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基础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周至禹  页数:258  
Tag标签:无  

前言

如果把形式看成是审美创造的文化手段,那么艺术与设计就可以一同被纳入当代文化参照系中去。因为,艺术作为审美经验的活动,总是与人类生活及其技术密切相关,而设计更是如此,设计直接影响人类的社会活动。研究形式的作用不在于因袭传统的形式,而在于不断促进视觉交流系统的更新。如果把这个作为我们研究的目的,可以说,一切形式都是可以被光大,也是可以被批判的。其目的在于创造新的“富于诗意的文化”,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却义是显而易见地存在着。形式对于艺术与设计的创作理解十分重要,但是显然艺术史和设计史都证明:形式秩序的原则是灵活可变的,丰富多彩的设计形式昭示着艺术与设计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对形式原则的稍有偏离。种类繁多的现代艺术风格证明:一切总结的形式都不会涵盖全部已有艺术的形式,并且也不能预示未来的形式,因为艺术与设计形式的创造是无所拘束的,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形式研究的重要。在多样性的形式中,存在着‘些形式的基本原则。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形式原则存在,偏离才有可能成为有意识的积极创造,要使作品形成一种有意味的结构,对于形式原则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在本书的研究中,将不会把传统平面构成的骨骼结构作为形式形成的主要方式,而是在此基础上涵盖自由的灵活运用的形式。最基本的构成知识将会通过书面问题提出,通过个人读书解答的方式来解决。并且本书将力图从来源于自然的形式阐释形式在自然中的功能作用,自然的形式对设计的启发;从来自于艺术的形式阐述形式对于精神表现的作用,以及形式在艺术中的个人独特应用;从来自于设计的形式证明形式的功能和审美的双重效用。我们尝试着把艺术的形式与设计的形式相融合,企图寻找到形式的普适性,形式的功能与审美作用的完美融合。

内容概要

  传统的设计基础教育,延续着三大构成的教学模式。本书力求在此基础上涵盖更多自由灵活的形式,即从自然的形式阐释形式存自然中的功能、自然的形式对设计的启发;从艺术的形式阐述形式对于精神表现的作用,以及形式在艺术叶的独特性;从设计的形式证明形式的设计效用,即形式的功能与审美作用;书中用大量艺术与设计的范例闸释形式的功用,将形式基础和艺术设计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领略到形式基础学习的目的;在本书中,形式的研究从二维发展到三维,进而延续到对四维形式的关注。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本、专科艺术设计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同等学力教育及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作者简介

  周至禹,1957年生于山西。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中央美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作品多次参加中外美术展览并获奖,版画作品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神奈川美术馆、美罔波特兰博物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艺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中央美院陈列馆等收藏。人选文化部主编《中国美术六十年》及《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等大型画册。作品曾获全国版画展铜奖,《二十世纪中国》大展优秀奖。许多作品及论文在《美术》、《美术研究》、《版画世界》、《艺术与设计》、《美术馆》等专业杂志上发表。编著的教材有《造型与形式构成》、《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招贴设计》、《过渡》、《艺海扬帆》、《自然探美》、《周至禹速写》、《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发现设计》、《拓展思维》、《写生设计》、《田心相心》、《造型基础》、《形态与分析》、《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等,并出版散文集《边写边画》、《边走边看》、《边看边写》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形式的综述
第一节 定义与创造
第二节 形式与内容
第三节 来源与发展
第四节 形式与结构
第五节 构图与构成
第六节 美感与作用
第七节 形式与反形式
第二章 二维的形式
第一节 变化与统一
第二节 局部与整体
第三节 重点与焦点
第四节 尺度与比例
第五节 对称与均衡
第六节 重复与相似
第七节 放射与聚集
第八节 渐变与特异
第九节 节 奏与韵律
第十节 简化与繁复
第十一节 分解与重组
第十二节 运动与静止
第十三节 空问与平面
第三章 色彩的形式
第一节 色彩的原理
第二节 色彩的对比
第三节 色彩的和谐
第四节 色彩的均衡
第五节 色彩的节奏
第六节 色彩的呼应
第七节 色彩的重点
第八节 色彩的感觉
第九节 色彩的情感
第十节 色彩的空间
第十一节 色彩的联想
第十二节 色彩的象征
第十三节 色彩的时尚
第四章 三维的形式
第一节 形式与媒介
第二节 要素与构成
第三节 分解与重组
第四节 尺度与比例
第五节 重复与多样
第六节 节奏与平衡
第七节 强调与简约
第八节 内部与外部
第九节 三维与材料
第五章 四维的形式
第一节 维度的穿越
第二节 时间的要素
第三节 行为的形式
后记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观看方式是艺术形式问题的基础,观看像思维一样通过演变而发展。从艺术史方面来看,艺术形式的风格与演变总是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双重影响和支配,形式的审美也在发生着变化,体现着他律性和自律性共同作用的特点,犹如生物适应自然的进化演变。而在设计中,形式的演变也和社会形态的变化紧密相连,经济形态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变化,都会导致新的形式因素的出现,从而与传统形式拉开距离。这一点,在当代设计中不仅体现在审美形式上,更体现在功能形式上,尤需引起我们的注意。形式通常指的是一件作品的物质形式,也就是物质的外形、尺寸、结构、规模、构图、色彩等视觉元素。在现代艺术中,形式通常概括为四个元素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实用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实际不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例如我们看到尖角的图形,感到上面有点,物体的轮廓上有边缘线。概念元素包括了点、线、而和其他视觉元素,概念元素通常是通过视觉元素体现的,视觉元素包括图形的大小、形状、色彩等。关系元素则指的是视觉元素在画面上如何组织、排列,是靠关系元素来决定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还有实用元素:指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以及设计的目的和功能。

后记

在写完这本教材之后,我觉得有必要再次强调一下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的话:那种认为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平衡、和谐等完美的形式的观点,只能把公众引入歧途,或者使公众远离艺术,甚至还会给艺术实践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管一件艺术品是再现的还是抽象的,只有它传达的内容才能最终决定究竟应该选择什么式样去进行组织和构造。康定斯基也说:对内在需要来说,并不存在着任何限制,艺术家可以运用任何他所需要的表现形式。他的内在冲动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外观形式。当然,这两个人的话都是针对艺术创作而言。但是对于设计来说,也需要在掌握形式原则的基础上,自由地创作新颖的形式,使之符合功能与精神的要求,也许这样才能够实现设计为人类“诗意地生活”这一目标。最后我要说,就像形式基础研究一样,未知总是使我充满了兴趣,三年的连续教学实践逐渐印证着自己对形式基础课程的想法,这个过程是艰难和有趣的,但是结果让我感到欣慰。这可能就是教育的最好回报吧。在形式基础教学研究和实践中,助教刘钊、宋扬、孙聪、王轶伦,研究生马志强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组成了一个富于活力的团队,使得教学研究的设想得以顺利实施,我在这里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我还要感谢学生们专注的学习精神,这种精神以精彩的作业得以呈现,本书主要收录了设计学院2004级、2005级、2006级基础部同学的优秀作业。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同学的作业无法一一对应,未及标注姓名,在此向提供优秀作业的同学们表示歉意和感谢!

编辑推荐

在《形式基础》的研究中,将不会把传统平面构成的骨骼结构作为形式形成的主要方式,而是在此基础上涵盖自由的灵活运用的形式。最基本的构成知识将会通过书面问题提出,通过个人读书解答的方式来解决。《形式基础》可供高等学校本、专科艺术设计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同等学力教育及广大美术爱好者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形式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只要带光盘的,大家去找一下评论,有多少人说是碎的。卓越的快递能不能负责一点。快递直接和客户接触,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不能因为免运费就以次充好。郑州建华!!!
  •   适合相关领域的教师看,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