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樊富珉 页数:380
Tag标签:无
前言
心理咨询主要有两种形式,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咨询。两者的目的都是帮助当事人维护心理健康,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迈向自我实现。但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发展课题和相似心理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咨询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式。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渴望学习和运用团体心理咨询技术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多。但是,相比个别心理咨询而言,系统学习和掌握团体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的人尚不多。1990年,我由原国家教委公派赴日本筑波大学心理系进修,留学期间,接触和学习了团体心理咨询,一下子就被团体心理咨询独特的功能和魅力所吸引,立志要研究和推广团体心理咨询.让更多的人因为这项专业助人技术而受益。1991年回国后,我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培训、推广团体心理咨询方面,在这个领域中已经辛勤耕耘了15个年头。为了满足学习者的需求,1996年1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拙作《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由于国内在团体心理咨询的实践、教学和研究方面尚属起步阶段,同类专著比较少见,因此该书问世以来,受到许多心理咨询及教育工作者的欢迎,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培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作者,自己的研究能帮助专业人员成长,实感荣幸。这些年来,我在团体心理咨询领域中的实践与研究不断扩展,研究对象从渴求发展人格的正常人到被神经症困扰的人;实践范围从学生、教师到企业员工、政府公务员;带领形式从结构式团体、半结构式团体到非结构式团体;涉及类型从发展性团体、训练性团体到治疗性团体;培训对象从学生辅导员、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到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这本新的专著就是在我十多年团体心理咨询研究心得及实践工作经验基础上完成的,希望能在国内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培训中发挥作用,协助更多立志从事助人工作的专业人员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理论与操作结合、研究与实践并重。全书共十章。包括了团体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发展脉络、主要理论、团体过程、影响机制、操作技术、常用练习、方案设计、效果评估以及应用实例。本书是我15年研究心得、理论探讨、实践积累和培训经验的集合。当我终于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写完书稿时,心中的感激和感动难以言表。我首先要感谢的人是我的两位恩师。一位恩师是日本学术会议会员、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松原达哉教授,他是我在筑波大学留学期间的导师,是他带领我走进专业心理咨询的领域。是他让我领略了团体心理咨询独特的魅力,是他给了我学习探究团体心理咨询的机会和研究勇气,也是他到中国讲学时带来了团体心理咨询的技术。十多年来,他的鼓励和支持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前进的动力和精神财富。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都会想起他的关怀和期待,就会增添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
内容概要
本书最突出的特点是理论与操作结合、研究与实践并重。全书共十章。 包括了团体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发展脉络、主要理论、团体过程、影响机制、操作技术、常用练习、方案设计、效果评估以及应用实例。本书是作者 15年研究心得、理论探讨、实践积累和培训经验的集合。
作者简介
樊富珉,1953年出生于上海市。现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心理学教授、博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专长: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人力资源开发。著有《团体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香港高校学生辅导》、《心理健康:快乐人生的基石》、《尽展你人格的风采》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基础 第一节 团体与团体心理咨询 第二节 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的异同 第三节 团体心理咨询的特点 第四节 团体心理咨询的类型 第五节 团体心理咨询的功能 第六节 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心理治疗 第七节 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与原则 第二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探索期 第二节 团体心理咨询发展期 第三节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现状 第四节 团体心理咨询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 第一节 心理咨询理论对团体心理咨询的贡献 第二节 团体动力学与社会学习理论 第三节 团体中的人际沟通理论第四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领导者 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行为 第二节 团体领导者的条件 第三节 团体领导者的角色与功能 第四节 团体领导者的专业伦理 第五节 团体领导者的专业训练第五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阶段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影响团体心理咨询效果的因素 第三节 团体凝聚力与团体气氛 第四节 团体心理咨询独特的治疗机制 第五节 团体心理咨询过程中特殊成员及其应对第六章 团体心理咨询过程常用技术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常用的基本技术 第二节 团体心理咨询不同阶段的技术 第三节 团体讨论的技术 第四节 团体心理咨询的其他技术第七章 结构式团体练习及其应用 第一节 团体练习的目的与应用原则 第二节 团体练习的类型与方法 第三节 不同目的的团体练习第八章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的目的与功能 第二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的内容 第三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的步骤 第四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设计举例 第五节 团体心理咨询方案实施第九章 团体心理咨询的评估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评估概述 第二节 团体心理咨询评估的理论模式 第三节 团体心理咨询评估方法第十章 团体心理咨询应用实例 第一节 团体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第二节 团体心理咨询在适应与发展中的应用 第三节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应用实例主要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插图:(二)团体心理咨询效率高.省时省力个别咨询是咨询员与求询者面对面、一对一进行的帮助指导,每次咨询面谈需要花5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而团体咨询是一个领导者面对多个团体成员,即一个领导者可以同时指导多个求询者,增加了咨询人数,节省了咨询的时间与人力。正如雷因(J.L.Rinn)所言,团体咨询似乎是在为咨询作用提供一个服务,这个服务当然较两个人对谈要节省许多时间和人力,虽然有些学校夸大了团体咨询计划的成就。团体咨询符合经济的原则,提高了咨询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团体咨询的效能还体现在防患于未然,避免问题的发生,利用集思广益的研讨方法,谋求问题发生后的处理方式,这是解决问题最经济的方法。团体咨询还可以缓解咨询人员不足的矛盾。从团体咨询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迅速发展不难看出一个显著的时代背景,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障碍患者骤增,而治疗人员极其有限,强烈的社会需要使得团体咨询和治疗得以大大推广。目前,我国发展心理咨询也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即受到专门训练的咨询员严重缺乏。因此,开展团体咨询可以缓解人手不足的矛盾,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为更多的需要者提供专业的服务。(三)团体心理咨询效果容易巩固Gerald corey指出:“团体咨询的基本原理是它提供了一种生活经验,参加者能将之应用于日常与他人的互动中。”“通过团体历程,成员们经历了难以突破的瓶颈,也重现了早年决定的背景,因而学会做适当的新决定。团体历程帮助成员发现自己是如何扮演牺牲者的角色,并使成员在团体内与每天生活中,开始表现与过去不同的行为,而逐渐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人生活于社会环境中,接受社会的影响,并同各类人打交道,建立不同的人际关系。由此所发生的互动,既可能满足人、发展人,也可能伤害人。因此,人的许多心理适应问题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发展的。为此,把来自社会环境,来自人际交往的问题放回到类似的环境中去再认识,重新调整,既有针对性,又有实际效果。团体咨询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社交的机会。成员在团体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复制品。在充满信任的良好的团体气氛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参加者可以发现和识别自己不适应的行为,并尝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团体中能有所改变,这种改变会延伸到团体之外的现实生活中。也就是说,实践的结果容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
编辑推荐
《团体心理咨询》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