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集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孙治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办公室 编  页数:710  

内容概要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集(1998、2000、2002)》是1998年度、2000年度、2002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获奖论文集,获奖者包括林毅夫、谢平、胡鞍钢等数十位知名学者,论文主题涉及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农民中介组织、资本外逃、国有企业改革、货币政策、养老金问题等诸多方面,不仅有学术史料留存价值,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书籍目录

第八届(1998年度)论经济总量均衡的条件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严重亏损国有企业的亏损原因剖析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分析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报告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设想目前企业集团发展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国有经济的职能错位与战略性改组的基本方向市场化进程中的低效率竞争——以棉纺织行业为例“中国经济学”寻根第九届(2000年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就业形势·战略·对策论从抑制通胀到扩大内需转型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序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与国民经济发展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1987—1997世界银行对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和重新认可国企改革攻坚15题价格双轨制与供给反应:理论与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以汽车制造业和耐用消费品制造业为例》结论和政策含义第十届(2002年度)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论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对中国农民中介组织的理论研究

章节摘录

  在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中,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绝对贫困是无产阶级的共性,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根本区别,它表示无产阶级被压迫、被剥削、受资本奴役的根本性质与社会经济地位。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一无所有、绝对贫困的从属地位,必然要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从多方面表现出来。因此,相对贫困体现着绝对贫困,绝对贫困必然要表现为相对贫困;否定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就成为失去丰富内容的空洞抽象;否定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根基;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是不可分割地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既决定了它在分配关系中的相对贫困,也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相对贫困。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工资的任何显著的增加是以生产资本的迅速增加为前提的。生产资本的迅速增加,就要引起财富、奢侈、社会需要和社会享受等同样迅速的增长。所以,工人可以得到的享受纵然增长了,但是,比起资本家的那些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为增加的享受来,比起一般社会发展水平来,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去衡量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①显然,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无产阶级相对贫困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只要不带偏见,进行实事求是的比较,就必然得出无产阶级总是贫困的结论。无疑,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包括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一定时期中无产阶级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下降,但并非仅此而已,更不能以此代替全部。一些人恰恰相反,仅仅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以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不是“日益下降”、“越来越小”这一情况,就否定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相对贫困理论,这说明他们或者根本没有弄懂马克思相对贫困概念的含意,或者有意把自己的理解硬加给马克思。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对于西方的统计,我们无意否认,问题在于无产阶级相对贫困是表现在多方面的。特别应当看到,二战后,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到越来越少的资本巨头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社会鸿沟越来越大,这进一步地证明了马克思相对贫困理论的正确。

编辑推荐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集(1998、2000、2002)》不仅适合高校经济学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经济学教学科研领域的教师、学者阅读,也可供关心中国经济改革问题的人士参考。《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集(1998、2000、2002)》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办公室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