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蓝色畅想) 作者:李维安 编 页数:247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上市公司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逐步建立。公司治理理论界以及实务界迫切需要了解何种治理模式更适合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质量如何,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何配置更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如何规范股东大会以及怎样才能确保上市公司的独立性,董事会如何运作才能形成完善的决策与监督机制,采用何种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并促使代理人为公司长期发展而努力,如何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设置怎样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机制才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决定上市公司治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公司治理的质量与上市公司绩效间的关系如何,等等。解决上述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一套适应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的公司治理评价系统。通过系统的运行,掌握中国公司治理的状况,观察与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在控股股东行为、董事会运作、经理层激励约束、监事会监督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实证性研究。通过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探索中国公司治理模式,规范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董事会的治理行为,建立良好的高级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
内容概要
《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是对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进行的评判,公司治理指数是以指数形式对治理状况做出的定量描述。《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提出评价指标并建立公司治理评价系统,从控股股东行为、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信息披露以及利益相关者六个维度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评价,并对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项研究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理论指导。运用治理指数针对公司治理状况进行分析,一方面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投资者可运用治理指数评估投资对象的治理效率,为投资提供评价工具与鉴别标准,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对公司形成有效的声誉制约,为监管部门有效监管提供信息。 《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的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经济管理教学、科研的广大学者、研究生,以及上市公司、政府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和部门的相关人士。
作者简介
李维安,男,出生于1957年1月24日,山东青岛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和日本一桥大学联合培养经济学博士,日本庆应大学商学(管理)博士。 南开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教授、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现代管理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MBA中心主任,《南开管理评论》主编。全国首批文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务院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委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天津市管理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并兼任或曾兼任国内外18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或研究员、教育部社科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项目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二十余项国家级纵向课题和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并先后承担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第十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第二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著作奖、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天津市第八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特等奖、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与荣誉称号。
书籍目录
第1章 公司治理评价系统设计1.1 公司治理评价的理论基础1.2 公司治理评价的研究历程与实践1.3 中国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设置原则1.4 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内容1.5 公司治理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重要性系数第2章 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应用研究2.1 中国上市公司总体治理状况描述2.2 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2.3 主要结论第3章 控股股东行为评价与指数研究3.1 控股股东行为评价研究的回顾3.2 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的特征3.3 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评价指标3.4 控股股东行为评价的描述性统计3.5 控股股东行为指数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3.6 主要结论第4章 董事会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4.1 董事会治理评价研究文献的回顾4.2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4.3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指数的描述性统计4.4 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4.5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5章 监事会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5.1 监事会治理评价研究的回顾5.2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评价指标5.3 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状况的描述性统计5.4 监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5.5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6章 经理层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6.1 国内外经理层治理评价的实践6.2 经理层治理评价指标6.3 中国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的描述性统计6.4 经理层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6.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7章 信息披露评价与指数研究7.1 信息披露评价相关研究的回顾7.2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指标7.3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描述性统计7.4 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7.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8章 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8.1 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8.2 利益相关者治理的描述性统计8.3 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实证研究8.4 研究结论与启示第9章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9.1 民营企业治理相关研究的回顾9.2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研究9.3 民营上市公司治理评价分析附录1 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及其解说附录2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附录3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评价系统均是由一系列详细指标组成,且各个评价系统均包括了三个因素:股东权利、董事会结构及信息披露。 (2)在所有的评价系统中,评分方法是相同的,只有两个例外。总体而言,较低的得分意味着较差的治理水平;反之,意味着较好的治理状况。一个例外是ICRA评价系统,它使用相反的评分方法,公司治理评级CGR1意味着最好的治理状况,公司治理评级CCR6意味着最低的治理水平;另一个例外是布朗斯威克的治理风险分析,它是以惩罚得分的形式来计算,得分越高,公司的治理风险越大。 (3)绝大多数评价系统都使用权重评级方法,根据治理各要素重要程度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 (4)获取所需评价信息的方法是一致的,均来自公开可获得信息,其他信息是通过与公司关键员工的访谈而获得。 不同评价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一些评价系统是用来评价某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状况(如戴维斯和海德里克、布朗斯威克提出的评价系统等),另一些评价系统则涉及多个国家的公司治理评价,如标准普尔、戴米诺和里昂证券提出的评价系统包含了国家层次的分析。这些评价系统中使用的标准都很相似。标准普尔提供了一个基于四个因素的关于法律基础、监管、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场基础的有效程度的评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