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池元吉  页数:43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上修订编写的第二版,并成功中报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全书根据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金融化的历史趋势,从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与历程、运行与协调、制度与变迁三大方面,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对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的新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资源和环境问题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及研究。本书可作为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基础课教材。

作者简介

池元吉,教授,1928年8月生,1945年考入沈阳师范专科学校,1948年转入东北行政学院学习,1949年被选进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研究生班学习,195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开始担任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八五”、“九五”规划国际问题研究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审组成员。现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顾问,全国日本经济学会顾问、吉林省日本经济学会理事长、《世界经济》杂志编委等职。

书籍目录

导 论
第一篇 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与历程
 第1章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
  第一节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第二节 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20世纪世界经济的动荡
  第四节 战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第2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成因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第3章 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
  第一节 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及其特点
  第二节 战后生产力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产业结构发展的新趋势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
 第4章 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世界人口与人力资源
  第二节 世界土地与农业资源
  第三节 世界能源资源
  第四节 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 世界经济的运行与协调
 第5章 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增长及其结构变化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第6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第一节 生产国际化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及其发展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作用及其影响
 第7章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区域化
  第四节 金融风险全球化和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
 第8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分类及成因
  第二节 欧洲经济一体化
  第三节 美洲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
第三篇 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变迁
 第9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调节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第四节 发达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第10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基本特征与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节 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三节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发展绩效和发展模式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改革
 第11章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转轨
  第一节 战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 战后到解体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
  第三节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
  第四节 东欧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转轨
 第12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深化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
  第四节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产生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有利的自然资源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落后而无法利用。只有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些资源才有可能被开发出来,变成可供人们消费和出口的产品,才有可能形成把各国不同生产领域联系起来的媒介。当一国国内某种产品的生产规模超过国内市场容量,其原料在国内不能充分供应,不得不到海外寻找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时,就必然使国际商品交换发展起来,并成为相关国家社会再生产不断进行的必要条件。于是,国际分工便发生了。如果我们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起来考察,就不难发现,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的必要条件,但自然条件只有同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社会生产力联系起来,才有可能形成生产的国际分工。生产棉花的劳动和生产纺织品的劳动的国际分工,是同近代机器大工业的出现相联系的;橡胶生产和汽车生产的国际分工也是同重化工业的发展相适应的。还应该看到,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科技进步导致种类繁多的人工合成替代产品的出现,以及现有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国际分工中自然条件发挥作用的领域将会愈来愈小。(二)国际分工的性质和作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但它不能直接决定国际分工的性质。国际分工作为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总是同各国的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它必然受到各国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的制约。因此,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决定着国际分工的性质,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当代国际生产关系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现存的国际分工主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与这种国际分工的性质相适应,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国际扩张所引起的国际分工,一开始就具有两重作用。

编辑推荐

《世界经济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经济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很便宜很划算
  •   不错的书,班里教材
  •   复试参考书
  •   这个商品真心不错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