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11 出版社:高教 作者:谢永珍 页数:381 字数:410000
前言
公司治理是国内外管理、经济、法律等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研究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大量企业兴衰存亡的事实表明,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高速成长的关键所在。 (一) 公司治理源于两权分离下的委托一代理问题。从思想渊源上看,最早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触及到的代理问题。但是,通常认为,真正引起经济及管理学家们对这一问题关注的是在1937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合著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它被公认为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开山之作。自此,公司治理问题开始受到理论界的广泛重视,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经济及管理学家们开始研究现代公司中股东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监督经理人员行为等问题。1975年,威廉姆森(Williamson)提出了“治理结构”的概念。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美、英等国的敌意接管和公司重组浪潮,以及转轨经济国家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的重视,经济学文献中开始出现“公司治理”概念,并在西方经济及管理学界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由于公司治理结构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因此很快引起了我国一些学者的重视,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了公司治理的研究,力图从英美模式、德日模式中寻求借鉴与启发,探索适合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由于大家的努力倡导和积极推动,短短数年,就出现了公司治理研究热潮,且大有一浪高过一浪之态势。在这个过程中,学术界对公司治理实质问题的看法也逐渐形成:一是强调企业所有权和企业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相互制衡,认为公司治理的要旨在于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督机构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保证公司的有效运作;三是强调资本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内容概要
《董事会治理评价研究》的特色主要为:(1)对董事会治理研究的前沿课题——董事会治理定量测评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构建了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模型;(2)对董事会治理成本的概念进行了探索;(3)对影响董事会治理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索;(4)对董事会治理的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与实证研究。《董事会治理评价研究》的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经济学、管理学教学与科研,尤其是从事董事会治理研究的广大学者,管理类、经济类的研究生,上市公司、证券监管部门以及证券交易所等从事公司治理实务的相关人士。近几年来,投资者投资时不仅关注财务绩效,而且更加关注董事会治理的质量。如何测评董事会治理的质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前沿课题。为了满足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投资信息的需求,目前国外已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但单独对董事会治理进行评价的很少。董事会治理评价的内容与标准因治理环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如何结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的特点,设置董事会治理评价系统,是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国内外对于董事会治理质量影响因素以及董事会治理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因为依据的理论不同、选样不同及研究方法的差异,而得出了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不利于董事会治理理论研究对公司治理实践指导作用的发挥。 本研究基于公司治理实践的需要,以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以公司治理实践对董事会理论研究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环境,建立董事会治理质量测评的指数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质量进行测评,并对董事会特征影响因素以及董事会治理质量与治理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谢永珍 ,管理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董事会治理评价与诊断,风险控制以及价值评估。已发表学术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在《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等管理类的权威杂志发表论文5篇,著作以及译著5部,主持或参加国家以及省部级课题10项,并参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董事会治理评价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理论依据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与可能创新第2章 董事会治理评价与实证研究进展 2.1 董事会治理评价研究综述 2.2 董事会治理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第3章 董事会职责与高效董事会治理关键要素 3.1 董事会结构的变迁 3.2 董事会类型与董事会职责 3.3 高效董事会治理的关键要素 3.4 本章小结第4章 董事会治理评价系统设计 4.1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的重要意义 4.2 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及其功能 4.3 董事会治理评价中的专家质量模型 4.4 董事会治理评价系统设计 4.5 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与系统设计的检验 4.6 本章小结第5章 中国董事会治理现状与治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5.1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 5.2 改制后的中小企业董事会治理状况 5.3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 5.4 董事会治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5.5 提升董事会治理效率的建议 5.6 本章小结第6章 董事会治理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6.1 董事会治理绩效 6.2 董事会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6.3 董事会主要特征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后记附录1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附录2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附录3 董事会治理资源列表
章节摘录
与以往研究的最大不同是我们控制了与绩效相关的治理要素。 1.董事会规模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假设 假设1 董事会规模与信息披露、关联交易、财务舞弊以及财务预警相关 通常认为增加外部董事以及董事会次级委员会的设置必然导致董事会规模增大。外部董事以及董事会次级委员会的设置应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关联交易的规范、财务舞弊的减少以及未来财务预警的提高。因此,董事会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关联交易、财务舞弊以及财务预警有关。 假设2 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相关 董事会规模过小时,公司对复杂问题进行决策所需的知识不充分,识别变迁机会的能力较差,董事会控制风险的能力较低,极易造成决策失误,从而加大决策风险,可能难以抓住有利的商业机会,因此董事会的绩效较差。在董事规模大一点的公司中,董事成员来源较为广泛,知识构成合理,公司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较低。同时由于拥有充足的董事会规模,公司将会拥有一个功能健全的次级委员会,有利于提高公司战略决策的科学性,降低公司决策的风险,最终使公司获得较好的治理效果。但董事会规模的进一步增大,使董事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起来,而造成决策迟缓使公司失去好的战机,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改善。因而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有关,董事会规模过小或者过大都不利于绩效的改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对董事会治理质量评价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探索,并结合调查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的质量进行了评价,书中提出的理论观点以及实证研究的结论均具有很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将公司治理理论与数理方法相结合,对董事会治理质量评价这一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二是将董事会治理理论研究与公司治理实务需求相结合,解决了董事会治理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将董事会治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对于提升我国董事会治理效率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李维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以及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使得董事会治理评价成为公司治理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书对董事会治理的评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构建了董事会治理指数,并对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质量的因素以及董事会治理质量与治理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书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价值的见解,如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数,董事会治理成本以及董事会治理绩效等,这些研究发现对于公司治理理论以及公司治理实践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童道驰士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 南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