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本社 页数:167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自第一版(1979年)出版以来,已有18年,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并符合国家有关新规定及新标准,我们在保持本书原有体系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其要点如下:(1)在本版中,对全书的文字叙述做了必要增删与修改,力图做到主次分明,详略适当。对全书插图也进行了修改与舍弃,力求文字更精练,插图更鲜明。(2)在本版中,增删了部分思考题和习题。这对读者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提高学习兴趣,是极为有益的,特别是有利于培养读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为了使读者易于掌握,本版按照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安排内容。每章之后有小结,有利于读者复习和总结所学知识。保留原书一些带。的选修内容,供不同专业选用。(4)在本版中,根据国家颁布的新标准与新规定,逐章逐节地重新统一了名称、符号和单位。本书主要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冶金、地质、采矿、轻工、材料、石油、热加工等类专业少学时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或工程力学课程,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为了便于使用,本书分为三册: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各册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对独立,读者可根据需要选用。参加本版修订的有: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纪炳炎(静力学第一章至第四章,材料力学第四章至第六章),屈草(静力学第五章、第六章,材料力学第一章至第三章);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周康年(材料力学第七章至第十章),殷汝珍(运动学和动力学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第十章);山东轻工学院刘思汉(运动学和动力学第一章、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九章)。本书出版十余年来,得到广大读者厚爱,使本书能够不断改进,修订中得到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和读者们的关心与帮助。借本书修订出版之际,在此表示衷心谢意。书中若有疏漏或欠妥之处,殷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1997年出版以来,前三版教材,选材恰当,侧重基础部分,内容精练,深广度适当,难易适度,适应多层次教学要求。第4版教材在原有基础上,着重对有关理论和概念的研讨,对典型例题的剖析,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 本教材分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三个分册。静力学分册共六章,内容包括: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受力图、平面汇交力系,力矩及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摩擦,空间力系及重心等。运动学和动力学分册共十一章,内容包括:点的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刚体绕定轴的转动微分方程,动静法,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振动,虚位移法等。材料力学分册共十章,内容包括: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及静不定梁,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压杆的稳定,材料的力学性能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冶金、材料、热加工、能源动力、地矿、仪器仪表、轻工纺织、食品化工、环境及各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独立学院、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受力图 1-1 力的概念 1-2 刚体的概念 1-3 静力学公理 1-4 约束与约束反力 1-5 物体的受力分析受力图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2-1 工程中的平面汇交力系问题 2-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2-3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2-4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2-5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三章 力矩平面力偶系 3-1 力对点之矩 3-2 力偶与力偶矩 3-3 力偶的等效 3-4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4-1 工程中的平面一般力系问题 4-2 力线平移定理 4-3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与主矩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合力矩定理 4-5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4-6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4-7 静定与静不定问题 4-8 物体系的平衡 4-9 桁架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五章 摩擦 5-1 工程中的摩擦问题 5-2 滑动摩擦 5-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举例 5-4 摩擦角与自锁现象 5-5 滚动摩擦的概念 小结 思考题 习题第六章 空间力系重心 6-1 工程中的空间力系问题 6-2 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 6-3 力对轴之矩 6-4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6-5 重心的概念 6-6 重心坐标公式 6-7 物体重心的求法 小结 思考题 习题附录一 习题答案 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 第三章 力矩平面力偶系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第五章 摩擦 第六章 空间力系重心附录二 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力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而形成起来的。例如:抬物体的时候,物体压在肩上,由于肌肉紧张而感受到力的作用;用手推小车,小车就由静止开始运动;受地球引力作用自高空落下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挑担时扁担发生弯曲;落锤锻压工件时,工件就产生变形,等等。人们就是从这样大量的实践中,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地建立起力的概念。所以,力是物体变形。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虽然看不见力,但它的作用效应完全可以直接观察,或用仪器测量出来。人们也正是从力的作用效应来认识力本身的。正如恩格斯所深刻指出的:“力以它的表现来量度”。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叫做力的外效应。而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则叫做力的内效应。静力学只研究力的外效应,而材料力学将研究力的内效应。
编辑推荐
《工程力学(静力学)(第4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