一看就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全文也常常是步步展开,层层推进,比较有说服力,还常有发前人所未发的思想。在中国议论文成长的过程中,荀子是个很有影响的奠基式的人物。荀子的散文有很强的论辩性。他最常反驳的对象是墨子,此外还有孟子、惠施等人。荀子的观点跟以上诸人相比,到底孰是孰非,还可以继续讨论下去。但由于双方对自己所持的观点都有较深入的思考,所以就使得这种论辩在内容上带有显然的深刻性,而在论说上则有较强的逻辑性。荀子喜用驳论,他的《正论》则全篇以反驳为主,对于驳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荀子的散文常用比喻、排比、骈句。先秦诸子散文常用比喻,荀子尤为突出。有时只用一个比喻,有时连用几个比喻,有时整段都用比喻,常有深入浅出之效。《荀子》一书中的排比、骈句,形式多样,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很有气势。荀子是“赋”这种文体的创始人之一,在散文中还时常加用韵语。这些对后世的文章都有影响。他的文章,读起来语句铿锵有力,又悠扬和谐。司马光说他“文富而丽”(《艺概》),用“富”、“丽”两字概括他的散文,突出了荀子散文的语言特点。二、《荀子》(一)成书概况荀子的著作起初可能是单篇流传,至西汉成帝时,由刘向整理校定,汇集成书,称《孙卿新书》,共三十二篇。《汉书•艺文志》的儒家中著录有《孙卿子》三十二篇。《隋书•经籍志》中所列的《孙卿子》为十二卷。唐代杨倞(jìng)(唐武帝时人)把十二卷分为二十卷,加上注释,并把书名改为《荀卿子》,简称《荀子》。现在人们所说的“今本”《荀子》,指的就是杨倞所编定的《荀子》。《荀子》一书的大部分内容为荀子自著。据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说,《君子》、《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等七篇或系门人弟子所记,又据郭沫若《十批判书》讲,《仲尼》亦系后人所作。《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说:“卿之学,源出孔门,在诸子之中,最为近正,是其所长。主持太甚,词义或至于过当,是其所短。韩愈大醇小疵之说,最为定论。”这部“大醇小疵”之作在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写作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秦统一中国曾有一定作用的韩非、李斯,就是荀子的学生。直到唐代,荀子始终为人们所看重,把他与孟子并称为儒家的两位大师。在宋代,儒者将《孟子》提升为经书,而把《荀子》斥为“异端”,他的地位一度下降。清朝时,对《荀子》的研究复活,渐成为清代的显学。当时著名的学者,如卢文弨、王念孙、王引之、刘台拱、郝懿行、俞樾等人都对《荀子》做了有益的工作。清末的王先谦(1842—1917)汇集清代的研究成果,作《荀子集解》,对杨倞至清代诸家学说网罗无遗,时而加入己见,也多可信。近人梁启雄《荀子简释》又作了一些校释。197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注释的《荀子新注》及杨柳桥的《荀子诂释》也作了一些研究工作。(二)内容概要荀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儒学的思想特点是:把“六经”作为指导言行的思想基础,发扬仁义,规范礼乐,倡导中庸,重视自我修身养性,主张德治,重视民生,推行教化。《荀子》一书基本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特点,又有些发展。我们把全书的内容分为8个组成部分,并拟定出名称,它们是:1修养,2二非,3治国,4四论,5三说,6韵文,7大略,8佚事。1“修养”包括全书的前四章:《劝学》、《修身》、《不苟》、《荣辱》。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推行教化,这四章体现了儒家的这个特点,作者从教育、道德、行为、荣辱等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索跟个人修养有关的问题。尽管相去已经两千多年,但荀子在这几章中所谈的某些道理,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2“二非”有两章:《非相》、《非十二子》。这是两章批判性的文字,表现了荀子论辩性的特点。前者批判相面,后者批判十二位有影响的学者。3“治国”包括全书的十一章:《仲尼》、《儒效》、《王制》、《富国》、《王霸》、《君道》、《臣道》、《致士》、《议兵》、《强国》、《君子》。儒家本来就以“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为宗旨,主张德治,重视民生,所以在《荀子》一书中,跟治理国家、统一天下有关的内容最多。以上十一章,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谈治理国家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六章,它们是:《仲尼》(统一天下之道),《王制》(王者的治国之道),《富国》(富国之道),《王霸》(治国的原则方法),《议兵》(军事思想),《强国》(国家强盛的方法);另一组谈跟国家治理有关的人物,主要有五章:《儒效》(不同儒生的作用),《君道》(为君之道),《臣道》(为臣之道),《致士》(招致贤士之道),《君子》(为天子之道)。对于身为儒家重要人物的荀子来说,谈论跟国家、君臣有关的内容自然最为重要,所以讨论得也充分。4“四论”有四章:《天论》、《正论》、《礼论》、《乐论》。《天论》、《礼论》、《乐论》分别论说荀子的天道观及与礼、乐相关的理论。《正论》是批驳当时流行的一些观点。《天论》是一篇见解深入的文章,常为后人称道;《礼论》、《乐论》中关于礼、乐的种种认识,对于人们深入认识古代社会都很有价值。5“三说”有三章:《解蔽》、《正名》、《性恶》。在《荀子》一书中,这三章可能是最有长远价值的优秀论文。《解蔽》主要讨论认识中的蔽以及如何解除蔽;《正名》考察名和实的关系,内心与外物的关系。这两章的内容都是作者深长思考后的成果,在先秦散文中也是极有分量的,今天读来仍能感到其中的智慧。《性恶》论说人性恶。在中国古代,人性到底是善,是恶,还是不善不恶,一直有争议。荀子坚持的观点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值得一读。6“韵文”有两章:《成相》、《赋》。这两章都是韵文,有较强的文学性。前者是运用民间文艺的形式说明政治思想,后者则是运用赋的形式,借物寓意来表达作者的理想。7“大略”只有一章:《大略》,是荀子的学生摘录和整理老师的言论汇集而成,内容丰富,涉及隆礼重法、圣君贤臣、尚贤使能、品德修养、教育学习等,其中不乏格言类的话。8“佚事”是全书的最后五章:《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这五章保存了古代一些富有启迪性的佚事。(三)选注说明根据大学生的情况,我们对《荀子》作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节选和注释。节选的前提是:在节选后,仍能保证对荀子作品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考虑删除《荀子》中的一些内容。首先,第三部分“治国”用了较多的篇幅来表现荀子的政治思想,这些内容跟今天的现实及年轻人的阅读距离较远,故多作删节。其次,有些观点和论述在各章中从不同的角度重复出现,如隆礼尊贤、等级名分之类的思想,对于这种重复出现的内容也适当删除。第三,有些内容展开得比较具体,估计这些具体的内容可能只有少数人感兴趣,一般读者兴趣不大,比如各种职官的职责、具体的葬礼礼仪等,一般删略。最后,论辩作用大,批驳内容多,认识作用小,正面内容少,比如对墨子的驳斥、《正论》中的某些驳论等,也适当删除。为注释《荀子》,我们参阅了古今各家的注本,有的语句,各家的理解和注释并不尽相同,我们通常只选取其中的一种说法,不作全面的列举,也不加妥否的讨论。注释语言力求简洁,以帮助读懂原作为度,不作更多说明。在注释之前,我们参考古今各家的研究对原作进行了校勘,对所涉及的衍文、脱文、讹字、错简等都作了更正。考虑到这《荀子(精选本)》的读者对象,这些与校勘有关的内容我们都没在注释中反映。给年轻读者提供一个《荀子》的较好的读本,是曾经年轻过的我们的愿望,是否能达到目的,很愿意听听各方面的意见。

内容概要

《荀子》为荀子著,共32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6篇,或系门人弟子所记。内容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思想。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阐述伦理政治思想的,有《性恶》、《礼论》、《王霸》、《王制》等篇。《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一个批判性的总结。《成相》篇以民间文学形式宣传为君、治国之道。《赋篇》包括五篇短赋,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荀子(名况,尊称荀卿),有“天行有常”、“人性本恶”、“法后王”、“强本节用,开源节流”、“正名”等主要观点,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其散文长于精辟说理。弟子有韩非、李斯等。

作者简介

李佐丰,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上古汉语研究。主要著作有:《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文言实词》(语文出版社,1994)、《荀子译注》(台湾建宏出版社,1998)、《古文精选》(金盾出版社,2002)等,另有“先秦汉语的不及物动词及其使动用法”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前言一  劝学二  修身三  不苟四  荣辱五  非相六  非十二子七  仲尼八  儒效九  王制十  富国十一  王霸十二  君道十三  臣道十四  致士十五  议兵十六  强国十七  天论十八  正论十九  礼论二十  乐论二十一  解蔽二十二  正名二十三  性恶二十四  君子二十五  成相二十六  赋二十七  大略二十八  宥坐二十九  子道三十  法行三十一  哀公三十二  尧问附:荀子出行路线图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荀子》汇集了荀子一生的思想精华,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治学方法、立身处世、学术论辨、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反映了荀子的思想体系和特点。《荀子》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十二篇,包括劝学、天论、解蔽、非相、王制和议兵等,同时根据学者的集解注释,对诸本中字词的不同诠释给予了更为精确的选择和校勘,力求将荀子文字优美、体例完整、最能代表其写作方法和风格的作品呈现给读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荀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很遗憾,是节选的,没有全文,也没有译文,寄过来的时候封面还被损坏了。
  •   本书是精选本,开本比较小,很适合装在包里、口袋里,方便在平时抽空背背。排版、纸张、印刷都还不错。比较喜欢的是注释详尽而没有那些无谓的评论,非常好!
  •   属于口袋书,价格不低,但质量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