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1 出版社:中国医药出版社 作者:张廷模 页数:228 字数:370000
内容概要
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共24章。总论包括绪论、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系统介绍中药的基本知识,各论收载常用中药按功效分为19章,每章简要介绍药物的定义、功效、适用范围、分类、主要配伍和使用的注意等内容,章后列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总结本章药物的共性和特点,供学习者重点掌握,使临床准确使用药物。本书每一味药,除介绍来源、产地、药用部位炮制等一般情况外,对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逐项介绍,功效与应用作为重点,现代用药研究穿插其中,以体现古今用药特点和最新临床应用。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又可供中医学,针炙推拿、中医骨伤等专业学生使用,还是学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参考书,也可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第五章 中药的应用各论 第一章 解图表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三章 泻下药 第四章 祛风湿药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第六章 利用渗湿药 第七章 温里药 第八章 理气药 第九章 活血药 第十章 止血药 第十一章 消食药 第十二章 驱虫药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四章 安神药 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第十六章 开窍药 第十七章 补益药 第十八章 收涩药 第十九章 外用及其他药附录 中文药名索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如麻黄、桂枝对于风寒表证有辛温透表的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温性。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平肝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化气、回阳救逆等作用。三、四气的意义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是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就指出了药性寒热与治则的关系。如果用寒凉药治寒病,温热药治热病,势必加重病情。如果当用热药而用温药,或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或当用凉药而用寒药,则病轻药重,容易伤阴或伤阳。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药热药并用。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反佐以热药。一、五味的含义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其实药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二、五昧的作用《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等。在此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作了进一步补充,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化湿、芳香开窍等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治疗湿邪阻滞的药物,如藿香、苍术;治疗窍闭神昏的药物,如麝香、苏合香等,都有辛味。甘: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等。某些甘味药还具有解药食中毒的作用,如甘草、绿豆等,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说。酸: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等。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禹余粮涩肠止泻,莲子固精止带,乌贼骨收敛止血、固精止带等。酸味药的作用与涩味药相似而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药所不具备的。
编辑推荐
《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用)》是全国卫生院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验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