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武汉大学/国别: 页数:407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第一版问世于1978年。第四版于2000年3月出版,作为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受到广大师生与同行的欢迎,配套的《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还被台湾省的出版社以繁体字出版。《分析化学》(第五版)是根据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以及药学、环境科学等专业化学教学基本内容的要求编写的,是我们完成教育部“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分析化学名牌课程优秀项目”,进行分析化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的总结,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之一。根据化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并考虑到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在内容上的相互联系,吸收国内外最新出版的优秀同类教材的长处,我们此次修订对原教材的章节做了适当调整,并将原来的两套教材整合成了一套。为配合学生更好地学习分析化学,配套出版的教材与参考书将包括:《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即化学分析)《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即仪器分析)《分析化学例题与习题》(第二版)《分析化学实验》(第五版)《仪器分析实验》(第五版)《分析化学电子教案》这些配套教材和参考书将陆续出版。2004年10月在武汉大学召开了本书的初稿审稿与协调会,此后又经反复互审和修改。本书为《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共十一章,是在原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四版)的基础上修改编写而成。参加编写的有武汉大学潘祖亭(第1、6、7章),曾百肇(第2、5章),吉林大学苏星光(第3章),中山大学李攻科(第4、9章),武汉大学张华山(第8、11章)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庆德、崔华(第10章)等。全书由曾百肇、张华山和潘祖亭同志整理定稿.在本书编写和出版过程中,许多兄弟院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给予了热情支持;承蒙南开大学沈含熙教授审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是在《分析化学》(第四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系《分析化学》(第五版)系列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之一。全书包括十一章:分析化学概论、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总结、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分析化学中的分离富集原理与方法。每章末附有思考题和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理工院校和师范院校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分析化学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师生及分析测试工作者和自学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符号及缩写第1章 概论 1.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 1.3 分析化学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1.4 分析化学参考文献 1.5 分析化学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 1.6 滴定分析法概述 1.7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1.8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思考题 习题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2.1 试样的采集 2.2 试样的制备 2.3 试样的分解 2.4 测定前的预处理 思考题 习题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3.1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3.2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3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3.4 显著性检验 3.5 可疑值取舍 3.6 回归分析法 3.7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思考题 习题第4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4.1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概述 4.2 分析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4.3 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 4.4 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4.5 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及审查认可 思考题第5章 酸碱滴定法第6章 络合滴定法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第8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第9章 重量分析法第10章 吸光光度法第11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主要参考文献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分析方法标准是方法标准中的一种。它是对各种分析方法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规定。分析方法标准的内容包括方法的类别、适用范围、原理、试剂或材料、仪器或设备、采样、分析或操作、结果的计算、结果的数据处理等。形式一般有两种:专门单列的分析方法标准和包含在产品标准中的分析方法标准。按照层级分类法,分为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行业标准、分析方法地方标准和分析方法企业标准四级标准;按照性质分类法,分为强制性分析方法标准和推荐性分析方法标准两类。分析实验室使用的分析方法,必须要有文字表述的完整文件,每个分析人员须熟悉他所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方法的局限性和可能出现的变化。对于现行分析方法,不管改进(或变化)多么小,只要它是分析方法的一部分,就必须把它写入方法的表述之内。1.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包括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检测下限和空白值、线性范围及分析方法的耐变性。一个理想的分析方法,应是准确度好、精密度高、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分析空白值低、线性范围宽、耐变性强,但是一个好的分析方法,未必是一个实用方法。作为一个实用方法,还要求方法的适用性强、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消耗费用低等。2.标准分析方法的编写格式标准分析方法的书写应遵守GB/T1.4-1988《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编写规定净。要求方法尽可能写得清楚,减少含糊不清的词句,应按国家规定的技术名词、术语、法定计量单位,用通俗的语言编写,并且有一定的格式,通常包括下列内容:方法的编写、方法发布日期及施行日期、标题、引用标准或参考文献、方法适用范围、基本原理、仪器和试剂、方法步骤、计算、统计、注释和附加说明。
编辑推荐
《分析化学(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